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11、第十章(4/4)



戚?

审视着许?

,神色平静:“建议说不上,只是有一点要提醒。”

“请说?”

“和受助者之间还是要保持一定距离。

有时候多走一步,可能会将自己搭进去。”

“我承认,也许李蕙娜这件事我是管多了。

但是那天晚上雨那么大,她只给我打了电话。

就算没有这份工作,我也会出手。

同为女性,我总不能放她一个人在那儿。”

…… 许?

离开后,戚?

在问询室里又坐了几分钟,一开始视线盯着电脑屏幕,直到手机里进来两条微信。

“这两天你应该很忙,不要去医院了,姐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

“我已经请好假,下个月抽出两天时间陪她去看那位老中医,你呢?”

是罗斐。

戚?

没有立刻回,只是盯着对话框,脑海中相继浮现出的不只是罗斐的面容,还有许?

和李蕙娜,以及那个出差在外的助理。

一栋别墅,四个人,一具尸体。

前半场,只有三个女人。

她们会聊些什么?

正常来说,应该是情感和情绪交流较多,她们会同情李蕙娜、可怜李蕙娜,并为李蕙娜提供食物和热水。

李蕙娜没有在别墅洗澡,也没有换衣服,说明三个女人都具备最基本的常识,知道要“保护”

好李蕙娜身体上的证据。

听许?

的口气,她和罗斐似乎并不陌生。

而从时间线上来看,李蕙娜是在上许?

的车之前,用刘宗强的手机给罗斐发的信息。

只不过罗斐是在四点以后才回。

也就是说,许?

和罗斐是因为李蕙娜才认识,也有可能是之前就认识,因为李蕙娜而再次产生交集。

是这样吗?

到了后半场,罗斐来到别墅,时间已经是清晨五点多,距离正式自首只有一个多小时。

这么短的时间,正如江进所说,时间紧迫,罗斐不可能又分析案情又“教”

李蕙娜演戏。

不要说这不符合罗斐对职业的态度,哪怕他是这种人,也需要李蕙娜在短时间里吃透这一切。

若智商不够,对法律不够了解,情绪上不够冷静,就算罗斐说破嘴皮子也灌不进李蕙娜的脑子。

事实是,大多数当事人在出事之后,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打开”

耳朵,不仅是情绪上走不出来,理解能力也跟不上。

如果李蕙娜真的做到了,那这份心智、心态已经超过99%的受害者。

而李蕙娜连高中都没读完,可能具备这种能力吗?

手机再次响起提示音。

戚?

醒过神,这才想起回罗斐的消息:“我尽量。”

…… 消息传到罗斐的手机上,他刚扫过,旁边便响起一道女中音:“你这个前女友可不容易糊弄啊。

我之前还怀疑是搞关系上去的,看来是我错了。”

罗斐侧过头,正和许?

对上。

此时两人一同坐在车子后座,车刚驶入主道,缓慢行驶着。

许?

腿上放着一叠资料,她笑着说:“要用你,肯定要先查清楚啊。

我也没想到会有这层收获。

你将自首电话打给她,就是因为这层关系?”

罗斐收回视线:“她不是公私不分的人,何况我们早就分手了。

她坐上这个位置不容易,会比任何人都更爱惜羽毛。”

“那么林秀呢,你提起她的案子,是不是因为伤情鉴定是戚?

做的。”

许?

又点了一笔。

“我只能说,我见过听过不下一百件家暴案,林秀是我认为最完美的受害人。”

“你这是偏见。”

许?

反驳,“受害就是受害,不管她生前做过什么,都不该成为她‘活该’受害的理由。”

许?

看向窗外,情绪变得很快,不到两秒又换了一种口吻:“不过你考虑得没错,我们的确需要一个完美受害人。

舆论是不理智的,民众困在信息茧房里,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多人会将受害者自身的缺点和案件挂钩。

与其和这些恶意、偏见、低能一般见识,倒不如直接推出一个‘完美’受害人更有说服力。”

罗斐没接话,只是看向另一边的窗户。

玻璃窗上映出他的轮廓,眉目平静,目光冷漠。

许?

的声音再次传来:“只是不知道你的前女友扛不扛得住压力。”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