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96章 灾年各有算计(2/2)

他们家大伯是朝廷的高官,关她什么事啊,她父亲是正三品的礼部尚书,她天天显摆了吗?

阎五说家族借他大伯的职务之便,主要在太原至绥州一带经营马场,养着不少好马。

从太原往西一带,还建了几十家制造坊,以生产各种车架为主业,简直是富可敌国。

家族营生而已,又不是阎五公子一人经营,能分到多少利益天知道呢。

阎五又说他在都城四十里外的鸡鸣山下办有一个马场,还与十四皇子合伙在都城办有一个马球场。

这算是自己有生财之道,可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王雪十多岁时也借姑姑和表姨母的光,办起了惜雪金玉店。

不过是自己是官眷,心态又佛系,不想做太大,不然她也可以开很多买卖。

借助表姨母的袁家,还有长孙家的势力范围,父亲和姑姑经营的小北山和青衣君祠,两个哥哥开发的山林矿产,想弄点货物搞批发,不是很容易的事嘛。

给他们煮茶的冬梅看了一眼趾高气扬地阎五公子,笑道:“阎五公子,您这次来,是有什么事要商量,若是看上了青衣君祠的花草,只管跟奴婢讨论就是,不用麻烦小姐。”

阎立本瞪冬梅一眼,回头对王雪道:“王大小姐,你们家的下人都是这么没规矩的?

主人还没出声,她倒是敢拿主意。”

王雪道:“阎五公子慎言,这是冬梅嫂子,她丈夫是长庚哥哥,也是阿父委托的青衣君祠大总管。

她说得没错,青衣君祠的事,找他们二人商量即可。

小女只是来这里暂住几日,不管祠里的业务。

您找小女说,也没有什么用,别耽误了您的事。”

阎立本道:“本公子不是为青衣君祠的事而来,是为小姐而来。”

说着还吟了几句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王雪小脸涨通红,大声道:“住口,王家与阎家素无往来,本小姐对阎五公子更是一无所知。

阎公子冒然来访,本小姐出于礼貌才笑脸相迎。

谁知道是这样的无耻狂徒,自来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是镜台自献也得是有情人水到渠成之举,哪有陌生人头次见面就大放厥词的。

快请回吧,以后不要再来,本小姐对您没有任何想法。”

之后,每隔三两天,阎五公子都会来访,王雪自然是避而不见。

早委托袁表姨母打探过这个人,知道他的情况,是个不折不扣鳏夫,原配妻子是京兆冷氏的贵女,难产死了,有一个嫡女,还有两个庶子。

就这样条件,还敢痴心妄想来挑逗王家的嫡女,也太自不量力了。

想着这事,王雪有些烦躁,吩咐道:“玛瑙,告诉长庚总管和冬梅姐姐,今年是大灾年,前段时间趁着菊花展,连冬日的梅花也提前出售了。

现在这个季节,万物凋零,也没几个游客了,还是提前闭园吧。”

玛瑙应了一声,就出去了。

长庚夫妇对望一眼,冬梅叹气:“郎君,小姐说得对,大灾之年,早些闭园也好。”

长庚点头称是,下去布置了。

事后,长庚觉得不必瞒着主家,把阎五公子纠缠小姐的事告诉了王尚书,把王尚书气得脑袋上青筋蹦起。

这件事,很容易跟十四皇子联想起来,这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啊。

王尚书实在心烦,就跟母亲和妻子说了,要她们也长点心,就怕十四皇子曲线救国,找上她们。

长孙夫人跟王尚书想得不大一样,她撇嘴道:“这也正常,一家有女百家求嘛。

咱们家不缺吃穿,找女婿首先是家族利益,其次是情绪价值。

阎家算是名门世家,条件不错,车马生意做得好,几乎富可敌国。

阎五公子虽没注意过,敢上门直接见路家小雪,想来有自信,长相应是不差。”

曲夫人问:“母亲,什么叫情绪价值?

儿媳听不明白。”

长孙夫人道:“具体的母亲也说不明白,就好比,你花钱请本族的穷亲戚吃饭,他们帮不上你什么忙,可是他们吃了你的嘴软,对你巴结奉承,你听了心里高兴,觉得自己混得正经不错,这就是情绪价值。

女大当婚,有人追求,说明孩子优秀,就是《诗经》所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啊,要是无人问津,岂不是很没面子。”

王尚书皱眉:“母亲,别说了,儿子不爱听。

什么门当户对?

什么情绪价值?

阎五公子不是个好东西,他贪酒好色,家里四五个侍妾,都不是正经纳的,有两个甚至是强取豪夺霸占民女。

当时,两家人告上官府,官官相卫,判给两家一点纳妾的钱,就没了下文。

阎五的母亲韦氏可不是好相与的,特别会拿捏儿媳,家里几个媳妇日子都不好过。

阎五的嫡妻是京兆冷氏贵女,门当户对,女方家势力不小。

就这,也没逃脱阎家的黑手,说是难产而亡,可能有别的内情。”

曲夫人问:“真的?

女儿死得莫名其妙,京兆冷氏就不追究?”

王尚书叹口气:“冷氏的遗体早已入坟,找不到相关证据,况人死不能复生,冷家收了阎五的钱,就不想追究了呗。”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