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谁在给沉默标价(2/2)
当夜,那家武馆内火光冲天。
弟子们竟自发地将那些“功利招谱”
尽数投入火中,火光映红了他们迷茫而又坚定的脸。
他们开始笨拙地回忆、重修那些早已被遗忘的“心忆十三式”
。
远处的山坡上,岳山望着那冲天的火光,长长叹了口气:“武道若不能哭,便不配笑。”
玄音的“静听阵”
也出了问题。
那由香灰在水中排列出的句子,日渐肤浅。
最初,那些句子是“我害怕”
、“我好孤独”
、“他为什么不爱我”
,充满了真实的痛苦与迷茫。
而现在,它们变成了“我想发财”
、“保佑我升官”
、“让隔壁的王二倒霉”
。
祈愿取代了倾诉,贪婪战胜了真诚。
从此,她每日只在碑前焚一缕无香之烟,不问卜,不祈愿,不求任何回应。
第七日,奇迹发生了。
那本该袅袅散去的青烟,竟在空中凝而不散,缓缓汇聚成一行倒悬的文字,仿佛是天空写给大地的回信:“当讲述变成交易,沉默就成了最贵的奢侈品。”
玄音仰头看着那行烟字,泪水潸然而下,她含泪合掌,轻声呢喃:“我们终于……把灵魂也标上了价码。”
林尘将黑木板上收集来的所有“真事”
一一整理誊抄。
他忽然发现,其中竟有三则看似无关的故事,都来自下游的同一个村庄。
一则说女儿进城做工,再无音信;一则说妹妹被恶霸看中,强行带走;一则说家中幼女莫名失踪。
三则故事,都隐晦地指向了同一个事实——官吏以“选材”
为名,强行征召村中幼女,送入县城的乐坊。
他没有声张,没有将此事写入《守望录》。
他只是将这三则悲惨的故事,编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谣,教给了村里的孩子们传唱。
“河边柳,青又青,姐姐出门看不清。
去乐坊,学弹唱,一去三年不还乡……”
清越的童声,像长了翅膀的鸟儿,顺着风,飘过了田埂,飘进了县衙。
三日后,一队差役气势汹汹地冲进村子,声称要以“编造妖言,蛊惑人心”
的罪名,将所有唱过童谣的孩童抓走。
然而,他们看到的,却是此生难忘的一幕。
村口,岳山如一尊铁塔般卓然而立,双目开阖间,精光四射。
村中的晒谷场上,苏璃领着一群妇孺,围着一堆篝火,那些女人的手里,没有哭泣,只有一双双温暖的手掌,彼此相握。
远处的山坡上,玄音静静地坐在那块无字的石碑前,一缕青烟笔直地升向天空。
田埂上,那个不知从哪来的小女孩,正用一支竹笛,吹奏着那首童谣的曲调,不成歌,却比歌更悲。
而所有人的中心,林尘缓缓展开了手中的《守望录·新编》。
书页上,依旧空无一字。
就在差役头领准备开口呵斥的瞬间,一阵风毫无征兆地吹过。
风卷起了晒谷场边的千百片落叶,它们在空中狂舞,盘旋,最后,竟如听从号令的士兵,在众人与差役之间,拼出了一行巨大而清晰的字: “你们可以抓人,但抓不住风。”
差役们骇然后退,最终狼狈逃窜。
风停,叶落,一切恢复如初。
那三则关于女孩们的故事,依旧没有被任何官方的文书记载,却在这一刻,于无人听处,被所有人听见。
林尘看着手中那本空白的书,又看了看身边这些因为共同的信念而聚集起来的人,心中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如种子破土般,猛然生长。
他看着书中空白的纸页,忽然明白,这本《守望录》不该再由一人执笔。
它需要一个真正的归宿,一个能让所有不敢言说的声音,自己找到安放之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