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章 戒严七日 2(1/2)
“小庄主 ,我这一病倒员外山庄就要更乱了,想在这里找个像你一样能干的人都没有,这场瘟疫怕是又不知道死多少人。
已经庄不像庄家不像家,这以后员外山庄在朝廷那边该被彻底的遗忘了。”
“夫人,没那么悲观,男人女人一样都是人 ,别人可以看轻女人 ,我们自己别看轻自己就行了。”
“是啊,道理谁都懂 ,真能想透彻的又有几人。
玉清,那两个婆子都是可靠的,你跟我交个实底,前几天员外山庄逃出去的人还剩下多少?
朝廷的兵一直在后山监视着,我们也不敢也没有能力去给她们收尸。”
“夫人,具体的真不知道,你们这边有内奸是肯定的。”
玉清现在可不相信那两个婆子就是可靠的,含含糊糊的跟员外夫人说着。
“小庄主,说来惭愧啊,千防万防家贼难防。
前几年老皇帝过年时心情大好,在汤圆节与民同乐。
好多世家商贾都得皇上宣召,你们的庄主跟我们老员外都进宫吃席。
也就在那天老皇上给好多人赏赐美女,现在想这些都是送进来监视我们的人,我们这是引狼入室啊。”
“夫人 ,那我们庄子里也有皇上赏赐的美女了。”
玉清大感意外,原身是个闺阁小姐这种事可没听说过。
“自然也是有的 ,你们老庄主夫人是个精明的女人。
你们老庄主虽然妻妾众多,最信任的还是原配。
我们老员外可是到处留情的同时也口无遮拦。
他的那些兄弟也跟他一个秉性?
,以至于我们山庄剩下的这些女人。
很难做到人心归一,跟你们山庄根本没法比。”
“夫人,这么看来,两次宫变我们两个山庄被波及的最严重也是有原因的了。
这些事情夫人也不必太过劳神,剩下的这些女人和则能好好的生存。
否则山庄也就名存实亡了。
你好好歇着,玉清去看看外面的汤药熬煮上了没有?”
玉清心情复杂的来到了熬煮药汤的地方。
老郎中正和和几个员外山庄里的郎中忙活着,看见玉清过来了都热情的招呼着。
“小庄主,听老郎中说这个方子是你给修改的,真是后生可畏,青出于蓝胜于蓝。”
一个员外山庄的郎中说到。
“是啊,你师傅夸你感想敢做敢当,郎中我有一个疑问想请教小庄主。
这个预防传染方子里的两味药,如果单独的放在一起属于相克的范畴,并不适用于治疗疾病。”
山庄里一个花白胡子的老郎中不服气的问着。
“前辈,敢想敢做才能不断拓宽医术的路。
敢担当才是行医者的胸襟。
这两味药确实是相克,单独使用不但对疾病没有作用,还对人身体有不好的影响。
用在这个预防的方子里,却是恰到好处。”
“小庄主,本郎中行医很多年了,从来没把这两味药放在一个方子里。
这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精髓,随意的修改药方。
轻则延误治疗,重则危及生命。
这跟敢想敢做敢担当,不可同日而语。”
又一个郎中说到。
“前辈,你行医很多年,遇到过几次几十几百甚至更多的人同时发病。
可曾有过治愈的经验?”
“小庄主,你说的那是瘟疫无药可医。
我们的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就是把这些人隔离出去,不再传染给别人,不再扩大病情。”
“这就是叫得病的人自生自灭,还算不上经验。
医术传承上缺少的就是创新,本庄主以为,单独的个例称为病,大面积的病状就是瘟。
瘟疫具有传染性强发病迅速死亡率高。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飞沫传染,空气传染,接触传染等等。
找到了传染源头也就有了对症下药的思路。
瘟疫很可怕 ,但还没有可怕到我们这些做郎中的束手无策,看着病患在折磨中等待死亡。”
“小庄主,你说的意思我们都懂。
创新和修改老祖宗留下的方子,弄不好可会死人的。
小庄主,你小小年纪可曾遇到过这样大面积爆发的瘟病?”
刚才那个郎中不服气的问到,其实玉清刚才说的那些他有很多都没听懂。
“前辈,创新和修改老祖宗留下的药方,也要根据当下的情况而定。
这还又说到疾病的源头,就在前不久,我们两个庄子上死了那么多的人。
尸体就堆放在一起,虽然天气寒冷,尸体没有全部腐烂,但是尸毒已经产生了。
这个就是这一次大面积爆发疾病的根源。
从这方面入手,你们就能想明白,我把两味相克的药放在一个方子里的原因了。”
玉清一面看着三口大锅里的预防药汤熬煮火候一边说着,同时来自于现代的抗病毒颗粒,也混进了药锅里。
“高明!
小庄主说的可是以毒攻毒的法子。
还得是年轻人敢想,小庄主这么一说我们就彻底的明白了。
看来我们真不如小庄主有担当。
小庄主,那两口锅里的药方你没太改动,我们也曾经使用过,可是对那些病倒的人没有效果。”
“前辈,你如果认真的看,就能看出来,我改动了各种药草的剂量,也改动了熬药时每种药草投放的顺序。
熬组药草就是在热的环境中释放出药草里的药性,各种药草的剂量和药物挥发的顺序都是有讲究的。
老祖宗留下来的方子也是经过了千百次实践得出来疗效最好的。
可是病症和病症不一样,方子上的剂量也需要修改。
得病的原因有很多种 ,修改剂量也是为了侧重于最直接的病原。”
玉清不慌不忙的给这几个郎中解释着,听的这几个郎中似懂非懂。
“小庄主,你就老御医一个师傅?
我们也经常跟老御医在一起切磋医术 ,这些道理他可从来就没有跟我们说过。
老御医这你可就不对了,你在皇宫里当过差,我们向你请教的时候,你可从来没说这么详细。”
“为什么要跟你们说,又不是我儿子我孙子。
现在我有了悟性极高的关门徒弟,当然要把我的全部本事都交给她。”
老郎中玩笑的说着,玉清说的很多词句他也不是很懂。
这个时候只有力挺自己的徒弟才是对的。
“几位前辈,这可就有点冤枉我师父了。
我认识师傅的时候才几岁大,听师傅说医理就像听故事。
那个时候我可不敢给人瞧病,也没人相信一个小孩子会给人瞧病。
最近我做了庄主师傅才带我出诊。
好在我没有给师傅丢脸,要不然我郎中师傅非骂死我不可。”
玉清笑着说到。
“老郎中,原来当初你是忽悠人家孩子。”
“什么叫忽悠?
我讲的都真是医理 ,谁知道这孩子悟性极高,能把我说的枯燥的理论融会变通发扬光大。
我老郎中算是捡到了宝贝徒弟,你们羡慕嫉妒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