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9章 进京(1/2)
三月底的燕京,傍晚的风还裹着料峭春寒,吹得路边的柳枝微微打颤。
沈青云推着行李箱走在小区的石板路上,轮子碾过地砖的声音,在安静的暮色里格外清晰。
这是他半年来第一次回燕京的家,出发前在羊城机场特意给周雪发了消息,却没说具体几点到,想给她们娘俩一个惊喜。
走到别墅的门口,他抬头看了眼三楼的窗户,客厅的灯亮着,暖黄色的光透过窗帘缝隙漏出来,像一双温柔的眼睛在等他。
这里是父亲退休之后居住的别墅,属于是国家专门配发的,平时妻子和女儿便在这里陪着父亲和母亲。
轻轻按响了门铃,沈青云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很快,有人过来开门了。
门开的瞬间,一股混杂着饭菜香和洗衣液清香的暖意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气。
“青云?”
母亲柳云竹惊讶的声音响起。
“妈。”
沈青云笑着说了一句,轻轻的拥抱了一下母亲。
“谁回来了?”
厨房里传来周雪的声音,带着几分惊喜。
沈青云还没来得及答应,就看见一个穿着米白色围裙的身影快步走出来,周雪的头发用一根素色发绳挽在脑后,鬓角有几缕碎发垂下来,沾着点厨房的热气,手里还拿着一块刚擦过碗的抹布,指尖湿漉漉的。
“我回来了。”
沈青云笑着对妻子说道。
“这么快!”
周雪闻言快步走到他面前,伸手接过行李箱的拉杆,指尖碰到他手腕时,忍不住皱了皱眉,“怎么手这么凉,燕京比羊城冷,怎么不多穿点?”
说着就拉着他往屋里走:“快进来,我刚把汤炖好,就等你了。”
沈青云笑了起来,脸上的神色相当满足,跟家里人在一起,对他来说,是真的无比开心的事情。
“你这孩子,回来也不提前打个电话。”
柳云竹白了儿子一眼,接过沈青云的包,随即说道:“让车去接你多好。”
“没事。”
沈青云笑了笑:“我们驻省办这边派人接我了,我秘书刚刚把我送过来,他们才走的。”
说着话,他走到了客厅这边。
客厅的水晶灯很漂亮,花瓣形状的灯罩散着柔和的光,照得屋里一片暖融融。
沙发上搭着沈静的粉色外套,茶几上摆着几本翻开的童话书,还有一个没拼完的拼图。
很显然,小姑娘下午就在这里玩来着。
“爸爸!”
这个时候,书房方向突然传来清脆的喊声,像颗小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里。
沈青云刚放下行李箱,就看见一个小小的身影背着天蓝色的书包跑出来,书包上挂着的小熊挂件一晃一晃的,扎着的高马尾随着脚步甩动,额前的碎发沾着细汗,显然是跑急了。
沈静跑到他面前,仰着小脸,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画纸,因为跑得太急,胸口还微微起伏:“爸爸,你怎么才回来呀?
我从下午放学就趴在窗边等,都等了快两个小时了!”
沈青云蹲下身,刚想说话,就被女儿扑进怀里。
小家伙的胳膊紧紧搂着他的脖子,柔软的头发蹭着他的脸颊,带着淡淡的草莓洗发水味道。
他伸手抱住女儿,指尖碰到她后背汗湿的衣料,心里瞬间被填得满满当当。
这半年在粤东,忙得连给女儿打电话的时间都少,每次视频,沈静都要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现在终于把人盼来了。
“想爸爸了?”
沈青云把女儿抱起来,调整了个舒服的姿势,怕勒到她的小胳膊。
沈静点点头,把手里的画纸递到他眼前,献宝似的:“爸爸你看,我画的全家福。
这是你,这是妈妈,这是爷爷,这是奶奶,还有我。
我特意把你画得特别高,还戴了警帽,像电视里的警察叔叔一样帅!”
沈青云低头看画纸,上面用蜡笔涂得五颜六色,画纸的角落还歪歪扭扭写着“我爱爸爸”
四个字,笔画稚嫩,却看得沈青云鼻尖一酸。
“我们静静画得真好,比你妈当年画的还强。”
沈青云用指腹轻轻蹭了蹭画纸上的“自己”
,声音里带着笑意:“等爸爸回羊城,就把这张画贴在办公室的墙上,想静静的时候就看看。”
“真的吗?”
沈静眼睛一亮,搂着他脖子的胳膊更紧了:“那爸爸要每天都看,还要给我打电话说故事。”
“好,都听你的。”
沈青云笑着答应,抬头时正好对上周雪的目光,她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一块干抹布,正温柔地看着他们父女俩,眼角泛着浅浅的笑意。
……………… “快把外套脱了,我给你挂起来。”
周雪走过来,伸手帮沈青云解外套扣子,指尖碰到他袖口的褶皱,忍不住轻声说道:“看你这衣服皱的,在粤东肯定没好好照顾自己,是不是又经常加班到半夜?”
沈青云顺从地脱下外套,露出里面的浅灰色衬衫,领口确实有点皱,昨天在羊城收拾行李时太急,没来得及熨。
“还好,就是最近案子多,偶尔加个班。”
他不想让周雪担心,轻描淡写地带过。
“饭马上就好,你先洗把脸,爸在书房等你呢,说有话跟你聊。”
周雪把外套挂在衣架上,又从鞋柜里拿出他常穿的棉拖,摆到他脚边:“热水我已经烧好了,毛巾在卫生间的架子上。”
沈青云点点头,便准备放下沈静往书房去。
小家伙在他怀里不安分地动了动:“爸爸,我也想跟爷爷一起聊天。”
“爷爷跟爸爸聊工作上的事,你先去客厅拼拼图好不好?
等会儿吃饭的时候,爸爸给你讲羊城的故事。”
沈青云把女儿放下,摸了摸她的头。
沈静虽然有点不情愿,但还是点点头,拿起茶几上的拼图,乖乖坐在沙发上。
书房的门虚掩着,沈青云轻轻推开,一股淡淡的龙井茶香扑面而来。
父亲沈振山坐在靠窗的红木书桌后,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指尖夹着一支钢笔,正在上面写写画画。
书桌的左侧摆着一个青瓷笔筒,里面插着几支旧钢笔,都是沈振山当年工作时用的。
右侧放着一个小小的相框,里面是沈青云小时候和父亲的合影,照片已经有点泛黄。
听到脚步声,沈振山抬起头,摘下老花镜,放在文件上。
他的头发比半年前又白了些,鬓角的银丝在灯光下格外明显,但精神头依旧很好,眼神里带着沈青云从小就熟悉的沉稳。
“回来就好。”
沈振山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吧,刚泡的茶,你尝尝。”
沈青云在椅子上坐下,端起桌上的青瓷茶杯,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
茶汤清澈,入口带着淡淡的兰花香,是他从小就爱喝的味道,父亲知道他喜欢,每次他回来,都会提前泡好。
“爸,您身体还好吗?”
沈青云喝了口茶,开口问道。
“挺好的,每天早上跟老伙计们打打太极,下午看看书,比在位置上的时候清闲多了。”
沈振山笑了笑,拿起桌上的文件,推到他面前:“粤东那边的事,新闻上看了些,太子徽的案子办得不错,没给咱们沈家丢脸。”
沈青云拿起文件,翻开一看,是粤东近十年的治安数据报表,上面用红笔圈出了重点:城乡结合部的犯罪率比市区高百分之三十七,流动人口集中区域的盗窃、诈骗案占比达百分之六十二,还有几处被标注为“重点关注”
的城中村,棠下村、石牌村都在列。
文件的边缘有不少折痕,空白处还写着沈振山的批注,比如“此处需加强基层警力”
和“建议联合社区开展宣传”
,字迹遒劲,看得出来是花了心思的。
“还是您考虑得细致。”
沈青云指尖划过那些批注,心里泛起暖意。
父亲虽然退休了,却还记着他的工作,这份沉甸甸的关心,比任何鼓励都让他觉得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