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网友让我问问你,今晚跟我回酒店吗?(2/2)
等我把这个故事讲完,我就回家陪您,哪儿也不去了。”
视频发送后的第三个小时,妹妹回信:“妈看了,笑了,说‘这孩子,还是那么倔’。
她让您安心,家里一切都好。”
我靠着墙角蹲下,泪水无声滑落。
原来最深的亲情,不是捆绑,而是理解;不是索取陪伴,而是默默托举你的远方。
第八百八十一日,公司内部发布新战略白皮书《轻科技宣言》。
我在序言中写道:“我们不再追求最快、最准、最强的技术迭代,而是专注于‘最小必要干预’??
即用最低能耗、最少数据、最简交互,解决最迫切的人类困境。
真正的进步,不在于机器能替代多少人力,而在于能否让一个盲童独立走到校门口,让一位独居老人在摔倒后五分钟内获得救助,让偏远村落的孩子敢于提出‘地球仪为什么不能转得慢一点’这样的问题。”
文件下发当日,研发部主动拆除了城市配送系统的智能竞价模型,将其算力转移至南太平洋岛国的语言识别项目。
一名工程师在邮件中写道:“以前我觉得优化0.
1秒送达时间就是成就感,现在才知道,能让萨摩亚老人用母语说出‘谢谢’,才是技术该有的温度。”
第八百八十二日,??
提出了她的第二个梦想:“我想建一座‘会走路的图书馆’。”
她解释说,村里很多老人不识字,孩子放学后又要帮家里干活,学校图书室常常空着。
“如果书能像地球仪一样到处走,是不是就能让更多人看见?”
我没有犹豫,当场宣布启动“流动书舟”
试点项目。
首批十辆改装三轮车将在老挝北部六县巡回,每辆车配备语音朗读装置、盲文卡片及互动问答系统。
更重要的是,每一本书都将附带读者留言贴纸,形成一条不断生长的知识链。
动工那天,全村老少都来帮忙。
七十岁的村长亲自削制木质书架,说要用本地柚木,“这样书才有根”
。
几个辍学少年主动报名担任志愿者,承诺每周骑行一百公里送阅。
“我们以前觉得读书没用,”
其中一个腼腆地说,“但现在明白了,书里装的不只是字,还有别人活过的日子。”
第八百八十三日,清明节。
我终于踏上归途。
飞机降落在县城机场时,细雨如丝。
我没有通知任何人,独自打车回到老家。
祖屋门前的槐树已被雷劈去半边,院墙斑驳,青苔爬满石阶。
推开虚掩的门,却发现堂屋打扫得一尘不染,供桌上摆着热腾腾的饺子,父亲的照片前点着一对红烛。
母亲坐在藤椅上,瘦得几乎脱形,见我进来,嘴唇微颤,却努力挤出笑容:“回来了?
路上累不累?”
我跪倒在她膝前,嚎啕大哭。
她轻轻拍着我的背,像小时候那样。
“别哭了,你是大人了,要做坚强的事,就得吃苦的饭。
妈不懂你说的那些高科技,但我知道,你没走歪路。”
当晚,我守在她床边,听她断断续续讲述往事。
她说起我七岁那年发高烧,她背着我走二十里山路求医,一路上唱着儿歌稳住我神志。
“那时候我就想,要是有辆车能快点到就好了。
现在你造的那些东西,是不是就是在替当年的我圆梦?”
我握紧她的手,说不出话。
第八百八十四日,晨光初现。
母亲在睡梦中安详离世。
按照遗愿,葬礼一切从简。
下葬时,我将一枚从地球仪上取下的铜质经纬环放进棺木。
“妈,这是它绕过半个地球带回的星光,陪着您。”
返程前,我去了一趟县图书馆。
这里曾是我童年唯一的知识出口,如今已破败不堪,藏书泛黄,空调瘫痪,几个学生挤在窗边借光读书。
我当场拨通阿兰电话:“调拨五百万元专项资金,三个月内完成全县村级图书站升级改造。
标准不高:有电、有网、有坐处、有热水。
另外,把‘流动书舟’的第一条线路设在这里。”
挂断后,我在留言簿上写下:“教育不是奢侈品,是每个人出生时就该拥有的空气。”
第八百八十五日,琅勃拉邦传来消息:那位曾借地球仪感受珠穆朗玛峰的失明男孩,在家人支持下考入清迈特殊教育学校。
他寄来一封信,夹着一片干枯的雪山杜鹃花瓣。
“林叔叔,老师说我可以用3D触感打印机复刻整座喜马拉雅山脉。
等做好了,我能寄给你们站点吗?
我想让更多看不见的人,也能摸到世界的高度。”
我立即批复:“不仅接受寄送,还要在全国设立‘触觉知识馆’专项基金。
有些风景,不该只属于眼睛。”
第八百八十六日,公司在菲律宾启动“渔光计划”
:为两千艘小型渔船安装太阳能供电与微型通信基站,使其在捕鱼的同时成为海上浮动信标节点。
此举不仅解决能源问题,更构建起覆盖三千海里的民间应急网络。
项目发布会上,一位老渔民握着我的手说:“以前我们怕风暴,现在我们想成为别人的避风港。”
第八百八十七日,??
的“流动书舟”
正式启航。
首航当天,她亲手将第一本书放入车厢??
正是当年她提出地球仪问题的那本地理教材。
书页间夹着一张纸条:“致未来的提问者:不要怕问题太大,这个世界,总会有人愿意陪你找答案。”
车队出发时,全村人列队相送。
鼓声雷动,彩带飞扬。
我站在人群中,看着那辆载满希望的小车缓缓驶向群山深处,忽然想起多年前那个暴雨夜,父亲背着我?
过洪水上学的情景。
原来,所有的出发,都是为了归来;所有的跋涉,终将化作薪火相传的力量。
第八百八十八日,我写下新的企业使命宣言:“不做改变世界的巨人,只做支撑弱者的支点。
因为我们深知,每一个微小的‘我需要’,都值得被亿万次计算与奔赴。”
当晚,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颗漂浮在轨道上的卫星,静静俯瞰这颗蓝色星球。
陆地与海洋交界处,无数光点闪烁,如同星辰落地??
那是正在运行的配送车、书舟、净水站、应急信标……它们彼此呼应,织成一张温柔而坚韧的网。
醒来时,东方既白。
我打开电脑,回复一封来自非洲实习生的邮件。
他问:“林总,你觉得我们真的能建成一个人人都不会被落下的人类共同体吗?”
我敲下最后一行字:“我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但只要还有人在问这个问题,我们就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