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02章 夺回雷鸣山(1/2)

陇右军迎战对方骑兵,长孙池是先锋,这时候,马槊团的威风就显出来了。

这种长兵最克骑兵,它的杆是特殊木料,坚硬中韧性十足,还带几分弹性。

兵器长有长的好处,在对方兵器够不着的范围内,就可以实施刺杀动作。

如果对方也用长兵器的话,两兵相接,马槊的杆有弹性,会轻微转向,从刁钻的角度刺过来。

而且,马槊的锋刃杀伤力大,出血多,被它刺中要害,当场殒命者多。

长孙池领马槊团冲杀,其他骑兵持长枪长矛在后面补刺,也有用马刀的,见漏网之鱼,直接砍翻。

甘凉这边的兵将,抽了空就往嘴里塞牛肉干,冰糖块,有的还咬着水梨。

把胡人联盟的将士都气死了,这是打仗吗?

一边吃一边打呀,自己这边打了半夜,又累又饿,眼看落了下风。

从半夜到黎明,双方都累够呛,只不过甘凉驻军有食物补充,情况好一些。

等战到中午,来偷袭的联军抗不住了,几千剩余的残兵剩勇护着两位首领,往自家领地逃窜而去。

长孙池要追,后面就鸣金收兵,他不敢违抗军令,只能收手,点查剩余兵士。

压阵的人先把自家伤员抬下去交军医救治,又让人打扫战场。

同一时间里,在甘州城接到杰哥信号的长孙洋也跟随宣王世子半夜出城,杀向雷鸣山。

长孙洋早就想收拾安思达部落,这是他五弟的管辖范围,他们天天蹲在雷鸣山,有事没事就骚扰素银县周边。

弄得五弟三天两头跟阿父哭诉,请求增援。

这次可是个天大的好机会,看老子不把那些部落杀灭了,好好待在自己的地盘不好吗,总想着侵略邻居的地方,抢邻居的财产,能有什么好下场呢。

宣王世子跟长孙洋的想法不大一样,他现在看那黑乎乎的荒山,眼里直冒光,这是银山呢。

看那山的架势不小,估计到重孙子辈都花不了,以后再也不怕饥荒和战乱了,整个陇右将来都在他们父子的治下了。

宣王世子倒不想父王非去争储,当上皇帝又怎么样?

困在都城天天操心,天天制造平衡,文武要平衡,中央与地方要平衡,宫里宫外要和谐,劳心劳力的。

也不过日食五合米,夜睡八尺床,活不到百年,还能如何?

当藩王自由很多,有事了跟朝廷要救济,没事时悄悄出去逛逛。

只要不造反,朝廷一直是安抚的政策。

真有外族来袭,出兵勤王,一致对外。

其实真到那时候,就是朝廷不发话,他们父子也不可能任胡族毁了他们李家的天下。

宣王世子摇摇头,想多了,大事先不说。

眼前就是有人敢占老子的银山,耽误我们父子发大财,这怎么能忍,谁来了也不好使。

这次突袭的骑兵都是最高配置,弓箭手都有硬弓搭配特制的狼牙箭每人一百支,火箭一百支。

骑兵配五十支箭,长兵器为钢枪或长矛,配了马刀。

还有一支钩镰枪的军团,五人一组,四人钩马腿,一人使长刀砍人。

世子下了军令:此战不要俘虏,无论男女老少,全部斩杀,打出威风。

宣王父子听了长孙老将军的建议,也是给所有兵士做最好的后勤补给。

吃饱喝足后,每人发了两斤风干牛肉,一斤炒米,半斤黄冰糖,五个林檎,要是战时太长,随时补充能量。

战士们全副武装,戴了羊皮耳帽,脸上蒙了麻布围巾,颈上用了兔毛围脖,手上戴着羊皮制的露指手套。

雷鸣山那边的两个部落根本没有防备,他们今年的日子也不好过,睡前还计划着雪停之后,去素银县和北凉县打劫呢。

没想到半夜有九千多骑兵来袭,直杀得血流成河,全部歼灭。

到第二日的午时,两个部落无一活口。

长孙洋副都督让人打扫战场,把部落的金银、粮食都拿了,马匹、牛羊都牵上,部落的大车套好了,把死人全搬上马车,不嫌麻烦的拉往祁连山,扔到山上喂狼去。

宣王世子笑他:“长孙将军,你也不嫌麻烦,就地挖个大坑埋了不就行了,费那个事。”

长孙洋道:“世子爷,你细想,雷鸣山马上归咱们管了。

不是要开发银矿嘛,整这么多死人在地下,万一矿工不小心挖出来了,多恶心呢。

而且,西北严寒,地下恒温,死人埋入地下,可能很久都不会化解。

今年西北年景不好,大旱连大雪,山上的狼群都饿疯了,那些苍鹰也没吃的,喂它们正好。

它们有吃的,就不会下山惊扰咱们的百姓。”

宣王世子恍然大悟:“还是长孙将军考虑周全,那就费点事吧。

拉尸的将士辛苦,事后每人奖一只羊。”

那些驾车运尸体的兵士原本嫌弃路远活孬,还在心中抱怨呢,一听说每人奖一只羊,嘴角马上流下来激动的口水。

有人起哄:“世子殿下,光有羊吗,不来点小酒?”

宣王世子大笑:“今年大灾,粮食金贵,各地都不大酿酒,父王和本殿下都喝不上,你们还想美事呢。

这样啊,加发一斤盐,再发一大筐萝卜和白菘,你们要是有家眷,炖上一大锅,不比什么强?”

众兵人哄堂大笑,这话也对,羊肉炖萝卜那是一绝,还有那个白菘,不知从哪里拉来的,口感清脆还新鲜,跟肉同炖,肉味浸入,比肉都可口。

两边兵士花了十几天时间,才把上万具尸体分别拉到几座有狼群的山上。

把缴获的马匹挑精壮没受伤的归入陇右大营,充作军马。

受轻伤的,打了烙印和编号,贱价卖给当地百姓做脚力,帮干农活。

重伤不治的杀马卖肉,马肉不好吃,做不好了又酸又硬还腥味重。

军营的伙头营全是粗糙人,手艺很一般,不是万不得已,不爱吃马肉。

不过,陇右一带,少数民族很多,他们很擅长烹制马肉。

刚好今年有灾,马肉少,高价卖给他们,换他们手里的皮毛、奶制品、手工丝织品。

宣王听得雷鸣山拿下,乐得手舞足蹈,看什么都顺眼。

他有一个嫡子,四个庶子,两个嫡女,五个庶女,最看重的就是被王妃精心培养的嫡长子李萧。

这些年他虽有家底,可是花钱的地方不少。

如今银山在手,有三成归他私人支配,他想过,养三千私兵用不了,分给李萧一成吧,以后是要世子来接班的。

李萧听了父王的打算,心里也十分痛快。

甘州城和凉州城自有朝廷派来的官员管辖,宣王父子虽然时时越俎代庖,终归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有了钱,就另外起一座宣王城堡。

在这件事上,父子俩个是有志一同,有自己的城堡更安心,省得那帮官吏三不五时的上密奏,向朝廷告他们父子二人。

城堡的位置,就建在雷鸣山的西北面,正好守护着这座银山。

长孙宇总督巡查陇右大营,安抚受伤将士,死难者需要抚恤家属。

外甥女给的那批猪肉不错,营里准备猪肉白菘炖粉条,配上胡饼,吃了身上暖和又顶饿。

那些家眷在附近住的兵士,战后配发的物资没舍得吃,悄悄托人送到家里,给家人尝尝。

长孙池有些不满意,问他父亲:“父帅,儿子刚要追击,崔先生就命人鸣金收兵,多耽误事啊。

两部的溃兵有三四千人呢,都是青壮年兵丁,以后肯定要卷土重来,后患无穷。”

长孙宇看六儿子一眼,看四周无人,揪住他耳朵在他耳边道:“叫你小子多读书,你总是不当回事。

你知不知道,《史记》中,范蠡劝文种的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长孙池迟疑:“父帅认为,如果这些少数民族灭了,宣王用不着咱们,很有可能下毒手?

不会吧,他可是把女儿都嫁给儿子了,对您也亲近得很。”

长孙宇瞪了一眼天真的六儿子:“六子,别看这会儿,宣王父子嘴上对咱们客气,那是他们暂时离不开咱们,需要互惠互利,谁知心里想什么呢?

皇家就没有一个好东西,你表姐是多温和善良的一个人呢,生生被梁王那个王八糕子逼死了。

要不是阿父恰好进都城述职,拉上你姑母据理力争,青衣君的虚名也得不着呢。”

王善一有全城鸟兽的帮忙,情报精准,长孙大舅领人把潜伏在城内的各方间谍全抓了。

审了一遍,有价值的责令本部出钱或用物资赎回,没有价值的,杀了喂狼。

新年临近,陇右总督府里,热闹一片。

说到梁王,长孙池幸灾乐祸道:“龙州离咱们不算远,听说那边可惨了,缺吃少穿。

军队大幅非战斗减员,多是冻饿而死。

百姓更可怜,很多人对梁王没有信心,秋季就陆续外逃避灾去了。

当地十室九空,留下的人听天由命,路边的尸体官府都收拢不过来了。”

长孙宇鼻子里哼了一声活该,又感慨百姓之苦,他也是眼看着却爱莫能助。

要不是明珠神通广大,送到这么多物资,自己这边也好不到哪里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