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178章 张东哲的反击(1/2)

周末的清晨,薄雾像一层轻纱笼罩着青山水库。

水库岸边的芦苇丛随风摇曳,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张东哲穿着一身休闲装,戴着草帽,正悠闲地往鱼钩上挂鱼饵。

华阳市委组织部长周劲松坐在他旁边的小马扎上,调试着鱼竿,两人身后放着一个保温箱,里面装着茶水和点心。

不远处,是司机和秘书们凑在一起聊天的身影。

“这地方不错,够清静。”

周劲松甩了甩鱼竿,鱼线带着鱼饵“嗖”

地一声落入水中,溅起细小的水花。

他侧头看了看张东哲,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直接说道:“东哲书记,最近市里的气氛不太对呀。”

张东哲握着鱼竿的手顿了顿,目光落在平静的水面上,慢悠悠地说:“怎么个不对法?”

他心里清楚周劲松想说什么,却故意装糊涂。

周劲松叹了口气,压低声音:“沈书记这一系列动作,冯东明、张广豪、程大元……这倒下的都是咱们这边的人。

你说他是不是故意针对咱们?”

他的手指紧紧攥着鱼竿,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分管的组织部,最近沈书记提了好几次要加强干部交流,还说要从外地引进人才,这不明摆着要稀释咱们的力量吗?”

两个人都属于在常山市工作时间比较长的干部,像他们这样的情况,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叫本土派。

这个时候,张东哲钓上来一条小鱼,他摘下鱼钩,把鱼扔回水里,淡淡地说道:“引进人才是好事,咱们华阳确实需要新鲜血液。”

话虽然这么说,但他心里却不这么想,沈青云的意图再明显不过,就是要打破本地派多年的格局。

“好事?”

看到他这不疾不徐的样子,周劲松顿时急了,连忙说道:“再这么下去,咱们这些在华阳干了几十年的人,迟早被他边缘化。

东哲书记,你可得想想办法,不能任由他这么折腾下去。”

他凑近张东哲,声音压得更低,小心翼翼的说道:“沈青云手段太狠了,程大元说处理就处理,一点情面都不讲。

咱们要是一味退让,最后肯定被赶尽杀绝。”

张东哲沉默了,水面上的浮漂轻轻晃动着。

他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可沈青云背景深厚,又抓着他们的把柄,硬碰硬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他摸出烟盒,递给周劲松一根,自己也点上一根,烟雾在他眼前缭绕。

“我也在琢磨这事。”

张东哲吸了口烟,缓缓吐出烟圈,缓缓说道:“沈青云刚来就敢动这么多人,背后肯定有依仗。

硬拼不行,得找个法子让他投鼠忌器。”

周劲松眼睛一亮:“您有主意了?”

张东哲弹了弹烟灰,目光闪烁:“你还记得滨江新区的事么,那里的水可深着呢。”

周劲松皱起眉:“您是说那些套取补贴的企业?”

“不止。”

张东哲冷笑一声,淡淡地说道:“那些企业背后,站着不少省里领导的孩子。

他们以高新技术企业的名义圈地、套补贴,赚得盆满钵满,滨江新区的亏损,一大半都跟他们有关。”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看着周劲松,冷笑道:“沈青云不是要查吗?

咱们就给他加点料。”

周劲松没明白:“怎么加?”

“把消息透给那些纨绔子弟。”

张东哲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阴狠,一字一句的说道:“沈青云要动他们的蛋糕,他们能答应?

省里的领导要是知道自己的孩子被查,肯定会给沈青云施压。

到时候,他自顾不暇,哪还有精力对付咱们?”

周劲松恍然大悟,脸上露出笑容:“这招高!

那些官二代在省里人脉广,闹起来动静肯定小不了。

沈青云再硬,也扛不住省里的压力。”

说着话,他兴奋地搓着手,笑着说道:“这事交给我,我认识几个跟他们有来往的老板,让他们去传话,神不知鬼不觉。”

张东哲点点头,又叮嘱道:“小心点,别留下痕迹。

咱们只看戏,不登台。”

“放心吧。”

周劲松拍着胸脯保证,脸上带着笑容道:“我知道分寸。”

两人相视一笑,水面上的浮漂再次晃动,张东哲猛地一提竿,一条大草鱼被钓了上来,在岸边挣扎着。

……………… 三天后的下午,沈青云正在办公室批阅滨江新区的审计报告,眉头紧锁。

报告上显示,有三十几家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

,不仅没有实际经营,还通过伪造数据套取了近十五亿的政府补贴。

“咚咚咚”

, 一阵敲门声响起。

“进。”

沈青云抬起头,淡淡地说道。

下一刻,市委秘书长胡国忠推门进来,脸上带着为难的神色,手里拿着一份材料。

“沈书记,这是市政府那边送来的材料,需要您签字。”

胡国忠对沈青云说道。

“好的,放下吧。”

沈青云点点头。

胡国忠犹豫了一下,又对沈青云说道:“还有件事,我想跟您汇报一下。”

沈青云抬起头,有点奇怪的问道:“什么事?”

“老书记陈正华的儿子陈岩,晚上想请我吃饭,在滨江壹号的包间。”

胡国忠苦笑着对沈青云解释道:“他说有些事情想跟我聊聊。”

沈青云闻言皱了皱眉头,随即有点莫名其妙的说道:“陈老书记的儿子?

你想去就去呗,跟我说什么?”

陈正华是前任市委书记,在职时跟本地派走得很近,或者准确一点来说,是个老好人,谁也不得罪。

作为他一手提拔的市委秘书长,他的儿子突然请胡国忠吃饭,虽然有点奇怪,但倒是没什么。

看沈青云毫不在意,胡国忠苦笑起来,低着声音说道:“沈书记,这个陈岩不简单。

他跟省里不少领导的孩子走得近,平时在华阳开了几家投资公司,其实就是靠着关系拿项目。

滨江新区那几家套补贴的企业,有两家就是他参股的。”

“嗯?”

沈青云眉毛一挑,瞬间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这是那些跟滨江新区有关系的官二代们按捺不住,想通过陈岩来找胡国忠打听消息了。

他放下手中的文件,眼神变得锐利起来:“看来咱们查滨江新区的事,触到某些人的痛处了。”

“是啊,那这饭我还去不去?”

胡国忠有些担心的问道,那些官二代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硬碰硬怕对沈青云不利。

沈青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我让你整理的滨江新区涉及人员名单,弄好了吗?”

“好了。”

胡国忠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厚厚的名单,递了过去,对沈青云解释道:“这里面详细记录了每家企业的股东背景,还有涉及的官员亲属,都核实过了。”

沈青云接过名单,一页页翻看。

当看到其中两个名字时,他的眼神骤然变冷。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宗南的侄子李哲,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程刚的儿子赵鹏,赫然在列,而且各自控制的企业套取的补贴都超过了一亿。

“果然有大鱼。”

沈青云冷笑一声,把名单拍在桌上,冷冷的说道:“他们以为请你吃顿饭,就能让我收手?

真是太天真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