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目的(3/4)

“谢谢大娘了……”

还没等杨明说什么呢,已经被刘嫂拉进了东屋儿。

“芬儿呀,你进屋干什么呀,还不快点儿出来帮忙?”

江月娥道。

“大娘,我给你帮忙吧,我手艺好的很,啥活都会干……”

杨明的声音传了出来。

还没等江月娥说什么呢,刘嫂的声音又传了过来:“显你勤快?

有你什么事儿?

这是我家?

好好做客人就行了……”

语气中很有些不善。

“芬儿呀!

怎么说话呢?

赶紧的,去南南家,跟你嫂子蒸馒头去……”

江月娥说道。

“行啦行啦,知道啦……”

刘嫂嘟着小嘴儿,掀开门帘儿走了出来,去南南家了。

“姑是咋了?

是不是受气了?

不会是和杨哥吵架了吧?”

刘南南小声道。

“你姑今儿个是有点儿怪呀,跟宝儿干爸耍什么脾气呀……”

江月娥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咋了?

芬儿今天咋有些气不顺呢?”

这个时候,刘树根和刘雷、三婶儿他们也进来了。

“相亲回来还好好的呢……”

三婶儿也有些诧异,一边说着,一边撸起袖子,洗手准备帮忙。

“这么说,她看上人家了?”

江月娥眼睛一亮。

“没有,那人我都没看上,也不知道她哪来的气儿……”

三婶儿说道。

“管她呢,有气儿也不能往人家身上撒呀?

不懂事儿……你们爷俩儿进去陪明明去……”

江月娥听三婶儿这么一说,立刻就不热心了。

“行行行,你们也赶紧的上菜……”

刘树根说着,和刘雷一块儿进了东屋。

东屋里,一张大炕桌放在炕上,上面摆着各种凉菜,有刹的萝卜丝,有切的猪肚肠、猪肝、猪蹄儿、猪头肉、牛百叶、两只熏得刚刚好的乳鸽,此外,还有一摞三个大陶碗。

杨明正规规矩矩的坐在炕上,动都不敢动。

“明明呀,咱们上桌……不要客气,都是农家菜,不是啥好东西,就是吃个实惠……”

刘树根儿坐到炕头上,热情的招呼杨明上桌儿,把三个大碗依次摆开。

“这是自酿的高粱酒,不上头,喝点儿没啥……”

刘雷提着个大坛子,给大家倒酒,清亮的酒液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酒香味儿,足足倒了一大碗。

“刘嫂说,不让我喝酒……”

杨明给人的感觉,就是挺受气的。

“别听她的,一个丫头片子还想管爷们儿的事儿?

……”

刘树根儿亲自给杨明端上了酒碗。

“这个,我还要开车呢……”

杨明感觉挺为难的。

“没事儿,实在不行,你们别开车回去了,走小路,更近。”

刘雷说道。

“成,再说啥就是矫情了……”

杨明端起了酒碗。

“来来来,咱们先干一碗……”

刘树根是酒场上的好手。

三人一起干了一大碗,幸好的是,这高粱酒的酒精度并不太高,也就是三十度的样子,这一大碗灌下去,只觉得肚子里烧乎乎的,感觉挺舒服。

“来,吃菜吃菜,垫巴垫巴肚子……”

刘雷赶紧招呼杨明吃菜,一大碗酒喝下肚去,肚子里要是没点儿垫底儿的,可就要遭罪了。

三人吃了会儿菜,刘树根儿开口了:“明明呀,跟伯说,你爹是亲的么?”

“啊?

当然是亲的了?”

杨明有些不明白,刘树根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对吧?

我怎么看着,你爹比你大不了多少呀?”

刘树根儿说道。

“哦!

您说这个呀!

是我给他们吃了点儿保健品,让他们身体素质提高了不少,有些返老还童了。”

杨明有些明白刘树根儿干嘛对自己这么热情了。

“返老还童?

那是说的外表返老还童,还是……全都返老还童?”

刘树根眼中有一股深切的期待。

“嗯……全都……全都返老还童,那药主要是吧,补充人体的炁,炁充盈了可不就是返老还童了么?

《黄帝内经》中的《上古天真论》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意思就是说,元气充足,就算是年过百岁,都能正常生子的……”

杨明专拣人爱听、想听的说,其实龙蛋是不是能够补充炁,杨明是一点儿都不知道。

“真的么?”

刘树根儿眼睛都亮了,没有一个儿子,是他这辈子永远的遗憾,这种遗憾,不是什么人都能理解的。

“当然了,不过那药材好贵的,要一百块钱一剂呢……”

杨明颇为遗憾的摇了摇头。

“呵呵,给我们来几剂吧?

我和你嫂子还想要几个孩子,不过我们年纪大了,不能生了,有你这药,正好把我们的问题解决了……”

刘雷知道自己叔叔不好说出口,现在既然人家都已经主动提出一个白菜价了,自己就直接拍板儿得了。

“成啊,没问题,明天,明天你去我们家,我亲自给你配药……”

杨明高兴的说道。

“行,就这么说定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