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1章 一个新闻(1/2)
回到办公室的沈青云,坐在那里便开始批阅起了文件。
到临近中午的时候,他随手拿起一张报纸,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沈青云的脸色变了。
这是一份华阳日报,上面是一张照片,华阳市的垃圾填埋场里,两个环卫工人弓着身子,汗珠顺着脸颊滴落,浸湿了脚下的垃圾。
他们的手,在腐败的厨余,废弃的纸箱,各种生活垃圾中不断翻动,一寸寸地搜寻着。
不远处,八吨垃圾堆积如山,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
而他们这么大海捞针的努力着,不过是要找到一块小小的儿童电话手表。
看着报纸,沈青云的表情愈发严肃不已。
很快。
他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就在前几天,从外地来的一家人到华阳市旅游,在车上的时候,孩子把自己电话手表装在一个干净的纸袋里把玩。
结果下车的时候,大手拉小手,一不留神,装手表的纸袋连带着其他的垃圾,就这么遗留在了火车站上。
而离开火车站之后,家长查手表定位的时候,发现手表在火车站。
随后,有人提醒家长,可以打市长热线。
于是,这个家长就打了电话。
华阳市的环境公司接到市长热线下发的工单之后,相当重视。
他们顺着定位一路追查,最终发现,这块儿童手表,已经随着一车垃圾,进了中转站的挤压箱里。
而这个挤压箱里,装载着足足八吨的垃圾。
八吨垃圾,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堆成小山一样,混杂着各种腐败物,臭气熏天,要在里面找一块小小的手表,这难度系数,可想而知。
于是为了那块手表,环境公司没有犹豫,他们决定把这八吨垃圾,全部转运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空地上。
然后,派人徒手翻找。
接下来的四个小时,就是沈青云看到的那一幕:两个环卫工人,在弥漫着恶臭的垃圾堆里,一寸一寸地翻找。
他们的双手,直接接触着各种污秽,汗水浸湿了衣衫,灰尘和垃圾粘满了皮肤。
没有人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只能认命,执行上面下达的命令。
最后,这块手表在昨天被找到了。
很快手表送到了那一家人手里,对方自然是感激涕零,对着媒体镜头,笑得特别开心。
华阳市环卫局这边也顺理成章地将此事作为为民服务的典型案例进行报道,彰显城市的温度。
没人觉得有问题。
除了沈青云。
他的脸色愈发难看,觉得心里特别的不舒服。
那一家人的理所当然,以及环卫局这边领导的大放厥词,让沈青云特别恶心。
因为一块破手表,就浪费公共资源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以及为了政绩和名声,不顾基层普通劳动者辛苦的官僚,沈青云无论怎么想,都过不去心里这关。
深吸了一口气,沈青云拿起电话,拨通了胡国忠的号码。
“老胡,你通知一下李月梅副市长,以及市环卫局的局长童志清,就说我要去环卫局调研。”
沈青云直接说道。
“好的,书记。”
听到这句话,胡国忠还有点莫名其妙,不过很快就点头答应下来。
很快。
沈青云便在相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了市环卫局。
……………… 市环卫局办公大楼前,几棵高大的梧桐树在秋风中摇曳,叶片沙沙作响。
沈青云的车刚停稳,局长童志清和常务副局长郭子豪就快步迎了上来。
“书记,欢迎您来指导工作。”
童志清握着沈青云的手,脸上带着略显紧张的笑容。
沈青云点点头,不咸不淡的说道:“来看看大家的工作,顺便听听实际情况。”
走进三楼会议室,墙上的电子屏正循环播放着全市环卫工作纪实片。
童志清率先打开汇报材料:“书记,今年我们重点推进了三项工作:一是新增机械化清扫车三十二辆,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百分之九十。
二是完成了八十座垃圾中转站的升级改造。
三是在三个区试点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箱,居民参与率约百分之四十。”
他话音刚落,郭子豪连忙补充道:“不过目前还存在些瓶颈,比如老城区巷子窄,大型清扫车进不去,只能靠人工清运,效率偏低。”
沈青云手指轻点桌面:“老城区的问题我有体会,之前路过君溪区的时候,看到有些背街小巷垃圾堆积到第二天才清理。
这背后是人员不足,还是调度有问题?”
听到沈青云的话,童志清额头渗出细汗:“主要是人手紧张,现有环卫工人平均年龄五十六岁,年轻人不愿意干,招不来人。
我们尝试过提高薪资,但财政拨款有限,涨幅跟不上物价。”
“垃圾分类试点效果如何?”
沈青云倒是理解他们,便翻看着桌上的垃圾分类数据报表。
郭子豪递过一份统计表:“智能投放箱确实能提高分类准确率,但老年人不太会用。
而且回收产业链不完善,有些可回收物收集后没地方处理,最后还是混在一起运走,伤了群众积极性。”
他顿了顿又说道:“比如云山区的试点站,上个月收到的废纸箱堆了半个仓库,联系了三家回收企业都嫌量少不愿来收。”
沈青云看向窗外:“环卫工作看似是扫大街、运垃圾,实则是城市文明的脸面,是民生工程的底线。
群众每天出门看到干净的街道,心情就舒畅;要是垃圾遍地,再漂亮的楼房也让人堵心。”
他转回头盯着众人,缓缓说道:“人员问题,能不能通过社会化服务解决?
比如引进专业公司承担部分清运任务,财政资金向一线环卫工人倾斜,哪怕压缩其他开支也要保证他们的收入。”
童志清连忙对沈青云说道:“我们研究过社会化服务,但担心企业为了利润偷工减料。
至于薪资,下个月就调整方案,优先保证一线工人。”
“话不能这说。”
沈青云摇摇头,直接说道:“不是担心就不做,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不合格就淘汰。
至于垃圾分类,产业链问题得政府牵头,市发改委要协调回收企业建立集散中心,形成从投放、收集到处理的闭环。”
说着话,他拿起一份环卫工人作息表:“凌晨四点就上岗,晚上十点才收工,太辛苦了。
能不能调整班次,增加休息时间?
必要时购置小型电动清扫车,减轻人工负担。”
郭子豪闻言立刻回应道:“书记说的对,我们正在采购二十辆小型清扫车,下个月到位。
班次调整方案也在制定,准备实行四班三运转,让工人多歇会儿。”
临近结束的时候,沈青云淡淡地说道:“环卫工作要算大账,不仅是财政投入的账,更要算民生账、文明账。
你们回去后把问题列成清单,下周给我一份整改方案。
记住,城市干净了,群众笑脸多了,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
童志清和郭子豪齐声应道:“请书记放心,我们一定落实好。”
此时此刻,他们都以为今天的调研都已经结束了,大家心里面都松了一口气。
可就在这个时候,沈青云却忽然停下了脚步。
“你们环卫局,是不是有个叫郑洪飞的副局长?”
沈青云淡淡地说道。
“额……”
众人都是一愣神,有点莫名其妙。
“是的。”
童志清连忙回答道:“郑洪飞同志是我们市环卫局的副局长,同时兼任云山区环卫局的局长,今天他要迎接省环卫厅那边的检查,所以没过来。”
“呵呵。”
沈青云闻言淡淡地笑了笑,可那眼神却无比锋利,他淡淡地说道:“你告诉他,我的钱包丢了,让他去垃圾山里面给我找出来。”
“啊?”
童志清愣住了,郭子豪等人也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