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任侠荆轲,刺秦!(1/2)
燕国蓟城,太子宫前。
中年壮士站在门口,怀中抱着把短剑。
剑鞘精美,以镂空云纹为主。
剑格正面镶有墨色琉璃,背面镶有玛瑙,一看就知价值不菲。
“足下是?”
“请将此剑,交给太子。”
中年人将宝剑双手奉上。
卫士蹙眉接下,进宫通传。
太子丹喜好养士,结交任侠,在蓟城颇有贤名。
平时有任侠求见太子,基本都会见。
平时也颇为照顾他们,吃喝方面从不亏待他们。
很快,太子丹快步出门。
衣衫凌乱,甚至没有着履。
当看到中年壮士,顿时一愣。
“足下是?”
“姜姓荆氏,名轲。”
“荆卿?
快,里面请!”
太子丹顿时大喜。
姿态放的是相当低。
主动走在前面带路。
行至宫中,太子丹俯身擦拭座位,给荆轲让座。
旁边的鞠武看着这幕,则是无奈摇头。
他们也是尽人事,听天命。
两旬前,秦使抵达蓟城。
当着满朝文武,将燕王喜喷成了傻狗。
指责燕王喜不顾两国邦交,更是列出了燕国的七宗罪。
说他们背信弃义,违背盟约救助赵国。
现在更是与反贼赵嘉勾结,屯兵上谷。
燕国要试我秦剑是否锋利吗?
满朝文武,衮衮诸公啊…… 却无一人敢动手!
燕王喜高呼误会,对秦使极尽谄媚,毫无国君风范。
秦使临走时,他保证会派人去秦国,将这些事都解释清楚。
为了让秦使说些好话,还塞了不少好处。
太子丹无比悲愤,很想一剑杀了秦使。
可他更怨恨燕王,觉得他昏庸无能。
现在痴迷于所谓的神仙家,想着出海寻求不死之药,以此长生不死。
也正是如此,燕王才会放权给太子丹。
朝中大事小事,几乎都由太子丹决断。
可这回因为太子丹私自卖粮给赵国,让燕王喜是勃然大怒。
指着太子丹的鼻子痛骂。
“你是不是想亡我燕国?”
“秦军如虎狼,好战夺地。
特别是以六城换取公孙劫入秦,令国力倍增,诸多名士都认为秦乃梧桐。
你不避着他们,竟然因私怨挑衅秦国?”
私怨吗?
太子丹没有辩驳。
不论他说再多漂亮话,也无法否认。
他这么对秦国,的确有私怨掺杂其中。
他与秦王好歹有些交情,可去了秦国却被冷遇,更被对方羞辱。
他想要报仇!
太子丹问计于太傅鞠武。
鞠武态度则很明确。
你从秦国逃出也就罢了,还留下叛将樊於期,这不是故意挑衅秦王,落人口实吗?
想要消弭战事,就先将樊於期送去匈奴,取信于匈奴。
这就叫祸水东引!
反正赵国已亡,后续秦国将直面北方匈奴。
想当初匈奴单于头曼也是能人,年纪轻轻就掌控五万控弦之士,只可惜他被李牧打断了脊梁骨,再也不敢大规模南下。
赵国被灭,李牧被诛。
匈奴能不心动吗?
而后想办法和魏齐楚三家签订共同防御盟约,任何一家被攻击,其余三国皆需无条件防守。
鞠武这话是老生常谈,还是公孙劫所提的平等盟约,只不过被秦国用计破坏。
可现在不同…… 公孙劫入秦拜相!
连赵国都被秦所灭!
还打不醒他们吗?
可太子丹怎么说的?
“樊於期是我过命的至交,当初助我逃出秦国。
他现在被秦国通缉,已是穷途末路,我怎么能迫于秦国威压,便将樊将军送去匈奴呢?
要真这么做,我宁可死!”
鞠武当时就气笑了。
送去匈奴又如何?
难道会伤害樊於期?
这对匈奴而言可是人才。
届时必将会以礼相待。
可见太子丹如此坚持,鞠武只能作罢。
他知道太子丹的计划,也很想劝他别这么做,奈何太子丹根本不听他的。
鞠武实在是没辙,只能向他推荐节侠田光。
可惜,田光现在年事已高。
难以执行太子丹的任务,所以田光又举荐了蓟城大街出名的任侠荆轲!
…… 太子丹打量着宝剑。
“荆卿,为何你会带田先生的剑?”
“太子走后,他特地找到我,将太子的事说与我听。
然后说年长老成的人行事,不能让别人怀疑他。
如今太子让他不要泄露,就是不信任他,如此愧于节侠美名,所以伏剑而死。
这把剑,就是他要我交给太子的。”
荆轲平静讲述。
眼眸深处则带着悲凉。
当然不仅仅只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