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爱猫少女(2/3)
建在成都郊区的那个。”
所有人都沉默了。
那是林昭秘密筹建的“未来剧场”
试验场,占地三万平米,外形仿照日本武道馆设计,内部却融合了全息投影、AI观众识别、动态声场调节等黑科技。
它不属于任何城市地标规划,也不在公开项目名录中,代号“Project K”
。
对外宣称是“沉浸式文旅综合体”
,实则是林昭打造“新型演艺生态”
的终极实验舱。
七十二小时后,《锈铁之心》首次内部试演。
现场仅开放300个席位,观众全部由“萤火计划”
校园合伙人抽选产生。
入场需刷脸认证,禁止录音录像,每人佩戴一枚特制手环,能感知心跳频率并与舞台光影联动。
神谷绫穿着一件由废旧演出服拼接而成的战袍,站在中央舞台。
四周是断裂的钢筋与倒塌的看台模型,象征偶像工业的废墟。
剧目没有台词,只有舞蹈、独白与音乐交织。
她一人分饰五角:幼年怀梦的女孩、被否定的练习生、遭背叛的队友、沉寂的落魄者、以及最终觉醒的自己。
当她唱到那句“他们说我该退场,可我的歌还没唱完”
时,全场三百人同时举起手机,屏幕亮起如星海。
而他们的动作,早已被AI捕捉并转化为舞台背景的一部分??
每一束光,都是一个正在关注她的人。
演出结束,寂静持续了整整一分钟。
然后,掌声雷动。
有人痛哭,有人跪地鼓掌,有人冲上台抱住她说“谢谢你替我们活了一遍”
。
林昭坐在最后一排,静静看着这一切。
他知道,这场戏的意义,早已超越娱乐本身。
第二天,一段未经剪辑的完整版视频流出,标题为《一场不该存在的演出》。
短短六小时内播放量破五亿,弹幕刷满“这才是艺术”
“我们到底在追什么?”
。
连最初批判她的那位官员也转发视频,写道:“或许我们该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文化价值。”
风波就此逆转。
而林昭并未停下。
一周后,他在Myspace上线“共创剧场”
功能:任何用户都可以上传自己的故事,由AI辅助生成微型剧本,再由天火签约演员演绎成三分钟短剧,在指定剧场轮播。
最受欢迎的作品,将有机会改编成长篇舞台剧,登上“未来剧场”
正式演出。
短短一个月,平台收到超过百万份投稿。
有外卖员写自己雨夜送餐途中救下轻生女孩的故事; 有山区教师记录孩子们第一次看到投影仪时的眼睛; 也有癌症患者留下遗言式的独白:“我想在我的葬礼上放一首摇滚乐。”
林昭亲自审阅前十名作品,并批示:“全部立项,预算翻倍。”
他对团队说:“过去一百年,舞台属于明星。
未来一百年,舞台属于普通人。
我们要做的,不是造神,而是点亮更多人的高光时刻。”
此时,星游集团财报公布:Q2净利润同比增长417%,主要得益于《卡界》手游内购、拆卡实体销售及衍生品授权收入。
资本市场一片哗然,多家投行上调天火系企业评级。
但林昭的关注点,已转向更深的层面。
某夜,他再次拨通山本先生的电话。
“把AKS剩下的练习生名单发我一份。”
“林桑,您还要挖人吗?”
“不。”
他说,“我要关闭AKS。”
对方震惊:“可是……您刚收购不久啊!”
“所以我才要关。”
林昭淡淡道,“一家公司的价值,不在于它存在多久,而在于它能否完成使命。
AKS的任务已经结束了??
它的历史是用来被打破的。”
挂断电话后,他打开电脑,起草了一份名为《星火燎原计划》的战略文件。
核心内容如下: 1.
在全国建立十二座“未来剧场”
,覆盖一线至三线城市,形成“文化新基建”
网络; 2.
每座剧场配备AI编剧系统、虚拟导演助手、智能舞美调度模块,实现低成本高效制作; 3.
推出“百人千夜”
扶持计划:每年资助一百位素人创作者,每人提供一千次免费演出机会; 4.
联合教育部推动“艺术通识教育进校园”
,将剧场体验纳入中学社会实践课程; 5.
将“拆卡”
升级为“人生卡”
:每个人都能生成专属成长卡片,记录关键节点,分享奋斗历程,构建数字人格资产。
文件末尾,他写下一句话: > “娱乐的本质,不是逃避现实,而是让人相信??
哪怕出身卑微,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谢幕掌声。”
三个月后,第一座“未来剧场”
在成都正式开幕。
开幕剧目正是《灰烬重燃》,改编自神谷绫的真实经历。
她不再是唯一主角,舞台上还有九位来自不同城市的素人女孩,她们曾是服务员、工厂女工、农村留守少女……如今站在一起,共同演唱主题曲《我不是备胎》。
林昭没有出席开幕式。
他在办公室里看了一整晚的直播。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观众起立鼓掌,镜头扫过台下,许多人脸上挂着泪水。
这时,一条私信跳了出来。
发信人:神谷绫。
内容只有八个字:“老师,我能继续写日记了吗?”
林昭盯着屏幕良久,终于回复:“写吧。
这次,全世界都会读。”
窗外,冀州城的霓虹依旧闪烁,像永不熄灭的数据之河。
但他知道,有些东西正在悄然改变。
从前,人们追星,是因为渴望逃离平凡。
而现在,有人开始相信,平凡本身,也可以成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