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4章 深港调研(1/2)
挂了电话,沈青云对周瑞国说:“陈百川这边,你跟纪委的人好好配合,务必把他的问题查透,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
我下午要去深港市调研,这边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周瑞国点点头,站起身:“省长,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看着周瑞国离开的背影,沈青云重新拿起林晓梅案的尸检报告。
报告上的照片触目惊心,林晓梅的头部有明显的凹陷,身上布满了淤青,两岁的孩子当时就趴在她身边,哭得撕心裂肺。
他想起之前在公安厅门口,那两个老人下跪时的绝望眼神,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一样疼。
如果不是他正好遇到,这个案子可能就永远石沉大海了,林晓梅的冤屈也永远得不到昭雪。
“粤东的政法系统,是该好好清理一下了。”
沈青云轻声自语,眼神里闪过一丝狠厉。
他在滨州破过雪人案,端过金融诈骗窝点,见过不少黑暗,但像粤东这样,公安局长公然包庇凶手、儿子公然涉黑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
他知道,接下来的工作会很艰难,但他不会退缩。
为了林晓梅的冤屈,为了天水区的老百姓,也为了身上这身警服的使命。
下午一点,沈青云带着办公室主任夏秋珊、秘书刘福荣和司机周朝先,以及相关的随行人员准时从省公安厅出发,前往深港市。
深港市是粤东的经济重镇,也是副省级城市,公安局长周勇不仅是正厅级领导,还是市委常委、政法委第一副书记,地位举足轻重。
沈青云这次去调研,一方面是了解深港市的公安工作情况,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这座经济发达城市的治安状况,为后续的全省治安整治做准备。
………… 车子驶出羊城,沿着广深高速往深港市开。
窗外的景色渐渐从密集的高楼,变成了成片的工业园区和农田。
周朝先开车很稳,车速始终保持在一百公里左右,刘福荣坐在副驾驶座上,手里拿着深港市的公安工作简报,时不时给沈青云介绍情况:“省长,深港市去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了三万亿,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但治安压力也很大,跨境电信诈骗、走私、涉黑涉恶案件都比较多。
周勇局长是去年从省公安厅调过去的,之前是副厅长兼刑侦总队的总队长,破案能力很强。”
沈青云点点头,接过简报翻了翻。
简报上的数据显示,深港市去年的刑事案件发案率比前年下降了百分之八,破案率上升了百分之十二,但跨境电信诈骗案件仍然居高不下,占全省的六成以上。
“跨境诈骗是难点,也是重点。”
沈青云指着简报上的数据说:“深港市毗邻港澳,人员流动大,犯罪分子很容易跨境作案,给侦查和抓捕带来了很大难度。”
夏秋珊坐在沈青云旁边,补充道:“省长,深港市公安局去年成立了跨境诈骗专项工作组,联合港澳警方开展了好几次联合行动,破获了不少案子,但因为犯罪分子的反侦查能力很强,还是有很多漏网之鱼。
另外,深港市的外来人口很多,有一千五百多万,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管理难度也很大。”
沈青云放下简报,目光望向窗外。
他想起滨州的外来人口只有三百多万,管理起来已经很费劲了,深港市一千五百多万的外来人口,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外来人口多,就要加强基层治理。”
沈青云缓缓说道:“我看可以借鉴滨州的‘社区联动’经验,在每个社区设立警务联络员,让民警扎根基层,及时了解流动人口的情况,预防犯罪。”
车子开了一个半小时,终于抵达了深港市的入城口。
远远望去,一排警车整齐地停在路边,警灯闪烁,周勇带着市局的班子成员站在路边迎接。
周勇今年四十八岁,身材高大,穿着一身笔挺的警服,肩上的警衔是一级警监,看起来精神抖擞。
看到沈青云的车过来,他快步迎了上去,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省长,欢迎您来深港市调研!
我们早就盼着您来了!”
沈青云下车,跟周勇握了握手。
周勇的手很有力,掌心带着薄汗,看得出来很紧张。
“辛苦你们了,不用这么兴师动众。”
沈青云笑着说道:“我就是来看看,了解一下情况。”
话虽然这么说,但谁都很清楚,这位可是副省长兼公安厅长,他下来视察调研,深港市这边肯定要给足面子的。
“应该的,您是我们的上级领导,迎接您是应该的。”
周勇热情地招呼道:“沈省长,车都准备好了,咱们先去市局会议室,我给您汇报一下工作情况,然后再去基层调研。”
沈青云点点头,跟着周勇上了一台考斯特。
警车在前面开道,后面跟着几辆警车,组成了一个小小的车队,往深港市公安局驶去。
深港市的街道很宽,车流量很大,但交通秩序很好,路边的交警指挥有序,没有出现拥堵的情况。
“深港市的交通管理做得不错。”
沈青云看了看周围,对周勇说道:“车这么多,还能保持畅通,不容易。”
“谢谢省长的夸奖。”
周勇笑着说:“我们去年在全市范围内安装了五千多个智能交通监控设备,实现了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和调度,还推出了智慧停车系统,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
另外,我们还增加了二百名交警,加强了高峰期的交通疏导,所以交通状况比以前好了很多。”
来到深港市公安局,沈青云在周勇的陪同下,参观了市局的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的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全市的治安状况,每个街道、每个社区的监控画面都清晰可见,还有警力分布、案件报警、交通流量等数据实时更新。
“这是我们去年建成的智慧警务系统,整合了公安、交通、城管等多个部门的数据,实现了治安防控的智能化。”
周勇指着大屏介绍道:“比如哪个区域的报警量突然增加,系统会自动预警,我们会马上调派警力过去。”
沈青云凑近大屏,仔细看了看深港市的跨境诈骗案件数据。
数据显示,去年深港市破获的跨境诈骗案件中,有百分之七十是通过智慧警务系统发现线索的。
“很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治安防控的重要支撑。”
沈青云说点点头道:“但不能只靠科技,还要结合人力。
基层民警的工作怎么样?
他们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社区?”
周勇连忙说:“省长,您放心,我们去年给每个基层派出所增加了五到十名警力,还招聘了一千名辅警,充实基层力量。
另外,我们还推行了民警包’制度,每个民警负责三到五个社区,定期走访群众,了解情况。
去年,我们的群众满意度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二,比前年提高了五个百分点。”
沈青云点点头,心里有了初步的判断。
深港市的公安工作做得确实不错,尤其是在科技兴警和基层治理方面,有很多值得全省推广的经验。
但他也知道,表面的数据背后,可能还隐藏着问题。
比如跨境诈骗案件虽然破获了不少,但还有很多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比如外来人口管理虽然加强了,但仍然存在漏洞。
接下来,沈青云在周勇的陪同下,前往深港市的基层派出所。
福田派出所位于深港市的市中心,辖区内有十万人口,其中外来人口占百分之九十,治安状况复杂。
来到派出所,沈青云首先参观了户籍窗口。
窗口前有不少群众在办理业务,民警们耐心地解答疑问,办理手续,秩序井然。
沈青云走到一个办理居住证的窗口前,对正在办理业务的群众说:“同志,办理居住证方便吗?
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群众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来自湘南,在深港市做快递员。
他笑着说:“方便,现在可以网上预约,到现场提交材料就行了,三天就能拿到证。
以前要跑好几趟,现在一次就能搞定,很省心。”
沈青云又问:“平时遇到问题,比如丢了东西、遇到纠纷,找警察方便吗?”
“方便,派出所的民警经常在社区巡逻,遇到问题随时能找到他们。
去年我丢了电动车,民警当天就帮我找回来了,特别负责。”
小伙子的语气里满是感激。
离开户籍窗口,沈青云来到派出所的办案区。
办案区里,民警们正在紧张地工作,有的在审讯嫌疑人,有的在整理案卷,有的在跟受害人沟通。
沈青云走到一个正在整理跨境诈骗案卷的民警身边,问:“这个案子是怎么发现线索的?
侦破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民警叫李维刚,今年三十岁,是刑侦中队的副队长。
他放下手里的案卷,认真地回答:“省长,这个案子是通过智慧警务系统发现的,我们监测到一个可疑的资金流,顺着线索查到了一个跨境诈骗团伙。
侦破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犯罪分子在境外,我们无法直接抓捕,只能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和港澳警方协助,花了三个多月才把主要嫌疑人抓获。”
“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