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上将封王临危受命太子万民香火(2/3)
在此之前,她必须争取到足够的保障,保证自己的处境。
原来是一辆装饰亮丽的马车从路上开了进来,并且有高大家丁陪同,看起来是出身极好的人家。
“我是兵部官员,知道大夏的兵力分布,只要我在,大炎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大夏的领土。”
众人在打量虞清寒,虞清寒自然也在观察他们。
中年男子本来坐在马车上,看到来人,也是站了起来。
如今整个大夏,居然由一个几岁大的孩子做主。
中年男子凑过来,小声道:“大夏皇帝驾崩了。”
一旁有流民十分不满说道。
一看身份就不一般。
太后缓缓开口,目光中带着笑意道:“朝阳,你没事真是太好了,本宫还以为你不在了,当初先皇真是担心坏了。”
心中对于大炎,有了初步的归属感。
放在现在,跟秘书差不多,但是是太子的秘书,那含金量就不同了,多少人想做都没这个机会。
朝阳公主蛰伏多年,失踪了这么久,这个时候带大军入京,赤裸裸的目的,即便是傻子也看的出来。
掌握了更多的用法。
但很温暖,很愉悦。
但是从表面上,又看不出什么。
指望这群大臣,京城或许会被异族大军踏平。
她本就不是一个有野心的女子。
太后听罢,沉寂片刻,再次问道:
虞清寒没有理会他们的恭维,而是半跪抱拳,目光郑重道。
“太子殿下,外面”
“呜呜呜!”
周围的流民看到赵淮的身影,都是议论纷纷。
宋知书作为宋鹤卿之孙,年轻有干劲,能力出众,被安排在赵淮身边做事,相当于是主簿之类的职务。
很快的,有一位白衣男子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身边围着很多人。
圆墩墩的中年男子站在城门口,仰起头,神气十足,大声道:“你们这管事的呢,我要见大炎太子,我有大事禀报,耽误了你们担得起么。”
大夏朝廷皇帝驾崩,群龙无首,在北狼的攻势下,岌岌可危,完全没有抵挡之力。
赵淮站在城头上,望着底下百姓,发现他们脸上的气烟都是浓浓的灰色。
可她会怎么对待自己呢?
太后的内心想的也很简单。
听到这句话,赵淮更加放心了。
不仅是询问京城的安危,侧面也是询问虞清寒对自己的态度。
中年男子呆住了,十分不理解对方的举措。
赵淮点点头,道:“这样啊,那我谢谢你啊。”
如今再次回到虞清寒的手中。
赵淮在后花园中听着手下的汇报,神识之中,察觉到了城门下发生的事情。
“稍等。”
赵淮听闻这个消息,眉头一挑,语气中有些诧异。
语气狠厉,仿佛对大夏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
“好,既然如此,就官复原职吧,京城的防务,都要仰仗将军了。”
“不行,我要面见太子。”
“拖下去。”
“好厉害哦。”
“末将领命,必不辜负陛下期望。”
赵淮点点头:“嗯,说的不错,有这个必要,具体的事情,就交给伱去办吧。”
她唯一能肯定的是,自己这次回来,是为了帝位。
“别挡路!”
声音中,仿佛对以往的事情都不再追究了,可还是有意无意的点了一下文宗皇帝,希望能让对方顾忌一番。
只得一个个祝贺。
可为何阴南玉的脸上始终是白色。
中年男子换了一副面孔,十分谄媚的讨好道。
大部分流民看到城门口佩刀,全副武装的大炎龙骑,表现的也很老实,都排队等粥,没有敢插队的人。
现在她也只能信任虞清寒了。
看着两人隔空问话,不少大臣都是察觉到了一股交锋的味道。
“粮食可还够?”
阴南玉沉吟道:“很可能是真的,因为这种消息造出来完全没有必要,只会打击士气,说不定是大夏朝廷秘而不发,想必是为了抵御北狼的攻势吧。”
城池之外,有源源不断的流民、逃荒队伍来到这里,护城河和城墙遥遥相望,中间的官道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人。
虞清寒看着幼主,若有所思。
象征着一个新的阶段开启。
太后好歹曾经是后宫之主,对于权术还是懂得一二,她听到虞清寒的话外之意,显然也在意料之中。
这股归属化作一星一点的力量,汇聚起来,就是汪洋大海。
宋知书淡淡道。
士兵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围上前,将中年男子扣押了。
大步一迈,朝城门走去。
虞清寒自然也是听出来了,淡淡道:“修筑城防,统御大军,抵挡来犯之敌,有我在,放心好了,我必然会保护京城,太后的安危也不是问题。”
言外之意是,交出帝位和军权,我保你们母子平安。
被逼到如今这个份上,大夏即将亡国,她不得不站出来。
“排队?”
“刚刚看太子跟他聊了这么久,我还以为要放他过去了。”
“哈哈哈,活该!罪有应得!让他插队!”
“是啊,我以为起码也有三十岁,结果看起来跟我儿子年纪差不多。”
“承蒙太后关心了,眼下大夏遭遇大祸,我势必要站出来,若是我父皇还在,想必也不会想看到大夏变成这个样子。”
太后看着虞清寒,语重心长道。
“来人,拿下。”
尤其是龙椅上的小屁孩。
回荡的嗓音在大殿中传响。
这股力量说不清,道不明。
大夏上将军一职,自三年前,已经不再设置,此位一职空缺无人,这是因为只要在这个位置上,就能调动举国之兵。
城门内外的流民人人手中端着一碗粥,满足的喝着。
自己一心一意,只想抚养儿子长大,然后过一辈子荣华富贵生活就行了。
马车的帘子掀开,一位衣着光鲜,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冷笑道:
看来她二哥是真的去了。
依稀能看到战乱的画面。
龙椅上的这对母子,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