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94章 大王,武安君叛国啊!(1/2)

邯郸城,龙台王宫。

赵王迁不耐烦的看着文书。

“粮草……粮草,全是粮草!”

“武安君就是这么打仗的?”

“奔袭数次,皆无功而返!”

“还有司马尚,避战不出!”

“这是什么意思?

等死吗?!”

砰!

赵王迁当场掀桌。

气的脸色惨白,双手发抖。

赵国如今情况危急,粮草最多支撑三个月。

他连下十二道王诏,催促李牧主动出击,击退秦国主力,夺回狼孟和武城。

李牧如何做的?

假意出兵,却无实效。

他究竟要做什么?

“大王,大王!”

“出事了!”

韩仓连滚带爬的闯了进来,模样狼狈不堪,因为慌乱而被门槛绊倒。

气喘吁吁,显然是一路跑回来的。

“又怎么了?!”

赵王迁是相当不耐烦。

他派遣韩仓运粮,同时再次要求李牧,务必要速战速决。

绝不能继续拖延,否则赵国粮草就撑不住了。

每每看到文书,他就心烦意乱。

时常会想到,公孙劫尚在赵国时,从不会让他烦心这些事。

公孙劫只是唠叨了些,其实也是真心为赵国好的。

关键他推行变法,仇恨全被他吸走,赵王迁则是高枕无忧。

他怎么就把公孙劫赶走了?!

“武安君怎么说的?”

“大王,武安君不在营中!”

“不在营中?”

“是!”

韩仓跪地俯首,颤声道:“臣万死不敢妄言!

为此是特地派人追寻,却没想到……没想到……”

“什么?”

“武安君秘密见了公孙劫!”

砰!

赵王迁猛然起身。

双手紧紧握拳。

眸中闪烁着的则是杀意。

郭开见状则是跳了出来,连忙怒斥道:“韩仓!

武安君虽是公孙劫的义父,其长子李汨还是秦中大夫。

但他终究是我赵国柱石,掌管十万边军,忠心耿耿!

你没有证据,万万不能诬陷武安君!”

才怪!

没办法。

秦国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并且许诺他未来也能为官。

只要扳倒武安君,一切都能谈。

对郭开这种利益至上的人而言,国家荣辱根本不值一提。

况且就算他不卖国,难道赵国就能挡得住秦军?

别逗了!

赵国自正旦起,接连大灾。

燕国运来十万石粮草又如何?

能撑多久?

秦国这回是主力尽出,分南北夹击邯郸。

各个诸侯迫于秦国威势,没有一人敢出兵援助。

加上还有个未卜先知的公孙劫,郭开都不知道怎么守。

反正赵国都会被灭,倒不如趁着被灭前谈个好价钱。

他可不管赵国的死活,反正他自个能享受荣华富贵。

哪怕真的不能当官也无妨,他捞的钱足够他挥霍几十辈子!

“没错,韩君可勿要胡说。”

颜聚这时也是走出,语重心长道:“武安君忠心耿耿,公私分明。

岂会私自去见公孙劫,更不可能背叛我赵国!”

他们相互偷摸看着,看似给李牧说话,实则是要让赵王迁生疑。

“韩仓,你说!”

赵王迁满脸怒火。

死死盯着韩仓。

后者跪地叩首,连忙道:“臣万死不敢诬陷武安君。

此事不仅仅是臣一人所见,包括赵葱同样也看到。

他们暗中会见于太行山,而后各自离去。”

“赵葱,有这事吗?”

“有!”

赵葱同样点头,但还是依实直言道:“不过臣只是见到他们会面,不知道他们究竟谈了什么。”

“这还用问?”

韩仓面露冷意,抢过话道:“大王多次下诏,令武安君想办法击退秦军。

可他就是死守宜安城,不顾后方粮草压力。

就算出兵夜袭,往往也都是无功而返。

大王也可想想,武安君究竟在想什么?”

“韩仓,勿要再说了!”

“武安君不可能背叛我赵国!”

“就算他先前私自联系公孙劫,也只是家书往来而已。”

郭开义正言辞的出言维护,可后面又好似意识到自己说错什么,连忙道:“咳咳,大王勿要往心里去。”

“相邦,你刚才说什么?”

“没,没什么……”

“说!”

“相邦,你就勿要再帮李牧隐瞒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