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朝堂之上,文武对峙(1/2)
龙首宫内,太上皇与隆庆帝相对而坐。
“今上,甘肃那边大捷,想好了如何封赏了吗?”
两代皇帝一人执白,一人执黑,偌大的龙首宫内,只剩下棋盘上棋子放下的声音。
戴全和夏守忠这两位皇帝的贴身总管,则是极有眼色的退到了殿外。
天家父子局,不是他们能够参与的。
“甘肃那边林孝恩是一个伯爵,其子林恩功冠全军,北击王庭万里,理应再提上一提,故打算将其升为侯爵,世袭往替,三代不降。”
看着面前头发花白,但是依旧精神头十足的父亲,隆庆帝心里有股说不出来的感觉。
一个神似汉武的人,带来的压力太大了。
武皇开边意未尽,太上皇当年可是七征漠北,三伐南越。
一个真正的马上天子,在军队中的威望简直是如日中天。
如果不是当年因为某些事情,使得太子和这位武皇父不知子,子不知父,闹出了大乱子,他也不会如此顺利的登位。
可是即便登上了位置,十年了,手中的兵权仍然少的可怜。
拱卫皇城的六大营,自己手中才长着左右威卫,其余四卫全部在自己这个好父亲手里。
“没了?!”
太上皇略微皱眉,有些不满的看着隆庆帝。
“一个打的漠北无王庭的人,就单单给一个侯爵??”
“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是一股小家子气?!”
丝毫没有给隆庆帝脸面,直接当面责骂。
“这要是一个普通的将军也就罢了,但是林恩林小子,半步武道天仙,同时还是一个兵家亚圣,手下三千武师所组成的玄甲重军,你就给这么一个封赏??”
“按照历朝惯例,这种人物都可以见帝不拜,一个侯爵,你打发叫花子呢?!”
“如此心胸,怎能执掌万里山河?!"
隆庆帝面色不变,没有因为太上皇的指责而生气。
因为相比起指责,漠视才是最恐怖的。
因为那就意味着你已经没有拯救的必要了。
“父皇,正是因为如此,这三千玄甲军,威胁太大了,说句不好听的,这骑军要是冲击皇城,哪怕六卫齐出,都不一定能挡得住。
“侯爵已经能够让其再扩二千人,这个封赏,还不够高吗?”
隆庆帝的想法倒也是没错,纵观历朝历代,上一个能够凑出如此军队的,还是西楚霸王项羽手下的项家军。
彭城之战中项羽以3万精骑大破刘邦的56万联军,那可是实打实的56万战兵,不是拿普通人来凑数的精锐军队。
而且还有谋圣张良以及一众兵家战将们统御,但仍然被打的“睢水为之不流”
。
堂堂汉朝开国大帝,妻子和儿子全都被俘。
难怪十面埋伏中,但凡少一面,刘邦都不可能去。
这种非人类存在,竟然又在大雍朝出现了??
想到这,隆庆帝就一阵牙疼。
三千武师,大雍虽然能?
出来,但是散装的和从军队出来的,根本没法比。
“你呀你,和你哥哥还是没法比,气魄还是不够!”
听到隆庆帝的解释,太上皇未免有些唏嘘,但还是耐心的解释道: “甘肃那边已经被打成铁桶一片了,你就算派人过去,也会被人高高架起,反而会勋贵心中落个下乘。”
“倒不如索性将甘肃之地分为其封地,封林恩为平远侯,甘肃之地任由他处置。”
“这……………”
看到隆庆帝脸色微变,太上皇挥了挥手继续说道: “先别着急反驳,甘肃那里本就是一个烫手山芋,虽然漠北无王庭,但是鬼方等小部族还在,要不了几年,就会成为一股难缠的家伙。”
“十几万来去如风的控弦之士,机动性太强,对于甘肃的威胁太大了。”
“再说了,离甘肃不远处,就是佛教那群秃驴的老巢,奇门异士太多,处理起来也极为麻烦。”
“倒不如趁此机会将其扔给林小子,一方面彰显天恩浩荡,另一方面,可以腾出手来着重处理掉辽东等地的事情。”
“林小子现在是半步武道天仙,那他的孩子也会是吗?
放心,只要大义在朝廷手上,仅凭甘肃,翻不了天!”
抿了一口茶水,太上皇有些疲惫,便不打算再多说了。
“行了,这些东西你自己去想想吧,朕说了很多次,为人主者,当有气魄。”
隆庆帝深深看了一眼闭目养神的太上皇。
自家父皇的手腕,依旧是如此犀利呀。
“好,那就依父皇所言。”
第二日清晨,大朝会开启之时。
啪,啪!
随着两名太监的金鞭挥打之声响起,文武百官也到了入朝的时候。
从金銮殿到宫门,不过是短短几千米的距离。
但是无数人要走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才能够登堂入室。
像贾家在朝堂之上,也只有贾政这么一号人物,其直接站到了殿门口,再往后退就退出了金銮殿。
不要说看见皇帝的面庞了,能够听清前面说的什么话就已经不错了。
不过相比起以往的早朝,这次显得倒是庄重了不少。
四王八公一系,隆庆帝一系的勋贵们,就连几名郡王也都亲自出现了,文官那里更是摩拳擦掌。
林恩这个正主还没出现,朝堂上的火药味就已经弥漫开来。
太上皇和隆庆帝的意思,昨天晚上就已经传递出去。
勋贵们自然没有什么反对,毕竟这对他们来说也算是好消息。
这次林恩能够封上,那么下一次他们立功,是不是也可以有如此殊荣?
毕竟有先例在前,后面的话,操作空间就大了很多。
但是对于文官来讲,可就很不美好了,能站在大殿之中的,哪一个不是一步一步从秀才到举人考上来的。
吃了这么多年的苦,才堪堪爬到这个地方。
这些粗鄙的武夫,不就是在战场上多砍了几个人吗,凭什么升的这么快?
尤其是林恩,不过弱冠之年,竟然能够位列侯爵,更有封地,这仅次于王爵之下,这可让无数人眼珠子发红。
文武之争,历朝历代都是难以避免的话题。
隆庆帝在龙椅之上,将这一切都看的分明。
不过他也没有出言阻止,文武相争,才能够确保朝堂的平衡。
要是真上演一出将相和,那么皇帝晚上可就睡不着觉了。
“宣,甘肃总兵之子,林恩,入朝觐见!!”
随着大内总管夏守忠略显尖锐,但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文武百官心头同时一震,终于来了!
无数双或明或暗的视线都转移到了殿门口,大殿上的文武百官,可是有不少大儒和武宗的。
气养人,一个个手握大权的王侯将相,目光可不是那么容易经受得住的。
金銮殿中飘荡着淡淡的沉香气,却压不住人影踏过门槛时带起的淡淡血腥。
站在门口的人影,身着赤金云纹锦袍,领口滚边还留着缕缕狼毫,腰间未悬玉带,唯有一枚雕着白虎纹的羊脂玉佩随步伐轻晃。
不过在文武百官的第一印象中,行走在大殿之间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头慵懒的猛虎。
锦袍下的肩背肌肉轮廓分明,即使未着甲胄,也能看出胸腔随呼吸起伏的节奏暗含武道韵律。
文官队列里传来压抑的闷哼声。
刑部尚书按住胸口,只觉一股热流直冲喉间。
这不是兵器的威慑,而是武道人仙气血外溢的无形压迫。
如同置身荒野战场,被万骑奔腾的气浪迎面撞上。
袖口的翡翠扳指“咔”
地裂开细纹,要知道刑部尚书可是一位儒道的修者,论实力可不弱于一位武宗。
仅仅是气势,就逼的这位六部大员之一,有些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