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5章 多事之秋(1/2)

王雷握着广平郡主的小手笑道:“广平,端午节前后收了小麦,就准备种黄豆和番薯,都是新开的荒地,庄稼长得一般。

等种些黄豆把荒地养上几年,成了沃土肥田,山庄里准备种花卉,以牡丹为主。

姑姑说,这边的气候和土壤比都城好,更适合种牡丹。

庄内外种些桃树,洪先生说,他最喜欢陶公的《桃花源记》,建议山庄外种桃树为主。

臣想着也行,春观花,秋收果,平常住着也有意境。

等咱们有稳定的收益了,在西凤山庄旁边盖座园林式的别墅,你以后再来看母妃,可以在这边小住。”

广平郡主走累了,把体重靠在未婚夫身上,轻轻把头倚在王雷的颈项,小声应了一声好。

忽然又问:“你说的是哪位姑姑?

我只知道之前的六叔母,她不是过世了吗?

难道是你本家的姑姑或是表姑?

她真有本事呀。”

王雷尴尬笑笑,在她耳边轻声说:“是有本事,本家一个姑母,对王家有大恩。

她还说,凤凰峪有这么好的水,不利用可惜。

所以,臣去年在阳坡建了一个酒坊,跟青衣君祠的管事要了一个方子,配了最好的曲药,将来肯定能酿出最好的酒,名字就叫西凤醉。

冬日农闲时,咱们到这里小住,晚上吃火锅,喝点小酒。”

广平郡主道:“想法不错,不过,要多酿一点。

这些好酒啊,肯定有很多人惦记,父王、皇祖父、宗族里那些老人,都是见酒如命的。

反正都得送节礼,送些特产和酒会省很多。”

王雷道:“女人聚在一起,老人、孩子、丈夫,家长里短,衣服首饰,总有说不尽的话题。

男人跟女人不同,男人嘴笨,聚在一起说不上几句就冷场了,要是喝点好酒,话题就多了。

文人诗兴大发,武将豪情四起。

生人勾肩搭背,熟人畅谈人生”

郡主笑笑:“男人不爱说话,非要喝酒助兴。

大致有几种情况,一种是无才,肚里那点墨水一时凑不出来。

酒一下肚,管不住嘴,说的全是胡话。

一种是腹中还有几份材料,却没什么胆量,总怕自己说什么让别人抓住把柄。

酒刺激了脑子,兴奋起来,写了平日不敢写的,说了平日不敢说的。

美其名曰酒助诗兴,其实是所谓酒壮熊人胆而已。”

未婚夫妻说说笑笑的打情骂俏,畅想着以后的生活,感情倒是增进不少。

到了中元节,未婚小夫妻又上山给吴王妃上了香,扫了墓。

吴王就催郡主回去了,下个月的中秋节是大节,团圆之日。

未出阁的小姑娘必须回府,跟家人在一起。

何况,皇帝还会开宫宴,宗族近臣没有大事,都要出席的。

王雷跟郡主依依惜别,私下里把一串惜雪金玉店打磨的红玛瑙塔珠项链给未婚妻戴上,嘱咐她要保重身体。

任由小姑娘搂着他的腰伏在他怀里掉眼泪,无可奈何地轻抚她的头发,又不是不见面了,怎么这样粘人。

王家兄弟把凤凰山庄产的西瓜、甜瓜,捡半生不熟的装上几车,用了固定箱,垫了厚厚的麦草。

还装了几十坛子去年酿了放在地窖里的西凤醉,广平农庄产的地瓜烧酒、粉条粉皮之类的装了几大车。

送郡主出了青州,慢慢地西去了,王雷心中怅然若失。

郡主走后,王雷又忙起来,要进入秋收时分了,太多的事要安排。

都城里,吴王气急败坏,韩五娘竟然有女儿了,而作为父亲的他,现在才知道。

看着九个月大,白白嫩嫩的小姑娘冲他咧嘴笑,红嘟嘟小嘴直吐口水泡泡,他有些惊慌失措。

韩五娘讥笑地看他:“殿下,这是妾的女儿,叫韩志逸,小名盼盼,启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二生的,现在九个月了。

漂亮吧,还很聪明呢,殿下喜欢吗?”

吴王道:“五娘,你好大的胆子,瞒着本王生下这个孩子,你想干什么?”

韩五娘笑:“殿下,不是五娘胆子大,五娘一个人可生不了,是您给的种子。

有人以合作的名义,占了妾的便宜,妾没防备,才怀上这孩子。

如今生都生了,还能掐死不成?

不过,殿下放心,对外面说是妾抱养的,不与王爷相干。

咱们该怎么样还怎么样,维持合作关系,你分三成妾得七成。

要是王爷不想合作了,说一声,妾领着女儿去江南定居。”

吴王连忙道:“五娘,别,你一定要留在都城,本王少不了你,几日不见你就心慌。

女儿生下来也好,本王正好孩子少呢。

本王安排一下,让你进吴王府,给你个名分。”

韩五娘冷笑:“多谢王爷手下留情,没想过灭了我们母女。

您的吴王府,妾可不去,府里正妃侧妃都有,侍妾一堆,王爷能给妾什么名分?

妾现在虽是商人,出去见了面,人都要称一声韩掌柜,不比称一句侍妾韩氏动听?

妾当商人身份是不高,一样呼奴使婢,前呼后拥,衣食住行都是上好的,不比都城的普通官宦人家差。”

吴王被怼得哑口无言,半天才道:“五娘,随便你吧。

不过,咱们的分成,要改为五五分成,你看如何?”

韩五娘道:“不行,就三七开,妾现在还有女儿要养呢,支出更大。

盼盼的命不好,没有父亲挡风遮雨,妾得处处为她打算。

王爷觉得不划算,咱们之间的协议作罢,妾过段时间就走。

都城里不好立足,天下大得很,总有妾容身之地。”

吴王气得要死,这个女人油盐不进,硬气得很。

可自己又拿她无可奈何,以前还能用亲王的名义压一压她的气焰,可是自从两人的关系从纯合作转为男女之情,五娘就不怎么怕他了。

现在有了女儿,更是有恃无恐,明知道他孩子少,对每一个孩子都充满期盼,还总用反话来激他,想气死他吗?

韩五娘看他面色变来变去,笑道:“殿下,您很善于经营,自己开的那几件生意,到如今已是日进斗金,没有妾的帮扶,都够用的。

西市的鹤飞百货,东市的鹤翔商栈,城外的闲云燃料木器行,沿丝路两边开的三十六家飞扬车马店,还不够您操心?

非要把手伸进妾的生意里不成?

妾也要生存,还要养女儿,不容易的。

您给不了女儿什么,妾将来就是积攒些家业,也是给盼盼留的,不会落到外人手里。”

吴王定定看五娘几眼,哼了一声,沉着脸,袖子一甩,走了。

青梅不知内里,此刻抱着盼盼小姐,呆立在一边,对女主人万分佩服,面对亲王,也能无惧无畏,侃侃而谈。

韩五娘笑笑,对青梅道:“看见了,男人都一副嘴脸,甭管是王侯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自私得很。

看来,殿下的意思跟我想得差不多,我须得找个退路,把生意往外迁移一些。

实在不行了,一拍两散,领着我姑娘去广州享福,反正我的钱几辈子也花不了。”

第二日恰是休沐日,不用上朝,吴王一个人坐在书房,越想越气,又不知道自己在气什么。

就有人来禀,广平郡主昨晚到了都城,因为长途奔波,把东西一归拢,天色就不早了。

今日一早,就带了青州特产来看父王。

父女见了面,广平郡主发现父王的脸色不大好,想来昨晚没休息好。

劝道:“父王,您面色很差,平日要保重身体,不要总是喝酒熬夜。”

吴王点点头,挤出笑容,问了她在青州的生活,知道过得不错,小两口关系也更和睦,心情略好点。

想着韩五娘又给自己生了一个女儿,盼盼虽不能享受郡主的名分,却能富贵一生,还能增进自己与韩氏的关系,也算不错。

再想着,王妃身怀六甲,再过两个多月就要生了,说明自己的子嗣兴旺,这是好事,又何必跟韩五娘那样的人生气呢。

吴王留长女用饭,吴王妃与一众有头脸的女眷也都来了。

微生的瓜果在路上十来天,竟然成熟了。

众人吃了郡主送到的青州瓜果,都赞好吃。

详问青州密州的情况,郡主只说了西凤陵的事,别的都推说不清楚。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