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你,偷稅了吧?(1/2)
“王先生和池社长是吧,这边请。”
李容宇长了一副标准高丽PD的脸,笑起来又假又亲切。
王曜微笑颔首,跟着李容宇走进一个单独的包厢,今天应该是他包场请团队吃饭,所以店里除了制作组没有外人。
大家见到总PD带着一个又高又帅的新面孔去了单间,所有人都窃窃私语的讨论起来。
猜测是不是哪个公司捧的新人,上节目刷脸熟。
女团嘉宾们显得格外亢奋,毕竟阴盛阳衰的节目,有一个小鲜肉加入,对于调节气氛是有很大帮助的。
“两位不要见怪,今天刚好请团队吃饭,听说两位要见面就约在这里了。”
李容宇笑呵呵的解释道。
“是我们冒昧打扰才是。”
王曜告罪一声。
“王先生,是北边的人?”
李宇听到王曜口音有些奇怪。
“不,我是华夏人,不过我外婆是高丽族。”
王曜笑道。
“那也算同胞了,尝尝我们这边济州岛的黑猪肉。”
李容宇哈哈笑道。
王曜确实有点儿饿了,边吃边寒暄,透露出想要合作的目的。
“王先生,要投资我的公司?”
李宇有些错愕。
他公司刚开,第一个项目《青春不败》虽然没赔本,但是也没有太大利润,周围很多朋友都不看好他单独出来卷,没想到一个外国人竟然要投资他。
“我看重李社长丰富的综艺执行阅历,实不相瞒,我是想跟李社长合作培养一些综艺人才,然后外派到华夏工作。”
王曜直言不讳。
在高丽这个弹丸之地赚不到什么钱,就算是一粒芝麻,但星那些财阀都不嫌弃小,高丽真正值钱的就是文娱相关的专业人才了。
这点不得不承认,整个东亚,在文娱外包装这个领域,高丽专业度确实一骑绝尘,从造,到摄影舞台设计这些东西,他们真的能做到极致,韩流能吹起来,离不开这些基层专业。
高丽的娱乐工厂化,就是因为这些基层岗位严格执行SOP流水化作业。
反而台前那些光鲜亮丽的文艺工作者,换谁都一样。
芒果台那个二棒子引进了高丽的剪辑团队和拍摄团队指导后,画面和造提升显著。
所以像李容宇这种在综艺领域深耕十余年的老PD,不管是监制经验还是人才培养,都是成体系的,这才是宝贵财富。
“外派?
据我所知,华夏似乎综艺领域没有太多的市场吧。”
李宇皱眉道。
近些年随着张那拉、秋池炫这些在华赚了大钱的人回来炫耀,韩娱圈对于华娱是有刻板印象的,人傻钱多、活儿少钱多、娱乐方式落后等早就传开了。
“就是因为现在还没有,才有我们的机会嘛。”
王曜笑了笑。
“说实话,王先生应该不是圈内人,所以对综艺有些不太了解,综艺的底层是搞笑,搞笑的底层是文化,只有符合观众的文化基础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节目, 我是一个高丽人,对于华夏文化虽然有所了解,但是远远不敢狂妄到说可以去搞创作,本着对你我双方的尊重和负责,这个想法其实很难事实。”
李容宇正色道。
王曜有些诧异,没想到这老小子还是个学院理想派。
“李社长说的很有道理,不过综艺能够到达搞笑这一级别,已经算是成功了,我们华夏有句老话,叫做雅俗共赏,李社长没必要过于担忧文化水土不服的问题,咱们各自负责擅长的部分即可。”
王曜微笑道。
“愿闻其详。”
李容宇微微皱眉,语气有些不悦。
觉得面前这个男孩有些出言不逊了,竟然还指导起他什么叫做综艺了。
“综艺作为传播载体和媒介,是为了服务大众的,当然有时候也可以担任引导社会舆论的潜移默化,比如最近比较火的《我们结婚了》就是高丽为了促进结婚率推广的节目。
这些需求在任何国家都是相似的,而综艺的结构是固定的,其中内容是可以通过收集素材改编,但同时如果能兼顾商业元素就更好了。”
王曜说到这里顿了顿,吃了两口烤肉。
李容宇眉头却越皱越深,因为王曜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刚好戳中了他眼下的困境。
商业元素!
《青春不败》这个节目的收视率没问题,但是不火的原因就是,没有品牌赞助!
高丽是一个很虚荣的国家,所以所有的品牌调性都是往浮夸和奢华走。
但是《青春不败》是一档农村风格的节目,任何一个品牌都不愿意自己的产品,出现在一个充满牛屎黄土贫民窟的画面中。
这不符合品牌调性。
没有商业元素,就无法支持创作,到今年开始,原本的资方也多次提及,要换形式或者转变风格了,要不然就会面临下架的风险。
“王先生说的很有道理,节目的商业元素确实很重要,不过商业元素过重,可能会影响节目本身,这是第一个很难平衡的点吧?”
李容宇沉声道。
“所以需要创作者发挥想象力嘛。”
王曜笑了笑“说实话,我很喜欢《青春不败》这个节目,很有趣,假设这个节目在华夏拍摄,说不定有更多的可能性,毕竟高丽还是太小的,狭隘的土地是开不出多样化的花朵的。”
王曜的话已经不是冒犯了,甚至是侮辱了。
若是换在华夏,听到外人如此贬低自己的家乡,恐怕早就动手了。
但高丽是一个畏威而不怀德的人种。
更何况,到达一定层次的高丽人,本身也不喜欢自己的家乡,所以李容宇只是象征性的怒了一下“王先生说话未免有些冒犯了。”
“但是事实不是吗?”
王曜微微一笑“您应该知道,我没有恶意,您在节目中推广当地的土特产环节,如果放在我们国家,每一期我可以给你找十家赞助商,甚至可以找到相关的企业冠名赞助, 但在高丽这个农产贫瘠的地方,你这个综艺在商业元素上就是不合时宜的,而且你们也不是一个会尊重农民的环境,在文化角度去看,也是错位的。”
王曜直言不讳的剖析,让李容宇有些恼火,但是又无法反驳,他不是杠精性格,他知道这些都是事实。
“李社长愿不愿意听听我的雅俗共赏?”
王曜笑呵呵的看着他。
“愿闻其详。”
李容宇深吸一口气。
“李社长拍真人秀的结构经验很厉害,我有个想法,既然明星爱豆谈恋爱这么多人愿意看,那明星亲子类节目应该也会有市场, 两者的共同性都是可以促进结婚和生育率类,而且亲子节目可以赞助的品牌方更多更有钱,衣食住行随便挑都能支撑起节目的收益。”
王曜?
出鱼饵。
“明星亲子综艺?”
李容宇惊呼一声,像是被雷劈了一样,灵光乍现。
“对啊,为什么不做个亲子类的真人秀综艺呢?
不但可以完美衔接结婚恋综的流量,而且话题性更足,最关键的是,最早一批演员或者爱豆有很多都成家立业了,基本上都算是结束职业生涯了。
但是这个节目可以给这些过气艺人曝光的机会,他们的片酬成本更低,回报率却很可观,而且最好是男明星带孩子,男人带孩子符合高丽女性的看点,能引发大量的社会讨论。
而且亲子话题的主流观众人群受众正是她们,收视率不会差。”
王曜擦了擦嘴。
《爸爸去哪儿》《超人来了》这类亲子综艺在高丽影响力和变现能力非常大。
“这个创意,是王先生自己的?”
李宇呼吸有些急促,因为直觉告诉他,他的机会可能来了。
“算是吧,小时候我们华夏有个亲子互动类节目,不过不是明星真人秀,但当时也挺好看的,接触韩综后发现,原来明星也能演恋综后想到的, 所以文化土壤不一样不是问题,人类的需求总是相通的,节目没必要一定带有深度和教育意义,但是立场和初心一定是为了观众服务,这就是我说的雅俗共赏,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王曜笑容温煦。
李容宇目光复杂的看着王曜,轻叹一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数百年啊。”
“班门弄斧了,李社长勿怪。”
王曜微微挑眉,高丽人讲唐诗,确实容易让华夏人敏感。
“如果我想用这个创意,是一定要跟王先生合作咯?”
李容宇问道。
“当然,毕竟高丽不止李社长一家综艺公司,SBS/KBS/MBC,这个项目我可以合作的对象也很多,但我更看重李社长中年创业白手起家的决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