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0章 准备参加太后的寿宴(1/2)

王侍郎放了心,才开始收拾新买的宅子。

上任房主姜大人虽穷,可这房子是蜀王送给他的,硬件特别好。

因为姜大人帮了蜀王大忙,蜀地盐井开放,帮蜀王使用了新工具和新技术,使蜀地井盐赚了大钱。

蜀王知道姜大人家底薄,在都城只有个三进的小破房,把自己名下这栋宅子送给他当谢礼,内外都给修好了。

外表十分壮观,门楼是双层歇山顶建筑,双砖加白灰的院墙,高大坚固。

就是因为得了这座好宅子,引起来一些人嫉妒,才给姜大人使绊子。

姜大人被挤兑走了,王侍郎买了个好宅子。

王侍郎这座新宅子,坐东朝西,在光福坊第一排第三座。

左边是吏部员外郎冷四云大人家,这人跟原主人姜大人不对付。

其实就是看着姜大人出身一般,却得了蜀王赠的这座好宅子,羡慕嫉妒恨。

右边是国子祭酒张家,老大人比较清高,跟邻居也不大来往。

冷大人听说姜大人贬官外调,高兴了几天,接着听说,他把宅子卖给礼部王侍郎,心里又不痛快了。

不过,冷大人也知道,王侍郎不大好惹,亲爹是礼部尚书,官至三品,外祖家是开国功臣,有爵位有实职,挺有势力。

媳妇是河东曲氏的女儿,虽然与岳父家关系一般,那也比外人强啊。

主要是王侍郎自己能耐,文武双全,科举入仕,年纪轻轻的正四品,到老了怎么也得是三品大员,还是不得罪为上。

冷夫人带着些礼品,登了新邻居家的门,说参观一下王大人的新家。

曲夫人陪着,进了大门,门楼上下共有十八间屋,家里的门房、侍卫、更夫住在这里。

一进院子,迎面是一座太湖石的大影壁,大石形似狮子,瘦、透、漏俱备,非常气派。

影壁后面有一个圆形大鱼池,里面养着风水鱼。

一片空地后是个大客厅,厅上提写三个字:怡然厅。

平常用来接待外客,家里开宴会也会到这里。

客厅左后方就是大厨房、茶水间、食材库,留了个角门方便进出。

右边有一条石板路,路两边种了些常青的小灌木。

客厅后边种了两排洒金柏,修剪得齐整。

有一堵青砖垒的一人多高围墙,留了月亮门,对称种着两株石榴树。

进门就是二进院子,院里左右分别是大库房、理事房、账房、工具房、佣人房,都留有小门,门上写着名称。

又一堵青砖垒的一人高围墙,留了月亮门,门前对称放了两对大缸,蓄满清水。

进了三进院子,左边盖了两层的藏书楼,楼上藏书,楼下摆了案几,是个读书学习的好去处。

楼前种了几棵松树,楼后种了千根翠竹,竹林后有一口井。

不过腊月时分,竹子落叶了,看去全是枯枝,还有余雪。

右边是一片空地,黄土地碾得溜平,摆了兵器架子、石锁、木桩之类,是个小小的演武场。

又过一月亮门,四进院子对称有六个小院,左边可以住公子们,右边当客房。

五进院子是主屋,正中一排双层建筑,八柱九开间,用了单檐歇山顶。

二楼敞亮,正中三间是观景厅,有一排小书架,上面放着些男主人的文书,女主人的账本,摆了一张大书案,放着文房四宝。

左前窗有一张棋案,右前窗有一张画案,厅中摆了几张罗汉床。

左边三间放着男主人的金贵东西,右边三间放着女主人的嫁妆和私人物品。

楼下正中三间是小客厅,平常见个女性亲戚和自己家人。

左边是净房,贴身侍女和妈妈们住的小屋。

右边是主人夫妇的起坐间,大寝室。

主屋左边建了两个小院子,前后种满桃李树,留给小姐们住的。

右边一个小院子,是小厨房和小储藏室,地下有一个小地窖,厨房墙角有一口甜水井,后院墙留着一个角门。

最后是大花园,正中间用青石建了一个大鱼塘,此时结了冰。

鱼塘周边有两尺高的石头垛子,垛子外围种了一圈冬青。

花园的东北角修有一个小亭子,周围种了十几株杏树,十几株林檎。

周围的花在这个季节都没了,曲夫人说,种花没有用,她也不懂,要不明年干脆种些菜算了。

冷夫人听了,心里暗自发笑。

花园角落里打了两口深井,后门经常关闭。

右角落建了个院子,里面的房子是青砖灰瓦硬山顶的,一小间一小间很密集,是粗使婢女和管事妈妈们住的。

花园西南墙角建了院子,围墙较高,是车马房,留有侧门,以便进出。

院子的硬件挺好,主建筑都是使用青砖、琉璃瓦、红松梁、柏木椽、青石柱,门窗也讲究,一水的鸡翅木雕花的窗户,樟木三寸板做的门。

软件上差点事,没多少贵重的东西。

冷夫人想,估计买这宅子把家底花空了,没钱添置家具和摆设。

想到这里,心里上平衡了,笑嘻嘻地相约吃了茶,就回家去了。

王侍郎这会儿手里是没多少钱了,这个宅子可不便宜,妹妹的钱都用进去不算,还把自己手里的私房钱用上一大半。

太后的寿宴就是五天之后的事了,实在拿不出什么好东西。

以前在南粤当官,离都城路远,随大溜儿拿一两千贯钱就是了,再不然就跟王尚书算一份礼,皇家也不会挑剔。

今年可不行,调任京官了,还是有头脸的礼部侍郎。

而且跟王尚书脱离关系,另算一家了,要是不拿个像样的寿礼,怕皇帝挑礼,又怕同僚笑话,急地抓耳挠腮的。

早知道,就留两盆牡丹,腊月里鲜花难得,牡丹娇艳明媚,国色天香,想来太后也会喜欢。

王侍郎这天下了值,一个人骑了马去青衣君祠。

屋外正下轻雪,纷纷扬扬的,到正殿上了香,唉声叹气的。

挨到傍晚时分,王善一出来透气。

兄妹两人商议,太后的寿礼送什么合适?

送花鸟肯定与其他人重复,送金银太俗还有点舍不得。

王善一约他哥明天来一趟,她想想办法。

王善一有啥好办法,就跟英英磨叽,答应有了机会,让王侍郎给英英弄一对仙鹤进空间。

英英才告诉她:“别墅现在的位置在空间的南边,比较热,四季不分明,适合种植瓜果蔬菜。

也适合养殖普通动物。

你顺着抚灵河往北去三百公里,那里凉爽些,适合养珍珠。

王博士让建筑机器人从抚灵河引出水来,做了一个人工湖,里面养着珍珠蚌,是六个操作者机器人管理。

他们既养蚌又养珠。

王博士以前靠着养珍珠,发了不小的财呢,她人没有了,那珍珠不采那么勤,肯定有大珠,还有利用矿物水养的彩珠。

这个时空没有这种技术,随便拿几颗出去,都是稀世珍宝的存在。”

王善一好奇,让创业者一号开电动卡车送她过去。

看见了一个小院子,大门上写了明珠楼,院里有五间两层小楼,楼上装潢太阳能发电板。

十个建筑者机器人和六个操作者都在这里,院子旁边就是一个人工湖,水不太深,里面插着许多竹竿,上面吊着麻绳,麻绳上拴着一个个大蚌。

王善一到明珠楼前,输入英英告诉的密码,开了门,跟操作者一号说了口令。

它打开一号大收藏柜,里面几个透明抽屉,垫着锦缎。

机器人取了两颗大珠,有一寸以上珠径,珠形圆满,色泽银白,光彩流离,几乎没有瑕疵。

这样的珠子,目测收藏柜里几乎有数百颗。

机器人又打开十六号收藏柜,全是各色的彩珠,比黄豆略大一些,数量上千。

机器人用个小纸盒装了一盒,有五六十粒,递给王善一。

王善一眼睛都直了,王博士太厉害了,太能耐了。

她的手都有些哆嗦,手里的宝贝,价值万金也不为过。

王善一把珍珠给了王侍郎,跟他说:“哥,你把这颗最大的白珠献给太后,就说是在南粤时,从渔人手中高价所获。

另一颗白珠和彩珠都妥善卖掉,所得的钱,给嫂子和侄女添几套好首饰,好衣裳,再给侄儿们攒点家底。”

王侍郎点点头:“一一,哥老占你的便宜,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你看,哥还能给你做点啥呢?”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