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378章 古籍医书信手拈来(2/2)

对于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当然不在话下。

不明觉厉,逼格满分!

若是后者,高教授悚然一惊,那也太厉害了,简直就是超级大脑!

医疗组其他成员自然是认认真真的听着秦廊分析,甚至还有人做起了笔记,实在是秦廊旁征博引的内容,太有说服力了。

只是,还没过几秒,秦廊眼神恢复了清明,爽朗一笑: “高教授,说起来昨日跟着你一起做了一台脐针术的手术,中间我就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回去之后,又研究了一整夜的针刺手法,所以对于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我还真的有几分体会。”

俞航,俞院士,走路的时候,稍稍有些不利索,时不时一只手放到腰上面。

“那你倒是说说看。”

秦廊继续说道:“正如高教授所言,督脉为阳脉之海,调节此脉能振奋全身阳气,流通阴血,使气血通畅,脏腑协调,气血濡养而诸症消失。

足太阳膀胱经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调节此经可以调节腰部气血,使脏腑之气旺盛而输注于患处,正气充盛,祛邪外出。

因此针刺夹脊穴能通过调节督脉和膀胱经发挥作用,使腰部各经经气通畅,气血和顺,通则不痛。”

秦廊又消耗了1点人生模拟点,再次,进行了中医领域的学习,拜入了高教授的门下,乃是亲传的技法。

十来分钟后,在高教授细致全面的询问之下,基本将俞院士的症状了解清楚。

秦廊继续着他的表演:“三是肝肾不足。

肾主藏精,先天精气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力损及肾精,不能发挥其正常温煦、滋润功能及肾主骨的功能。

肝主藏血,肝血不足,不能荣筋,而致肝主筋功能失常。

肝肾亏虚,则筋弛骨痿而发本病。”

听完秦廊的综述之后,高教授眼睛一亮,有些惺惺相惜:“小秦,你这说的非常好,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对腰间盘突出症的针灸心得,很好。

继续。”

高教授喝了一口茶,视线完全放到了秦廊身上。

一个小时后,完成了几个老干部的诊断后,又进来了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年轻的院士。

在众人感慨的时候,秦廊继续旁征博引的说道: “二是督脉虚衰,《杂病源流犀烛》载“年老伛偻者甚多,皆督脉虚而精髓不充之故”

,《脉经》曰“此为督脉,腰脊强痛,不得俯仰”



督脉气机不利,血行不畅,必致腰脊项疼痛。

督脉气衰,阳气不振,腠理空疏,卫阳不固,风寒湿邪更易乘虚侵袭而发为腰腿痛。”

“益肾”

指选取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穴,补肾强腰;

或远端选取足少阴肾经的太溪、复溜和足厥阴肝经的太冲、中封、蠡沟和肝、脾、肾交会穴三阴交。

由于肝肾同源,并且肝藏血而主筋,通过针刺肝经腧穴,能调节肾功能,或通过针刺肾经腧穴调节肝功能,共同起到滋补肝肾、疏经通络的作用,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而秦廊只是一个市一院的小医师,还是外科领域的,所以众人并不认为秦廊能够说出什么令人惊喜的答案。

在几个医师感慨之中,秦廊进入了第二部分的论述,为了争取治疗的机会,除了宏观的理论,还要落到实处,所以秦廊开始提出他,对于辨经论治,循经取穴的见解。

高教授,想了想看向了秦廊:“小秦,对于俞院士的情况,你有什么看法?”

秦廊说完三个原因之后,高教授非常的认可,也越发的期待:“小秦,你再说说你的治疗方案。”

“高教授,针对俞院士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中,根据疼痛的部位,循足少阳经和足太阳经选取配穴。

疼痛主要表现于下肢的外侧,选取足少阳经的穴位配合,如风市、阳陵泉、丘墟、绝骨等;

疼痛主要表现于下肢的后侧,选取足太阳经的穴位配合,如委中、昆仑、承扶、承山、殷门。”

只是,那个系列视频已经有五六年了,本以为石沉大海,没想到秦廊竟然翻了出来学习,还正好在今天用上了。

秦廊说完之后,高教授非常认同的点了点头,甚至有些怀疑: “我当年真的做了这么丰富详实的视频?

那我可真是优秀的。”

秦廊清了清嗓子:“我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解,第一,是要理解病因病机理论、第二,合理制定针刺选穴方法、第三,灵活运用刺灸方法。

所谓腰间盘突出症,以“通督益肾”

法为主,善用针灸,强调针刺手法,就能够有效治疗。”

秦廊继续说道: 而一旁的秦廊和高教授有说有笑,很快开始了上午的健康巡诊。

高教授微微沉默了一会,显然有些没有想到,秦廊提出的循经取穴,和他之前想的一模一样。

“小秦,这就是你自己想的方案?”

秦廊还以为自己的方案不够详细,考虑的不够周密,想了想,又补充了下: “是的,当然,除了这些,还需要重视环跳、秩边及阿是穴的应用。”

“环跳、秩边及阿是穴的应用?”

石教授心下一惊,这个他也没有考虑过,毕竟中医不像是西医,没有固定的流程和套路,基本每一个中医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技法。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