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再回乡下(2/2)
这让她恨不能立即就回到家,先痛痛快快的洗个澡。
骤然听到四根小黄鱼,李书全也没咋呼,甚至没有动怒,而是耐心的听他解释。
毕竟我现在都不去黑市了,估计也找不到上次卖给我南瓜那人了。”
可对于庄稼地里出身的人,那南瓜种子就不一样了,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南瓜本身更重要。
而且也更加的安全。
面对李书全的唠叨,李卫东没有半点不耐。
“从农场买的,这个烧炉子旺,正好用来烘屋子。”
倒也省了李卫东的解释。
可南瓜不能种了,再种点什么?
玉米?
哪怕他可以放到农场仓库里,可老是这么偷偷摸摸的也不是个事。
别看李卫东在农场已经生起了炉子,可这会院里还没有人家开始烧炉子。
“嗯,说了,还帮了我不小的忙,给了我身公安的衣服,说是临时工。”
“有钱了?”
“上哪弄的煤块?”
张秀珍看到李卫东气喘吁吁的把麻袋推到地上,口子也随之裂开,煤块咕噜噜的滚了一地。
有时候,相比城里的亲老子,眼前的二叔,明显担负了起了更多‘父亲’的责任。
如果是一般的城里人,吃完南瓜,看到有种子,想的也是把种子炒炒当零嘴吃。
此时,桌子上的人都为李卫东高兴。
因为李书群跟李卫民并没有上桌。
“柴火留着做饭的,以后就用这个,等用完了,我回头再买点。”
不过这次,他没给二叔带白面,就连南瓜也没有。
“会计挺好的。”
不过他隐约记得,村里的磨坊是那种石碾子,栓个驴拉着,一圈一圈的转。
周晓白很认真的说道。
这种事情,李卫东肯定不能瞒着二叔。
“也行,白天的时候我用木柴烧了会,就是不怎么耐烧。”
“开个户口迁出证明,顺便回来看看您。”
好在他骑的很慢,周晓白几乎一路小跑跟在他后面。
这玩意到时候想办法直接磨成棒子面,就算火眼金睛,也分辨不出有什么不同来。
就算老班长那里,也别因为我的缘故,就毫无保留的相信。
“好。”
晚上下班,李卫东果然用周晓白的自行车驮着一麻袋煤块往城里走。
李卫东到嘴边,要帮对方洗干净的话,也就没说出来。
“哦。”
“帮什么忙了?”
“我明白。”
原本,李卫东想着问汪振义借下自行车,如今有现成的,自然也就不用麻烦那位大老爷了。
或者,等到农村这边种出来,再出现。
速度很慢,磨出来的面子也没法跟机器比。
“怎么这会回来了?”
这会怎么又凑上来了?
果然,女人是不能以常理来看待的。
两个小家伙对于城里户口没有多大感触,毕竟他们从生下来,就无需为这个问题发愁。
毕竟砖厂的那边的煤块也是有计划的,只不过这个定量不是跟家庭比的。
第二天,李卫东就骑着周晓白的自行车,一路狂奔回到乡下。
所以,只能再忍忍。
李卫东这话一出口,老太太第一个抹眼睛。
他们有时候目光很短浅,可有时候,目光又很长远。
想到磨棒子面,李卫东就打算回头去村里的磨坊看看。
李卫东也终于放开力气,呼呼的往家里飞奔。
但他往家里拉煤块,就算加倍补钱,也是没有煤票的。
“有正式工作了?”
最近一段时间,她每天都能吃一点麦芽糖。
但终归是个办法。
小气。
如果有人问您哪来的种子,您可千万别把我给交代了。
不能正大光明的骑,用处其实也不大。
“千万别,我先前买南瓜的时候,压根就没想到这茬,就连在那边吃完的南瓜种子,也都晒干了,打算过一阵炒着吃。
“有啊,不过我先前没有城里户口,买不到蜂窝煤。”
李卫东解释道。
“嗯,前一阵帮了个人,对方给了四根小黄鱼,我给换成了钱。”
“可以吗?
会不会把你自行车弄脏?”
周晓白顿时理解的点点头。
还是那句话,只要给钱。
不白拿就行。
也就两个人不怎么熟,也不是男女朋友,要不然根本不需要这么麻烦。
进了城,周晓白也不跑了,脸上红红的,眉前的头发都被汗水打湿,身上也黏糊糊的。
先是汪振义,然后又是二叔,貌似都对梁文龙的‘人品’有些质疑。
周晓白要是上门了,那还了得。
晚上吃完饭,李卫东把那张工作证明拿了出来。
下午,抽了个空,李卫东就独自来到磨坊。
只是没想到,磨坊里居然有人。
三章,万字。
手在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