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82章 大棚竣工,土地出让(1/2)

赵志强的话,让张扬悬着的心落了地。

从赵志强那里离开后,张扬马不停蹄地赶回县里,随即召开了常委会。

会上,他详细讲述了与赵志强的谈话内容。

听闻此言,县里众人皆松了口气,就连俞自用也暗自长舒一口气。

然而,邓永春却脸色阴沉,狠狠地瞪了张扬一眼。

张扬很是无奈,他搞不懂邓永春心里究竟打着什么算盘。

但他十分反感被人算计,更无法容忍有人以全县的发展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私利。

在他看来,这样的人甚至比俞自用还要自私自利!

众人皆非愚钝之辈,不少人很快便反应过来,此次事件与邓永春脱不了干系。

自俞自用对邓永春的人动手那一刻起,事情便已明朗化。

得知此事后,最近大家都对邓永春避之不及,生怕被牵连其中。

这家伙行事太过狠辣,连自己人都不庇护。

倘若当时邓永春稍作妥协,俞自用也不会对那几人下手。

虽说那几人并未被送进去,但政治生涯已然终结,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俞自用并非愚笨之人,拿下那几人后,他放出话来,劝说邓永春收手。

可邓永春一意孤行,即便手下之人被拿下,也毫不退缩。

如此一来,日后在云栖县,谁还敢靠近邓永春?

答案是无人敢近。

这段时间,邓永春被众人孤立。

他之前的那些好友,也纷纷与他疏远。

这样的朋友,谁敢结交?

说不定哪天在背后捅你一刀,这绝非危言耸听。

其实,邓永春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无人知晓。

他这般闹,无疑是将事情公开化。

市里得知后,又怎会轻易饶过他?

答案是否定的。

他的行为破坏了政治平衡,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手。

上次他最有资格接任县长,为何最终落选?

即便张扬不来,也不会轮到他。

市里早有了合适人选。

此次他更是变本加厉,进行无差别攻击。

经过此事,俞自用即便不被查处,也无法在云栖县继续久待下去。

这也是俞自用为何出狠手的原因。

既然你不让我好过,那大家都别想好过。

可即便如此,邓永春依旧毫不在意。

在很多人眼中,他已然魔怔。

但张扬却不这么认为。

这家伙必定还有着其他想法,或者握有逼迫市里不得不让他上位的手段。

不过,张扬并不想理会这些。

无论如何,邓永春的行动必须停止,哪怕因此得罪他。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张扬不可能任由他继续肆意妄为。

虽然参与其中或许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好处,但这并非张扬所追求的。

散会后,张扬与省纪委谈话的内容迅速传遍整个云栖县。

这下,大家彻底放下心来,同时对张扬心生感激之情。

这一刻,张扬在云栖县的威望已然超越俞自用。

张扬却并未在意这些。

他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后续工作,包括修路、建设大棚、打造《大明不夜城》等项目。

之前,还有人对云栖县工程心怀觊觎,如今都收起了小心思。

开玩笑,省纪委还在呢,况且云栖县已然成为一颗“定时炸弹”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炸,谁敢轻易冒险?

这或许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 …… 两个月后,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唐浩轩满脸喜悦地来到张扬办公室:“县长,河桥镇和云岭镇的大棚将于星期一竣工,届时需要您前往剪彩。”

听到这个消息,张扬心情格外舒畅。

终于要完工了。

“放心,星期一我一定到。”

两个镇距离不算远,但剪彩时间却有所不同。

河桥镇安排在9点,云岭镇则是10:30。

之所以分开进行,完全是考虑到张扬的时间安排。

如此喜事,两镇都盼着张扬能去剪彩。

对此,张扬自然不会吝啬。

这两个镇的发展堪称他的样板工程,张扬自然要去站台助威。

看到两镇的发展成果,想必会有更多的乡镇向他靠拢。

之前,张扬在云栖县的话语权有限,并未大规模建设大棚。

如今情况不同了,许多乡镇的书记或镇长,以及县里的各大局长,纷纷向他靠拢。

俞自用这艘“大船”

已然无法承载他们。

如今,县里最耀眼的当属张扬。

即便俞自用离开,新来个县委书记,又能掌握主动权吗?

恐怕未必。

张扬的手段,众人有目共睹。

即便新来个县委书记,也未必能斗得过他。

更何况,张扬背后还有强有力的背景,怕是没人愿意来接这个“烫手山芋”



哪个县委书记愿意被县长压一头?

没有。

之前从县里前往这两个镇,路途耗时较长。

但道路修好后,时间至少能缩短半个小时。

以后这些道路会成为交通要道,在质量方面,张扬抓得极为严格。

他可不想过两年又要重新修路,既劳民伤财,又耽误事儿。

不仅如此,道路还进行了拓宽。

这是必然之举,最起码要保证大车能够顺利错车。

此外,县交警队进行了大整顿,严禁出现无缘无故堵车罚款的情况。

如此一来,许多大车再次选择路过云栖县,这给云栖县的商业带来了不少收入。

总之,云栖县的发展越来越好,这个季度,经济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从经济增速全市垫底到名列榜首,仅仅用了几个月时间。

能够完成这一壮举的,恐怕只有张扬了。

就连灵泽市的主要领导也不得不佩服张扬搞经济的能力。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