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74章 几番拉扯(1/2)

孙状元最近一有空儿,就去青衣君祠看菊花,跟王元娘眉来眼去献殷勤。

还一起吃喝玩乐,聊人生谈理想,感情日渐亲厚。

每次马忠把消息传报给皇帝,皇帝都气得半死。

要不说男人都是贱骨头,没人争时不觉的,有人争时就成好的了。

皇帝把手里的奏章狠狠拍到案几上,问马忠:“马忠啊,你说朕要是把这个姓孙的下放到安南怎么样?”

马忠一本正经地道:“陛下,这恐怕不行,孙大人贬去了安南,元娘小姐要是撵着去了,陛下更是鞭长莫及。”

皇帝道:“马忠啊,这件事太愁人了,既不能随便把人杀了,又不能轻易贬到外地,那你说怎么办才好?”

马忠眼珠子一转,献计道:“陛下,您可是全天下最尊贵、最有权利的人,想收拾一个臣子还能没有法子吗?

听说那孙大人家境不好,现在还依靠王家接济,自然不愿意放过这门好亲事。

您许以利益,再增加压力,逼孙大人主动放弃。”

皇帝寻思一下,这话靠谱,只要姓孙的放弃追求王元娘,元娘就一个巴掌拍不响。

自己再传旨,直接要封后,想来王氏也不敢抗旨。

这女人都是嘴硬心软的,只要自己对她好一点,由不得她不认账。

皇帝真就找了个机会,召见孙状元。

孙连智有些莫名其妙,自己位卑职小,最近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怎么就得天子召见了呢?

满腹心事的到了御书房,还得装作镇定,想给皇帝留下个好印象。

行过大礼,皇帝也不叫起,就让孙连智跪着。

孙连智仪态很好,明明跪着,也不见局促,礼仪上挑不出一丝毛病。

皇帝上下打量孙连智,才发现这个人长得很好,身材如细竹,虽然略瘦,却显得柔韧。

五官无论是分开看,还是合起来,都让人觉得这人长得十分文雅和谐。

能考上状元,这学问自然也不用说了,难怪王元娘上心。

皇帝忍着气,面无表情地道:“起来吧,一旁坐下。”

孙连智左右看看,马总管指了一下右边离皇帝八杆子远的案几。

孙连智心里有数了,缓缓走过去跪坐在案几后。

皇帝道:“孙卿,朕听说你进了翰林院,适应得还好吗?”

孙连智答:“谢陛下垂问,微臣觉得很好,且得跟同僚好好学习。”

皇帝挑刺:“你不是状元吗?

怎么还得跟同僚学习?

不是他们跟你学才对吗?”

孙连智微微皱眉,自己没得罪皇帝呀,这阴阳怪气地是什么意思?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能回答:“回陛下,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微臣考中状元实属侥幸。

主考大人是个务实的,看臣答的卷子没有华丽词藻,只有对时务的一些看法,引起了共鸣,故而判了高分。

又得陛下亲自殿试,出题刚好对上胸中那点墨水,万幸点为状元,万分感激。

同僚们在各自职位上做得认真,定是熟能生巧,臣是新来的,一切不熟悉,自然要向他们学习取经。”

皇帝点点头:“这样说也有道理,你先学着吧。

朕听说你父母双亡,家里条件不行啊,在都城里不好混吧?”

孙连智脸色沉下来,皇帝怎么回事,哪壶不开提哪壶,专说让人不舒服的话,这是要找自己麻烦。

可是人家是君,自己是臣,只能答道:“陛下说得是,臣刚入职,还没有太多的俸禄。

都城是天子脚下,什么都贵,臣是借了未婚妻的光。”

皇帝冷哼一声:“孙卿,朕想让你出面跟王家退亲,因为王元娘是皇后的人选之一。

你之前不知道,朕也不怪你,如今知道了,该知道怎么办了吧?”

孙连智皱眉:“陛下,微臣跟元娘求亲时,她并没有提及别的事,还很乐意地答应了。

如果能做皇后,她怎么可能下嫁微臣这样的?

现在两家已经在议亲了,微臣还借住了元娘的宅子,微臣出面退亲,王家不得恼羞成怒?

不如陛下下旨,让王氏主动解除婚约,微臣不怕丢脸,却怕别人笑话微臣畏威失信。”

皇帝气得说不出话来,一个一个的不省心。

这人性挺奇怪的,要是王元娘欢天喜地很愿意进宫,皇帝可能还不会多在意。

偏王元娘宁愿嫁一个普通官员,也不肯顺顺当当地接旨,皇帝就觉得王元娘是香饽饽,说什么非要得到。

孙连智也是男人,他找王元娘本来只是因为条件合适,要说多爱这个女人,那也未必。

男人都喜欢年轻漂亮的,王元娘漂亮程度只是中上,年龄更是偏大,孙连智只跟元娘小姐见过几面,哪有多深的感情?

可是要是有人来争,尤其是有权有势的男人来争,还起了争强好胜的心,不愿意轻易放弃。

孙连智出了御书房,心事重重地走着,后面马总管就追出来,喊道:“孙大人稍微等等,咱家有话要说。”

孙连智回头,见是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马忠,连忙行了个礼,口称马总管。

都说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尤其是这种无根的人,多是外表和善,心里阴暗。

自己一个寒门士子,没钱贿赂马总管,他能对自己有什么好心啊?

马总管劝道:“孙大人,现在皇宫没有皇后,乱成一团了。

陛下不光追求情爱,主要是需要一个合适的皇后。

元娘小姐无论从年龄讲,还是从能力讲,甚至从人脉关系讲,都是恰当人选。

人家是君,孙大人是臣,孙大人因为一个女子得罪皇帝,对您的前途大大不利。”

孙连智道:“马总管,就是因为这样,下官才不敢马上答应陛下的要求。

孝安与元娘小姐现阶段还说不上情投意合,可也是条件相当,优势互补。

元娘小姐年龄不小了,陛下也登基三年了,三年时间都没发现元娘小姐的好处,没让她进宫。

孝安刚与元娘小姐议亲,陛下就说让人家当皇后,都说君无戏言,可这话听着有点玄。”

马忠道:“陛下的意思是您主动退亲,就让您做中书舍人,前途更好。

知道您生活情况紧张,陛下赐您一座三进的宅子,怎么样?”

孙连智道:“条件挺好,孝安有点动心,但是却不能从命。

您想啊,元娘小姐本事多大啊,得了她,还在乎一座三进的宅子吗?

孝安自认才学尚可,往上升职是早晚的事,陛下若以此为要挟,岂是明君所为?

若真如此,孝安宁肯做个普通百姓,也断不能主动退亲。”

马忠着急:“孙大人,您咋这么犟呢?

惹怒了陛下,对您有啥好处?”

孙连智叹口气:“马总管,您不懂,孝安要是听了陛下的话,因为这点好处,主动退亲,就得罪了王家的亲朋好友。

王家如今是什么情况?

一个尚书右仆射的哥哥,一个安西袁氏的嫂子,一个大驸马的侄子,还有外祖长孙氏那一大家子厉害角色。

要是元娘再当上皇后,她怨恨孝安,下官还怎么在官场混?”

马忠恍然大悟,孙连智倒是不笨,细想是这个理。

因此事得罪皇帝,大不了不做官,回老家种地、做生意都行。

朗朗乾坤,昭昭天理,众人肯定骂皇帝不仁不义,不是明君。

孙连智却落下个不畏强权,有情有义的名声。

要是元娘小姐不嫌弃姓孙的,跟他回家乡,孙家也算得了大实惠。

义父生前说过,王元娘的底细深不可测,能在梁王后院诈死脱身,本事大了去。

元娘小姐那赚钱的本事,也不用说了,这些年帮几家人经营,自己也没少攒钱,搞不好,富可敌国呢。

马忠叹口气:“孙大人聪明,说得在理。

之前陛下也动过让元娘小姐进宫当才人的心思,不过,女人都有虚荣心,后宫比前朝更难做,人家那么大的本事,如何肯当四品的才人?

现在不同了,是做一国的正宫皇后,还是能从皇宫正门抬进宫的正经元后,她能不动心?”

孙连智沉默了,他也担心这个问题,他不懂王元娘的想法,那女子心思太深沉,本事太大,他有种驾驭不了的感觉。

马忠再接再厉:“元娘小姐本事太大,超过您的想象,您与他不匹配。

元娘小姐肯定也不好意思主动提分手的事,她也怕人说她嫌贫爱富,背信弃义。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