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强行捡漏(1/2)
第110章 强行捡漏
“何晓,何晓。”
韩春明强忍着激动,他快步走过去,轻轻扯了一下何晓的胳膊。
“怎么了?”
何晓直起腰,瞧见韩春明的样子,他心中一动。
这是遇到好东西了?
韩春明抿了抿嘴,见店员站在旁边,也不好明说,他偷偷往旁边使了个眼神。
“嗯?”
何晓顺着往旁边一瞧,只见隔壁的俩老外,手里正拿着一个红黄色的小碗。
又瞟了一眼,他小声问道:“是手里的吗?”
韩春明连忙点了点头。
“同志,真是谢谢了。”
左边一个大红印章,勉强能认出是一个李字。
“偶买噶……”
“春明,难道是商店打眼了?”
韩春明有些犹豫,“这东西我只能看一半,具体的得请我师傅瞧瞧。”
“一半?”
瘦店员热情的站了起来。
这里边的摆设,和刚才的文物商店没区别,还是绕墙一周的玻璃柜台。
“哗啦……”
他记得何晓的返乡证,就装在兜里,走到何晓身边,他伸进去一摸,接着大步走了回来。
“这……”
韩春明双手拿着盒子,小心递了过去,“我说不准,还得我师傅看看,咱这就回去吧。”
“先生,这是您的外汇券,您数一下吧,没事的,您不用再道歉了。”
大略数了一下,见旁边的韩春明闷头往外走,他也大步走了出去。
何晓有点为难,这东西都在人家手里拿着呢,总不能直接夺下来吧?
要不等等?
一进铺子,何晓看了看,还有些失望。
“嘶,李可染?”
他心中很是着急,这东西要是让老外买了,那可就弄不回来了啊。
何晓摆了摆手,他也有些紧张。
“同志,你们店里除了这些,还有别的吗?有字画卖吗?”
扫了旁边一眼,见何晓还在“骚瑞”着,韩春明这个急得呦,额头上的冷汗都出来了。
拿了三千外汇券出来,他才花出去了九十,这可不行。
“一得阁,荣……荣宝斋,春明,去哪家?”
何晓右手偷偷拿出一摞外汇券,他一个踉跄,朝着俩老外就撒了过去
“啊……”
“啊?”
“可……可这个碗,那个外宾……”
“春明,你赶紧跟我说说,这小碗什么来头啊?文物商店里不会卖好东西吧?”
“嗬,那个碗才卖九十?”
扭头又瞧了瞧西边,他看见了远处的两家店。
韩春明抱着盒子一愣,他倒是想立马就回去。
东边有一个华夏书店,这个店名霸气,不过他没有想买书的心思。
女店员瞧了一眼韩春明,突然有些脸红,她小声说道:“我还得用护照或返乡证登记……”
“嗐,没瞧见他们放回去了,那就是不买了,您赶紧的。”
“同志,这幅画多少钱?”
俩外国人皱着眉头,很是嫌弃地退后了几步。
“骚瑞、骚瑞。”
到了房间里,何晓一眼就看到了最上边挂着的牌匾。
“干部?”
轻轻扯了一下韩春明,他右手插进兜里,朝着俩老外就走了过去。
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时间,现在才一点多,这时候就回去,他还有点不甘心。
凑到一幅山水画前,他先看了看落款。
他们这些开在琉璃厂里的店铺,全都有外汇任务,碰到外宾可得热情招待着。
“没办法了呗,死马当活马医,要是还不行,那只好不要脸抢着买了。”
“同志,这个小碗我们买了。”
“呼……”
好不容易遇到件好东西,这要是让老外截胡了,他得郁闷好几年。
这些店里的外宾部,他可没来过,今儿可是长见识了。
这个名字他熟悉,上辈子看视频刷到过,听说一幅画拍卖那都是成千上百万。
只有真买下来,才万无一失。
“对,不过能看一半,就足够买下来了。”
九十外汇券,在这个年代,算是不少了,可跟一个宝贝相比,又有些微不足道。
“先生,您请,外宾部在隔壁。”
“啊……”
韩春明蹭地一下,就窜了出去。
“骚瑞、骚瑞。”
旁边,女店员狐疑地看着两人,她心里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何晓顺着瘦店员的手势一瞧,果然看见西边还有一个房间,他好奇地走了过去。
仔细看了看,前边几个一体字,他认不清,倒是后边的几个字,他认了出来。
何晓一脸歉意,他往前走了两步,将老外与柜台隔开,也顾不得捡外汇券了,嘴里一直“骚瑞”不断。
“哎哟,不好意思,真是不好意思。”
“一得阁是卖文房四宝的,荣宝斋除了文房四宝,古玩字画挺出名的,特别是木板刻印技术和书画装裱修复技艺,非常有名。”
“别,伱先拿着吧。”
“哎呦。”
等韩春明跟上来了,他起身就往里走去。
有些郁闷,他从兜里又将返乡证掏了出来,“港澳同胞行吗?”
旁边俩女店员正捡着地上的外汇劵,其中一个见状,连忙解释道:“同志,外宾说没关系,您不用继续道歉了。”
可看着何晓的样子,他无奈地点了点头。
后边,韩春明也是一脸好奇宝宝的模样,他抱着盒子,四下打量着。
看着上边凌乱的笔迹,何晓很是尴尬,这画家写的太随性,他还……还那个一时认不出来。
凑到女店员身前,他小声说道:“同志,您帮个忙,下班之后我请您吃饭。”
可见那俩老外,像是越看越感兴趣,他可是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