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28章 重新洗牌(1/2)

韦夫人此时知道没活路了,也不怕什么皇子亲王,三司会审。

她梗着脖子道:“吴王殿下,臣妇知道您跟王尚书是亲家,你向着王家很正常。

可是也不能信口胡说,什么叫人在做天在看?

王院长贪财,前后收了家兄三万贯钱,写了谅解书的。

便是让嫂子与侄女抵命,还多出一百多条人命,难道这些人都该死吗?”

吴王殿下冷笑道:“这些人该不该死,你要去问上天,这种悬案,或许就是天收呢。

都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怎么别人不出事,就韦西洲家出事呢?

要是天长眼,怎么就找不到线索呢?”

齐王也帮腔:“韦夫人,就从你这种偏激的行为来看,你韦家肯定不是好人。

你怀疑兄长出事是王家人做的,找王家人报仇就是了。

吴王的女儿,与你无怨无仇,又是皇家孙女,你就敢下毒手,你眼里还有皇家吗?”

韦夫人道:“广平郡主下嫁王雷,王雷就成了郡马爷,王尚书就是吴王的亲家。

这样硬的背景,要想明着除掉王善惜和王家人,恐怕很难。

要是只杀王家几个孩子,广平郡主或许要替夫家报仇,郑氏族人和韦氏族人容易受牵连。”

元大人讽刺道:“所以,就想着杀一个是死罪,不如多杀几个,切断吴王府与王家的联系,也断了王尚书家的根苗。”

韦夫人道:“没错,原想着做天衣无缝之局,就像家兄失踪案一样,可是又没那么大本事。

如今事情没成,臣妇无可奈何,只求速死,不要连累无辜之人。”

吴王气笑了:“谁是无辜之人?

你的夫婿、孩子、郑家、韦家,都不无辜。

你是韦氏女又是郑家妇,你在本王府上埋钉子,是窥视皇子;又想着谋害皇家人,这是等同谋反的大罪,要连坐三族的。

就是父皇从轻发落,你的夫婿与儿女也是没好下场的。”

齐王点头,叹息道:“韦夫人,令兄的案子本王也觉遗憾和惭愧。

可是你实在是不应该一心想着杀人,冤冤相报何时了?

你应该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他是郑氏嫡出,起点比王家高多了,将来出人投地,过得大好。

把郑氏发扬光大,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把王家比得如萤火之光仰视骄阳,那才解恨呢。”

元大人也叹息:“韦夫人,都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随着时间推移,或许之前的悬案就真相大白了,你光明正大的报仇多好。”

吴王冷笑:“你不知道吧,前几年蜀王二公子全家被屠案,如今水落石出了。

韦夫人在昭行坊长期租了一个两进的小宅子,最后一排的西头第一家。

里面住有老两口,男的姓郝,女的姓姜,年轻时是蜀地的江洋大盗。

这二人恰是当年参与李二灭门血案的人犯,他们如今被捕招供了。”

元大人道:“夫人可是窝藏犯人的主家,夫人想想,后宫的慈孝贤妃是什么脾气,你韦氏还想有好,可能吗?”

韦夫人听了这话,无话可说,只能自认倒霉,知道已无退路,眼角余光瞄到了一根大柱,离她很近。

她忽然狂笑着,一头撞向大柱,撞得头骨破裂,脸上的笑容慢慢僵了。

大堂上鸦雀无声,吴王缓缓起身,面色苍白,手直哆嗦,他吓着了,又一个女人在他面前撞柱而亡了。

齐王让书记官把记录拿过来,用韦夫人的手指蘸点血,摁在记录上。

又让书记官写了韦氏抗拒审讯,撞柱而亡,写上年月日,也按了手印。

逼着在场所有人都签名盖了私印,他自己也签名盖印,最后让刑部尚书前来盖上刑部的章。

众人明白,这是要在场的众人作证,以便最后结案。

齐王叹口气,血溅大堂是大不吉利,让人用担架把韦夫人收拾起来,放到停尸间里。

等结案后,再发还郑家。

案情清楚,送走大理寺卿和御史大夫,吴王殿下也告辞回府。

齐王殿下看了一眼天色,才申时左右,让书记官到大牢,找郝仁夫妻把所有人犯的情况写下来。

一切要快,实在是人心隔肚皮,尤其是薛御史,这人背景很复杂。

他要是去宫里告诉父皇和贤妃,就麻烦了,自己说的话估计就做不到了。

郝仁夫妻早生了求死之心,听了齐王的传话,马上把自己知道的全交待了。

随后,齐王殿下办了手续,安排了人和马车,给郝仁夫妻喂下药物,即刻启程送他们去蜀地了。

第二日大朝会,御史大夫薛大人迫不及待地禀奏:“启奏陛下,昨日三司会审,案情已水落石出了。”

老头口才不错,把案情的审理过程说了,案情很是清楚,请陛下定夺。

皇帝气坏了,这些牛鬼蛇神胆大包天,在自己眼皮下面就敢动自己的儿子和孙女,这是要造反了吗?

他强压怒火,问三皇子:“老三,你是主审官,薛御史说得是真的吗?”

三皇子道:“回父皇,是真的,人证、物证、旁证都全了。

儿臣已写好案宗,呈请父皇御览。”

众臣个个心惊,这韦氏是有熊心豹子胆呢,敢算计亲王,谋害郡主,不怕连累全家吗?

松年总管心头直颤,皇帝这是震怒了,一会说不定要发大脾气了。

皇帝看了卷宗,面上怒气都压不住了。

看了三皇子在卷宗后的判决:郑家四房女君韦氏青蛾,谋害皇族,罪大恶极,因畏罪,当堂撞柱而亡。

其夫家确实不知此事,也未参与,念郑氏和韦氏都是名门望族,且毒计未实施成功,只治郑氏四房的连坐之罪。

具体如何治罪,请陛下批复。

皇帝批曰:韦氏的家主韦东俊从中书贬官到永州当郡守,其他韦氏族人统统官降一级,以观后效。

韦氏一心为兄报仇,看在韦西洲失踪案的份上,以身死抵一半罪过,尸体发还郑家四房。

冬妈妈、张苇娘二人斩立决,白俊杖责五十,领二子返乡,路费由郑家四房给付。

郑家家主郑太师夫妇回荥阳老家,无诏不得再入都城。

郑家四房郑九贬到宁州为同知,其子终身不得入仕,随父同去宁州。

皇帝翻过这页,又往下看,都城的混混陈闯私下收了阎家二百贯钱,收了陆家二百贯钱,纠结了四十二名混混,手持棍棒和菜刀、斧子,故意来找王大公子和广平郡主的麻烦。

让其母叶氏冲撞广平郡主的喜车,还借故要打人,被王刺史兄弟反揍了。

他在这一条下面批注:陈闯、叶氏斩立决,其他犯案人员全部发配龙州,非特赦不得回都城。

陆家家主陆峰贬往安西,到滨县当县令,以观后效。

其他陆家人全部赶出都城,回老家去读书。

非科举和参军不能入仕。

楚王太妃陆寿长停俸一年,闭门思过。

阎家现存所有男丁,每人杖二十,罚金二百贯,由地方官府执行,刑部派人监督。

后宫阎御女停俸一年,打入冷宫思过,十四皇子年后去关内道庆州就封。

写完了,让松年总管念给众臣听,众人各有心思,这判决不算重,也是给各方势力留了余地。

吴王殿下皱眉不满,王尚书却听得心里痛快,各方势力开始洗牌了,吴王殿下又有机会安排自己的人。

关键是韦七娘死了,不但死无对证,还除掉一个大隐患,韦氏一脉受了处罚,也会收敛许多。

十四皇子去庆州就封,那也是个偏远的地方,比龙州强些,不过地盘小很多呀,只要这个祸害离开都城,就不会那么作妖了。

薛御史又禀道:“启禀陛下,在审韦氏毒计欲害广平郡主案时,还带出一桩旧案,事关重大,微臣不得不上报。”

皇帝挑眉:“快说,又带出什么大案来了?

朕瞧你那眼神,都不聚光了,一个劲儿飘。

看来,这案子挺大呀。”

薛御史道:“关于前几年的蜀王二公子灭门案,找到嫌犯了。”

大殿之上顿时鸦雀无声,皇帝的脸色都变了,直勾勾地盯着薛御史,咬牙切齿道:“说,朕要听听是怎么回事?”

薛御史不敢怠慢,把事情说了,也不敢夸大。

皇帝的脸色非常难看,他问三皇子:“老三,这么大事,你怎么不向朕请示,就自作主张了?

快把那两个嫌犯押来大殿,朕亲自来问。”

三皇子道:“回禀父皇,昨日下午,已经让刑部的人押着人犯去蜀地取赃物了。

事隔数年,只有这二人口供,不能定案。

只有取来物证,让慈孝贤妃娘娘确认过,方能定案,然后再派人抓捕其他嫌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