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22章 皇后称病(1/2)

看了一眼皇后的神情,纪德妃叹气道:“原来如此,娘娘对八皇子不要太狠了,有话好好讲,让八皇子心中明白您的心意,小心亲生儿子怨恨您。”

皇后道:“帝与后不比寻常百姓家的父母,普通人家不过有一些家产嫁妆要传代,皇家有江山社稷要承袭。

虽然他是嫡子,可是也得有才华、有手段,不然,这江山交给他,还真有点不放心。

以前他年龄小,本宫处处护着他、管着他,现在也该放手了。”

纪德妃叹道:“娘娘大爱,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也。”

皇后道:“陛下如何想,本宫没办法左右,本宫当年肯嫁入皇宫当皇后,就是要生下皇子,扶他走到最高位,将来给王家人撑腰。”

纪德妃叹口气:“进皇宫的女人,有几个是为了情情爱爱?

多是为了权势、为了娘家。

也有被情势所迫,不得不进宫。

生下儿子的后妃,有几个不想把儿子扶上高位?”

皇后平铺直叙:“当年,十四皇子杀了本宫的嫂子曲氏,差点坏了侄女王雪。

先皇包庇自家儿女,不但不重处,还把兄长下了大狱,发配边疆。

太子妃和十九公主多次害侄女王雪,还剪了她的头发,差点毁了侄女的一生。

柴氏毒杀了王院长夫妇,要不是华氏犯了事,那冤情就石沉大海。

这一切,凭什么啊?

不就是凭他们是皇家人,本宫不服。”

纪德妃懂了,面露同情地安慰:“娘娘,您真是伟大,为了娘家能做到如此地步。

天下之事,多行不义必自毙,如今东陈繁华依旧,这些人安在?”

皇后与纪德妃相视一笑,心知肚明:十四皇子遭遇天打雷劈,被万人唾弃;太子妃先遭毒蜂,又被先帝厌弃,最后畏罪自裁;十九公主也遭毒蜂,落下残疾,最后被驸马害死;那柴氏也咎由自取,得了报应,死后罪行还被暴露于人前,被贬为庶人,连个名号也没保住。

皇后有些冲动,忽然开口:“世上哪有什么天谴?

这些人的报应,都是本宫做的。

告诉你,是因为你是个会审时度势的,希望你跟小五安分守己,不要成为本宫的敌人。”

纪德妃此时如雨淋的蛤蟆,脸都呆了,半天才道:“娘娘,您不是信口吓唬人吧?

十四皇子明明是天谴,娘娘虽然能耐,还能操控雷电不成?”

皇后冷笑:“德妃只管不信,本宫也没法解释。

本宫断言,过些日子,三皇子就会原形毕露,不信等着瞧吧。”

皇帝坐在太极宫偏殿的御书房,手里翻着一本《吕氏春秋》的书卷,其实心里乱糟糟的,根本看不进去。

他看到马忠立在一边,手里拿着拂尘,正掸一只误入大殿的苍蝇。

皇帝叹口气:“马忠,你说朕是不是吃饱了撑的?

有祖宗礼法规制不用,说什么子贵母死,难道真想逼死皇后吗?

皇后其实是个合格的帝妻,这十多年,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后妃都规规矩矩的,孩子们也很乖。

后宫用度处理得非常恰当,既不靡费,也不穷酸。”

马忠也不敢回话,伴君如伴虎,随口问你时,并不是真心想听你的答案,或许只是自我感慨,发发牢骚。

皇帝又道:“后来,皇后支持绘制东陈全舆图,暗中促成东陈边疆划界,很多臣子都非常赞成佩服。

朕收用了几个异族妃嫔,皇后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并不十分为难。

她只要后位与儿子的太子位,别的根本无所谓。”

马忠笑笑,皇帝真是矛盾的人,既然想着皇后的好处,何必弄得这么别扭?

皇帝想了一会儿,皱眉道:“马忠,这次给诸皇子安排爵位和封地,也太顺利了一些。

前朝后宫都没有人出来表示不满,别人也就罢了,皇后怎么这么沉得住气?”

马忠道:“奴才在宫里近二十年了,在陛下身边也有十多年了,说真心话,皇后娘娘没说的,有才华、有能力,人严心善,舍得做慈善。

据奴才所知,全国几百处慈幼院,都是娘娘跟袁夫人、韩掌柜支持的。

苦寒之地的边军,身上穿的的棉衣,也是皇后让人跟天竺人贸易,买来棉花和棉布制成。”

皇帝冷笑:“欺世盗名,这一切不过是给八皇子赚资本,使他上位更顺利罢了。”

马忠道:“皇后的软肋就是八皇子和汝南王氏几家近亲,陛下既然念着皇后的好处,就给娘娘和八皇子多留些脸面吧。”

皇帝道:“你不懂,小八是嫡子,宗室本来要朕封他为秦王,给一块京畿之地当封地。

表明了态度,时机到了,顺理成章的封他为太子。

可是刘淑妃一头撞死,逼得朕之前说出的话不好往回坐,现在朕也不知该如何了。”

马忠赶紧跪下道:“陛下英明,奴才就是目光短浅,刚才都是顺口胡诌的,奴才多嘴,陛下千万不要怪责。”

皇帝摇头:“起来吧,这些年朕也看出来了,你对皇后一直很敬重。

她吩咐个什么事,你跑前跑后的,特别尽心。

暂时不能封小八秦王之位,也是为他打算。

要是万一他没当上太子,嫡子的出身加上秦王的封号,新君可就要忌讳了。”

马忠解释:“陛下,奴才是无根之人,哪会站队呀?

奴才生是陛下的人,死是陛下的鬼,一切都听陛下的。

娘娘是陛下的正妻,是后宫的女主人,奴才当然敬重。

娘娘吩咐的都是正经事,奴才敢不尽心吗?”

这时候,殿外有人进来,报贵妃娘娘求见。

皇帝赶紧让人请进来,福贵妃年轻貌美,又充满异域风情,目前是皇帝心中得意的人。

加上贵妃没有孩子,也不争储君之位,见了皇帝都是笑语盈盈,皇帝想听什么她就说什么。

福贵妃进来,给皇帝行了她家乡的礼节,皇帝赶紧喊她坐到身边,自己把案几上的东西收了,一边吩咐人煮奶茶,上牛肉干,再拿些时新的水果。

两人亲亲热热,腻歪极了,马忠眯眼看着,心中替皇后不值。

贵妃跟皇帝闲聊,聊来聊去,皇帝又把跟马忠叨叨的话重复说了,他最近就是烦心这些事,见什么人都是这几句话。

贵妃道:“陛下,妾虽是胡族来的女子,来东陈后也看了不少书,多少知道些东陈的传统。

东陈人最讲究嫡庶之别,皇后有嫡子,当然是嫡子优先。”

皇帝眯眼:“贵妃真是心胸广阔,明明皇后之前难为过你,你还替她儿子说话。”

贵妃道:“东陈尊崇儒家学问,本来就是这个习惯,妾只是说实话罢了,才不是帮谁说话。

反正陛下的十二个皇子都不是妾生的,对妾来说,谁当太子都一样。”

皇帝听了这话,深以为然,贵妃跟哪个皇子都不近乎,她肯定不偏不倚。

皇帝发愁道:“三皇子的身体不大好,刘淑妃的娘家力量也中等,朕其实不看好老三。

不过,朕既然在朝堂上亲口说了,子贵母死,为了天子的面子,自然也要算数的。

现在刘淑妃选择了牺牲自己,成全儿子当太子,朕就为难了。”

贵妃笑笑:“陛下说得对,那就满足一下刘淑妃母子,先让三皇子当太子。

至于太子以后能不能登上皇位,还要看他自己的本事。”

皇帝笑笑:“要是三皇子有造化,有能力,取得众臣的支持,顺利上位,那皇后母子如何甘心?

朕怕皇子们自相残杀,伤的都是朕的骨肉。”

贵妃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三皇子果然有那个运气,就是天意了,只能暂时委屈一下八皇子。

反正都是陛下的儿子,只要能管理好这个国家,谁当新君真的那么重要吗?”

皇帝叹气道:“皇后做了这么多事,劳心劳力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

要是让别的皇子当上太子,等于跟皇后彻底撕破脸,她必然不会坐以待毙。

以皇后和王右相的手段,太子的日子恐怕不好过,或许会两败俱伤,或许会同归于尽。”

贵妃听了心中暗自高兴,作为战败国的公主,她恨东陈所有人。

她要的就是皇家闹腾,不管谁伤了,她都满心高兴。

要是两败俱伤,她做梦都要笑醒。

贵妃故作天真道:“陛下您事先留下一道旨意,说如果太子不能胜任新君之位,就让八皇子登基。

要是皇后与三皇子斗得你死我活,皇后或八皇子没了,就是三皇子的天下,三皇子没了,就是皇后扶持八皇子上位。”

贵妃暗自想着,三皇子和皇后同归于尽,那是最好的结局,要是两败俱伤,就撺掇皇帝各打三十大板,这样她心里也会平衡。

只要三皇子出了事,自然登不了基,皇帝留下立八皇子的旨意最后会生效。

八皇子是个被宠坏的蠢货,没有皇后的扶持,根本玩不转。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