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77章 走近视野的王善惜(1/2)

吴王殿下皱眉:“看亲家一言难尽的神情,可是后继还发生了什么?”

王尚书犹豫半天,才道:“臣也不知道该不该说,殿下先应承臣不去追究,臣才敢说。”

吴王殿下道:“看你那费劲的样子,有什么话就说,本王不是那种没事找事的人。”

王尚书道:“韦西洲一家子在迁去洛阳的途中,连人带东西都失踪了,事到如今,还是无头公案。

臣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是,人言可畏,善惜的名声也臭了。

如今大多数人家都喜欢温柔听话的小娘子,谁还敢跟这种刚硬的小娘子结亲?”

吴王殿下叹口气:“本王知道那个案子,韦西洲家主仆一百七十九人呢,还有车马和家产,在都城去洛阳途中全部无影无踪,实在是匪夷所思。

两年多了,现在大理寺还在追查,估计此案的保留期是十五年以上了。

本王问你,这件事跟王家有没有关系?”

王尚书道:“绝对无关,自从咱两家结了亲家,臣一直在殿下的眼皮子底下,什么事都不瞒着您,动没动手脚,殿下心里有数。

再说王家什么情形,殿下还不知道?

王家除了臣在礼部当尚书,两个儿子外任,就是王将军和王院长兄弟有五品以上官秩,其他的还有四个本家出任六七品小官,就王家这点势力和能耐,敢去动京兆韦氏的人吗?”

吴王殿下想来想去,这话也有道理,最后道:“王院长这个小庶女,太厉害了,什么人胆子大,敢娶这么一位?

这个字,本王不想写。”

王尚书巧舌如簧:“臣让殿下写字,不是为了那庶妹,也是给咱们多寻一条路。

善惜订下的那人,是南海何氏三房的一个成员。

名叫何昭旭,字南洋,现在二十五岁了。

他学识渊博,出手阔绰。

何家世代在南粤为官,家族有造船技术的,在渔业和航海方面有专长,家族巨富。

何昭旭有越人血统,身高六尺半,外貌长得奇特,又有一身好功夫,水里功夫更是一绝。

殿下想想看,本朝的藩王封在各地的不少,得宠些的在京畿周边,再远一点的在齐鲁之地,都是富裕之地。

不得宠的,封地在大西北或大西南的都有,唯独很少有到东南沿海的。

臣想着,东南天气湿热,沿海的势力不好掌控,越人与南海氏族的语言、文化、饮食与中原不同。

如今,善惜嫁入何家,以她的能力,或许将来会成为何家主母。

她出身不行,自然要殿下这样的人给撑撑场子,嫁妆的事,臣会出面办妥。

她是个聪明人,要想控制何家,肯定会选择跟咱们联手。

不说别的,南海有什么异动,咱们也能早知道些。

南海的海运又是大买卖,难道殿下就不想分一杯羹吗?”

吴王的面色变来变去,最终是叹口气:“行吧,管她将来有没有用,只要南海何家不跟朝廷作对,不跟本王的对家结盟,本王就没白操心。

既然亲家开口了,本王成全她。”

吴王殿下觉得王院长两个庶女都不一般,这样的人以后真说不好会用得着,干脆好人做到底吧。

召见了王善唯的未婚夫顾廉,考教一番,觉得这人的学问不错,勉励了一番,暗示了以后会有前程。

又把王善唯夸奖一番,还说要给两人当大媒人。

顾廉受宠若惊,心里琢磨,吴王殿下如此看重王家,这家有什么出奇之处?

无论如何,王家小姐有这么硬的后台,自己更要认真相待。

吴王殿下好奇,分别召见了王善惜和她的未婚夫何昭旭,先见的自然是男方。

何昭旭身高不足七尺,宽肩细腰,上肢特长,下肢粗壮,肤色微黑,高鼻深目,瞳孔有异,阳光下为蓝灰色。

心道,人有出奇的相貌,必有出奇的本事。

问了几句,何昭旭会说永安话,只是说话的口音中略带南方模糊音,能听懂。

自言水性较好,在急流中能潜半个时辰。

带上何家特制的充有空气的羊皮筒子,能潜入较深海域,捡拾海参、鲍鱼、大螺,能采摘玉化珊瑚。

吴王殿下问:“何公子,南海何家也是南方大族,怎么想着到北方来读书呢?

可是为了科举?

还是为了别的什么目的?”

何昭旭道:“回殿下,您看小人这相貌,参加科举能进士及第吗?

何家大多数有异族血统,先辈中有越人、还有西洋水手,后世孩子的外貌就与众不同。

何家家主是大伯父,他的长相更像西洋人呢,他最喜欢中原文化,要求本族孩子都得会中原话,学习中原礼仪。

也鼓励家里娶进北方大族的女子,改良血统。

何氏当官,全是朝廷因南海偏远,恩准世袭而来。”

吴王叹口气,这话有理,东陈国从皇祖父时,有个大问题,就是以貌取人。

要是外貌奇特,身量过高或过低,都不予取仕。

外邦有能人异士来投,可以做官,都是名义上的,俸禄很少,也没有实权。

何昭旭的大伯母梁氏是北方人,出身河东梁氏的一支,她长得挺漂亮。

族人都羡慕大伯父,他家生下的孩子都随了大伯母,白嫩漂亮,文质彬彬。

不像族中其他人,一个个四肢粗壮,黑皮发亮的,一副水鬼模样。

何昭旭成年后,他阿父就说,有本事自己去北方走一走,要么多学点中原文化,要么找个漂亮的北方媳妇,改良下一代的容貌。

何昭旭就带着侍从、护卫来了都城,国子监是进不去的,再打听,千阳书院是太后扶持,有朝廷派遣的大儒坐镇,交学费就能入学,想来人才多,就想见识一下,才入的学。

何昭旭刚入学半年,王院长见他出手阔绰,打听到是南海世家,就主动说把小女儿许给他。

他好奇得紧,偷偷打听了一下,众人说对那女子所知不多,唯一知道的就是跟她订亲的那家人全军覆没,大不吉。

又有知情人说那女子脾气暴躁,性格刚强,没人敢要,二十五六岁了,还没嫁出去。

他半信半疑,偷偷看了一眼,就惊为天人,马上应承了这门亲事。

吴王殿下笑了:“你还年轻,看人别光看外貌,也看看出身和本人习性。

可知道王家是什么门第,王家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听说刚硬得很,你忍受得了?”

何昭旭道:“回殿下,学生早打听过了,王家是普通的官宦门第,不过家里人都过书的,算是书香门第也可,家人名声还行。

学生也见过王三小姐了,比大伯母还漂亮,个子比寻常女子高挑,不但有学问,还很有能力,可遇不可求啊。

学生这些年因为水性较好,还有些武艺,在家族管理沉船打捞业务,手里颇有积蓄,情愿意多下聘礼,也要把王三小姐娶到手。”

吴王殿下皱眉:“何公子呀,你可真是色迷心窍了。

中原之大,难道出身高贵、温柔和气的女子找不着了?”

何昭旭道:“回殿下,人生不过百年,南海一族的寿命更是比常人短。

可能是南海人常常在水下作业的原因吧,海水压力大,身体受损比较严重。

出海危险也多,遇到大风,能卷起一丈高的巨浪,多少船只都回不来了。

人们常说,能上山莫下海,就是这个道理。”

吴王点点头,表示赞同。

想到什么,开起玩笑:“找个泼辣刚硬的娘子,后半辈子想纳个妾,恐怕都闹得不可开交。”

何昭旭道:“殿下,能找到合心意的女子不容易,纳不纳妾的有什么要紧,她不让学生纳妾,学生便守着她一个就是了。

学生出海,凶险异常,家里有妻妾烦恼,更容易出事。”

吴王又问:“何公子,你不过是看一眼王三小姐就惊为天人,马上同意了婚事。

这才多久啊,又不是日日在一起,就怎么知道王三小姐有能力的?”

何昭旭回道:“殿下,至于说王家小姐有能力这件事,最初是王院长跟学生提及,学生将信将疑。

接触之后,就认同了院长的话。

南海语言非常难琢磨,即使同一县居住,三十里外可能发音都不一样,要想听懂,须得数年,要想熟练应用,得更长时间。

大伯母嫁到何家十几年,孩子生了五六个,才勉强听懂南海话,过了三十多年,才与族人融为一族。

可王三小姐,用归韵之法,时常让学生照她写的归韵表读给她听,又问了一些方言词汇,很快就掌握了南海话。

如今,都能用熟练的南海话直接跟学生对话了。

另外,学生发现,她精通机括之术,学生送她一盒首饰,她坦然收下,并回赠了一张手弩,一个海船模型,结构合理,制作精良,一问居然是她手造的。

远攻武器和造船技术,正是南海一族最需要的。

学生就更下定决心,要把这样一个人才娶回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