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四章 箪食壶浆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二月下旬。

赵佗率秦军抵达阿邑,与此处的蒙恬部会师。

一番寒暄后,蒙恬立刻汇报最新军情。

「将军,据我军斥候回报,济水一线并未有齐军防御。齐人将济水两岸城邑的兵卒尽数收拢,屯于临淄城中。」

「收拢兵力,这是要据坚城死守,以待各地援军啊。」

赵佗微微颔首,这样的布置在他们预料内。

看来濮水一战,已经让齐军彻底认识到,他们野战不是秦军的对手,分散兵力于各处城邑,只是等着被秦军分头击破,所以选择收缩兵力于临淄,依靠坚城防御。

赵佗随口问道「大司马在甄城殉国,这一次齐王又以何人为将?」

蒙恬回道「听擒获的齐人说,似乎是那个从甄城逃回临淄的田冲副将。」

赵佗脑海中回想起之前在函谷关外,所见的那个齐地大汉。

「是田儋啊,看来他跟着大司马,还是学了不少东西。只可惜当今天下大势已定,顽抗到底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

赵佗笑了笑,并未在意。

大局已定,谁也挡不住。

他命士卒在阿邑整修一日后,就立刻率军顺着济水东进。

秦军的粮秣辎重装载于蒙恬收集的济水舟师上,顺河补给。

秦军步卒则是分成了两支。

一支由蒙恬率领,渡过济水,沿南岸行进,沿途攻取济水南侧的谷城、卢城、历下、高宛等地,分兵驻守,确保秦军济水运输线的安全。

赵佗则自率大军沿济水北岸走,沿途收取漯(t)阴、麦丘等地,一路直抵临淄西北约两百里左右的狄城。

狄城乃是济水以北的一座重要城邑和渡口,昔日齐王建迫于秦国的压力,欲杀四国之人。

韩成和张良等人就是渡过济水后,欲从此处前往代地,结果被狄城大豪田儋兄弟率人围杀,导致横阳君韩成被捕获。

但如今面对秦国大军来临,狄城官吏庶民举城相投,没有任何反抗的意思。

「吾狄城田氏,愿箪食壶浆,以迎将军。」

名为田攸的狄城田氏长者,率着身后一众田氏族人,跪伏在城外,向秦军乞降。

在这些田氏之人的身后,尚还有城中的豪富官吏,一个个既恭敬又害怕的看着这支黑甲大军。

赵佗立在战车上,眺望远处那一片伏地投降的身影,并不感到意外。

这样的场景,他一路走来已经是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

甄城一战,秦军打败了大司马率领的三十万齐军,田冲自刎殉国,这彻底击破了齐人的战心。赵佗不杀俘虏降者,并承诺战事之后,放俘虏归乡的事情随着在齐地传播,进一步瓦解了齐人的反抗意志。

秦军既不杀降屠城,又不抢掠投降的齐人财物,还让他们继续在本地保留权势富贵。

这种种条件越发吸引了齐地官吏和豪富的心。

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掉,那还不如投降呢。

故秦军一路东进,除了遇到一些热血游侠偶尔发起的零星反抗外,竟然连一场攻城战都没打过。

真的是一路所过,城邑皆降,齐人箪食壶浆,以迎秦军。

如今这狄城田氏的投降,便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赵佗安抚了田氏长者一番,就将具体的抚慰纳降之事交给了丽食其。

他自己则是率诸将前往济水沿线,观察地理形势,同时准备大军的渡河事宜。

「赵将军,真乃世之俊杰,让人倾慕。吾膝下有女一人,年约十五,姿容尚可,愿为赵将军

枕席,还请先生荐与赵将军。」

那田悠见赵佗离去,便腆着脸向丽食其开口。

丽食其一怔。

这是要送女为妾,以讨好将军的意思啊。

这种事情很常见,败者送族中女子给征服者,可以保全自己宗族的财富和地位。

征服者接纳这些大族的女子,不仅能享美人伺候,更可以稳定当地民心,算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只是赵将军嘛。

丽食其嘿嘿一笑,作为将军的入幕之宾,他自是知道将军的心意。

不过这狄城田氏乃是齐国王族的分支,秦军攻打临淄,想要后方稳定的话,招抚是必须的。

他必须好好处理这事,若是处置不当,贸然拒绝,引起对方猜疑或是其他想法,那可就不好了。

「长者好意,鄙人代将军心领了,此事有些缘由,我需与长者细说才是。」

丽食其开口解释。

田攸一怔,忙道「既是如此,是吾唐突了,还请先生和诸位随我入城。」

丽食其含笑点头,跟着田攸往城里走。

出城乞降的田氏族人和城中豪富皆侍立在两旁,一脸巴结的看着丽食其。

为了示以亲近,和这些田氏族人熟络起来,丽食其随手指向一个田氏少年。

「吾曾学过一些望气相面之术,此子面貌不凡,想来日后必有出息,不知何名啊?」

田攸看了那少年一眼,说道「先生问你话,还不速速回答。」

那少年鼓起眼睛瞪着丽食其,瓮声道「吾乃田广!」

「田广?」

丽食其笑道「广者,大也。确是个好名字,这孺子将来说不定能干出一番大事。」

田攸忙道「先生谬赞了,区区族中稚子,日后能做什么大事。」

两人说笑着往城里走去。

少年田广转头对站在他身后的田横道「叔父,此人说我将来必有出息,能干出一番大事,真的假的?」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一日之间,秦军骑兵便可驰骋于临淄城下。

……

「秦军来了!」

当秦人攻取博昌,即将逼近临淄的消息传回来时。

临淄城中,数十万齐人惊恐无比。

这是五十多年来,齐国所遇到的最危险的事情,是这一代从安逸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齐人,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场景。

战争,竟然真的落到了他们头上。

田儋立在城墙上,扫了守城士卒那一张张略带惊惶的脸。

他双手负在身后,迎着城上的风,双眼望向北方。

片刻后,田荣大步走上来。

「兄长,今日又有来自安平的士卒进入城中,加上吾等收拢济水两岸的兵卒,以及从临淄征召的国人,已经有了十五万之众!」

「如果咱们再请大王强征临淄城中的青壮,还能再得十万人!如此便是二十五万大军啊!我可听说秦军这次南下,不过十余万士卒,吾等守城的兵比他多,若是一心守御,他赵佗如何能够破城?」

田荣神色兴奋,脸上没了惧意,自顾算到「我已经检查过城中府库,据管粮的官吏言,城中积食足以供临淄一年之用。吾等完全可以凭借大军坚城,与秦人周旋到底,等待齐地各城的援兵抵达,我齐国尚有生机啊!」

「大军坚城?」

田儋却是无奈一笑。

之前在甄城时,田荣奉大司马的命令,离开的早,没有见过秦军巨炮的威力。

临淄虽然坚固,守军也数量众多,甚至倍于南下的秦军。

那巨炮只要一射,纵使城墙不塌,但城里这所谓的十五万大军,恐怕就会被当场打掉军心,哪还能坚持到一年之久?

城里的十几万大军,是真正的完完全全没有经历过训练的士卒,还比不上甄城的那一批。

心中沉重一片,但田儋没有多说,他只是望着城北的山丘。

他的脑海里,是大司马田冲于甄城自杀的消息。

「大司马举城降秦,继而自刎,既是行君子之事,又是尽臣子之忠心。」

「甄城可以降,但临淄不可降!」

「吾田儋当与临淄共存亡!」

田儋眼中有火焰在燃烧着。

他愤怒的盯着临淄城北的一片山丘。

那里,有黑点从北方出现。

一个接一个。

数量无穷无尽,仿佛是无边的黑浪从北方涌来,将要吞没临淄这座天下间最大的城池。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