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青州遍地都是宝(1/2)
话说青州这边,过完麦收,紧忙着把秋庄稼种下,就进入了漫长的夏季。
王雷整个夏日都没敢消夏,没事了就往潜秀山跑,晒得黝黑。
王善一也常在潜秀山里找寻,看这个山还能不能有什么出息。
王善一不大懂,只能找了一些被匠人开垦梯田时凿下来的石块,拿进空间给英英看。
英英看了很兴奋,这是石灰岩呢,正好收到空间的水泥厂当原料,多多益善。
所以,只见潜秀山的工匠们不停的开山,却不见那些石头去哪里了。
王雷受姑姑的益处良多,总想找个人倾吐。
经过王善一的同意,把姑姑还在的消息告诉了弟弟王霆,姑侄三个在中元节那日,约见了一面。
这是自王善一诈死之后,第一次在朗朗乾坤之下与亲人相见,心情很复杂。
三人相见的地点,就是潜秀山半山腰新修的一座小凉亭里。
这个地方有一处泉眼,原来只在雨季涓涓细流,到旱时就没水了。
王雷让水部的内行人看了,找准泉水来源,又往里打通很深,下首做了蓄水池,在泉眼周围加了护栏。
泉眼侧上方山壁,有一处翼然突出的巨型山石,面积还不小。
王雷突发奇想,在山石上用石材和钢条修了一座亭子,还题名为翼然亭。
想着将来到潜秀山查看,累了还能在这里歇歇脚,看看景色。
王善一心里有很多话,到了这时候却又觉得没什么可说的。
只嘱咐两个侄子一句:“响响、安安,姑姑的事已经没有回旋余地,毕竟是欺瞒了皇家,一旦传出去,咱们全家都死无葬身之地。
你们两兄弟如今大了,也当官了,要学会忍耐,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问的事不问。
好好当官,好好做事。”
两人点点头,王霆忽然问:“姑姑,您以后有什么打算?”
王善一苦笑:“那时候,我收拾了郑淑妃和梁王,原想着去东陈国各地走一走,见识一下大好河山。
偏偏被良玉点醒,怕自己没啥本事,将来万一再陷绝境,这些年一直在学习各种谋生的知识和技术。
姑姑想明白一些事,不能利用自己的能力害人,却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领着家人发展。
只要咱们的钱足够多,就能有底气跟厉害的人合作。
只要咱们家的人脉足够广,就会有更多的退路。
你们平安富足,姑姑就觉得很幸福了。”
王霆点头:“侄子想,吴王殿下主动要跟咱们家结亲,估计也看咱们家这些年发展的好。
人家可是亲王呢,咱们家只是普通的臣下。”
王雷也点头,叹口气:“唉,侄子猜着也是如此。”
王善一笑道:“响响,你长吁短叹做什么,这是好事啊。
说明咱们家要起来了。
说起来,郡主回都城好几个月了,你也得时常想着写信,捎点什么东西回去。
感情全靠维系,小姑娘的心很容易满足的。”
王霆笑道:“姑姑说得对,老弟这里有点好东西,哥捎给小雪,让小雪设计一下,做成首饰什么的,跟郡主分了。”
说着,拿过一边的布袋,从里面掏出来两个石头笋子一样的东西,已经锯开了,一个里面是大小不一的紫色晶石,一个里面是黄色晶石。
还有几个大鹅卵石一样的石头,也是从中间锯开了,里面是五彩斑斓的彩色花纹。
王善一拿过来仔细看了,初步判断是水晶和玛瑙原石,于是问:“安安,这是哪里来的?”
王霆道:“侄子在密州没有哥哥那么忙,没事就跟着幕僚们去各处走走。
青州治下昌乐县有一座荒山,那座山很奇怪,山势不高,整个山黑乎乎的,几乎寸草不生。
当地百姓传说,那山在上古时候,因地火喷涌而成,怕是阴曹地府的产物。
山上无柴,地下无草,种庄稼不行,加上人们怕不吉利,山脚下根本没有什么人家。
侄子觉得这么大一座山,荒着可惜,领着人上山上查看,全是黑乎乎的石料,让人取石,锯开觉得十分奇特好看,疑心是宝石矿。
正好哥哥与姑姑相邀,所以拿了过来,也让你们稀罕稀罕。”
王善一笑道:“你运气不错,虽不是宝石矿,也算是半宝石之类了。
这紫色与黄色的像是水晶,这彩色的应该是玛瑙,也可能是几种矿物合生的晶石。
庄子曰:石之美者为玉,这已是十分难得了。”
王霆也笑了:“姑姑说得是,侄儿想着小雪开金玉店的,拿给她,看能不能当原材料,做点首饰或摆件什么的。”
王善一道:“这几块石头给姑姑吧,姑拿了去仔细检测一下,确定咱们的判断。
然后,看能不能想法子把那山承包或买下来,这比种地来钱快呢。”
当晚,东西拿进空间,交给英英,英英高兴得不得了,它叫着:“太漂亮了,英英喜欢,这是水晶,还是最漂亮的紫水晶和黄水晶,你看这黄水晶柱中,这一颗尤为奇特,一半黄一半紫,真漂亮。
这一块是缠丝红玛瑙,这一块不是纯正的玛瑙,而是玛瑙和玉髓、水晶混合成的,还有这一块,是一颗巨大的蓝宝石呢。”
王善一不懂,爬上去仔细瞅,问英英:“英英,这明明是一块浅紫色的宝石,你怎么说是蓝宝石呢?”
英英翻了个白眼:“没有文化真可怕,蓝宝石不是说蓝色的宝石,而是说它的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铝,因为在自然界形成时,里面混入不同的化学物质,形成了不同的颜色。
大多数是以蓝色为主的色系,分浅蓝、中蓝、浓蓝、艳蓝、深蓝几大种类。
另外还有几种别的颜色呢,有粉色、粉橙色、紫色、黄色、绿色、白色、灰色、黑色,甚至还有双色或多色混在一起的。”
王善一听得晕头转向,她不懂王博士那个时代的科学,英英说的内容对她来说好比天书。
不过,她知道了,这里有蓝宝石,一听就是高大上的好东西。
既然在青州的辖治之下,就是给侄子们送来的天降财富。
只是,这件事是不是知会一下吴王殿下呢?
之后,三个人又约在潜秀山合议几次,王雷定下方案,咱们私下开采二十年,把吴王的欠条还上之后,看看情况再说,不行了就封山留给后人。
王善一发愁,开矿需要大量人手,这怎么可能瞒得住人呢?
王雷想好了,这里离二舅爷长孙宙的营州府兵大营不算太远,找他帮忙,正好也增加府兵的收入。
今年运气好,风调雨顺,五月的麦子收成是近十年来最好的。
入秋后,青州、密州全境都是大丰收在望。
自己庄园种的土豆、番薯、胡萝卜长势良好,把地皮都撑裂了。
而且这头一年,养得牲畜还不多,庄园产的东西吃也吃不完,卖还得费功夫,原先还愁产品销路,正好给二舅爷抵工钱。
这些年,二舅爷做宁远将军二十年了,慢慢的品级也升到顶级。
朝廷为了发挥宁远将军的作用,更好地制约靺鞨六部,还让二舅爷兼任安东都护府的总督。
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在东北方向,权力极大。
不过,长孙宙大将军这些年的日子也不大好过,营州比较寒冷,物产不丰,一年只种一季水稻,蔬菜就是白菘和萝卜。
一到冬天,府兵们缺吃的,日子过得艰难。
只能让府兵们农时耕种,闲时到处找活儿干,赚点钱跟靺鞨人换点猪、羊、鸡、蛋之类改善伙食。
派白先生去找二舅爷,把自己写的密信送上。
长孙家因为世代武将,做事非常谨慎,总怕不小心泄露机密,家里有专门的密文,除了自家人和少数信得过的亲戚,外人不识。
长孙宙一看,想一下,就同意了。
正好有一批年龄偏大的军户老兵,该退伍了,由他们的孩子顶替。
这帮人跟自己多年,家底却不大富裕,反正两地相离不算太远,就让他们去那边做事吧。
这帮人天天操练,都有身手,且忠诚干练,比较信得过。
王雷事先得到二舅爷的回信,让人在昌乐县的那座荒山下面拉起围墙,粗粗搭了几座营帐,只能让这些人先入住。
之后慢慢地盖庄园,盖加工坊。
长孙将军知道外甥女王善一近期一直在青州,自己很想唯一的外甥女,安排好一切。
领着那伙刚退伍的老兵,亲自来了一趟青州。
王善一见了从小就疼她的二舅父,上下打量,见年过半百的二舅依然身体健硕,腰板笔直,只是面色发黑,鬓边有了白发,面上皱纹横生。
一时百感交集,扑到二舅怀里哭,长孙宙抚摸外甥女的头发,也是老泪纵横。
嘴里喃喃道:“二舅的大宝啊,有什么事都要往开里想,不能钻牛角尖。
你活着就好,你要是愿意,跟二舅过,二舅正缺女儿呢。”
说起来长孙家的风水,连堪舆名家都说太硬了,几代人阳盛阴衰,除了长孙明老侯爷有一个女儿长孙氏,其他清一色的男丁。
老大长孙宇有两妻,原配嫡子四人,继妻生子四人,下面的孙辈有二十一人,清一色的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