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635 当那一天真的来临~(2/3)

李郁的声音很平静很坚决:

“想必诸位都知道了,寡人决定开战了。”

“开战的原因很多,归根结底就一个字,钱。”

“今天在场没有外人,寡人可以认真的说一句,战争也好,殖民也罢,本质上都是生意。”

“帝国不想发动战争,但没办法,人家逼着我们开战。现在除了茶丝瓷,我们的原棉进口也被人卡住了脖子。”

“寡人不喜欢战争,但寡人也不惧怕战争。既然他们不愿接受现实,那就认真的打一仗。”

纺织巨商徐想附和道:

“陛下说的是,这5年里原棉进口价格上涨了3倍,吃掉了我们太多的利润。”

李郁笑笑。

他清楚这里面的水分。

不全是东印度公司刁难,而是全球的棉花市场确实迎来了一次巨大的发展。

究根结底是各种棉纺机器的发明,棉纺效率高了何止10倍,原料自然就不够了。

涨价也是市场行为。

李郁微笑:

“与其受制于人,不如自力更生。诸位,去中亚种棉花吧,需要人手就从国内招募,寡人给你们一颗定心丸,你们雇佣百姓出国,不设上限。只有一条,必须提前预支2年的工钱的给他们的家眷,这是底线”

众人连忙应声。

底线,就是警告。

谁踩线,谁找死。

说到这里,李郁也顺便多说了几句:

“具体后勤事宜,由参谋本部和你们对接。”

“寡人只表个态,这一仗持续三五年也是寻常。大军远征万里,后勤是关键。”

“不必担心滞销,你们生产出来的每一颗大米、每一匹棉布、每一块铁锭都会有市场。”

众巨商齐刷刷起身,跪地磕头。

“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郁坦然接受了跪拜。

他想的很深远。

以军事远征带动商贾出国,以商贾带动出国劳务。

移民也好,雇工也罢,本质上没什么差别。被实用主义浸润的百姓,一旦发现出国劳务挣钱,就不舍得离开了。

有人待5年,有人待10年。

有人一不小心就待了一辈子。

会议持续了1个时辰。

之后,是单独会面。

巨商们再次被绑上了帝国的高速战车,他们已经不那么激动了。

跟着陛下赌了很多次,每次都是赢。

这次是天字一号赌局。

赢了,帝国就是未来的世界霸主。

成吉思汗走过的路,吴皇的军队很可能要再走一遍。

蒙古骑兵是轻装,吴军不可能轻装。

所以,后勤补给是重点。

参谋本部开出了令人恐惧的采购清单。

涵盖各类军用民用物资:

军服军靴、干肉、酒精、茶叶、粮食、煤炭、油盐酱、药材、帆布、毛毡、毛毯、御寒物资、车辆、各种工具,以及骡马牲畜。

要求是,随军补给。

1791年夏天,帝国重心迅速转向备战。

秋季。

联合舰队举行了盛大的阅舰仪式。

上百艘战舰在长江口外依次通过,接受旗舰检阅。

之后集体南下,进驻金兰湾。

金兰湾腹地足够富庶,补给不难。

次月,靖海公施秉仁率一支舰队经过马六甲海峡。

撒克逊人很紧张。

海峡殖民地总督下达了全面动员令。所有城堡、据点、炮台、战舰一概进入战时状态,但不得主动发起进攻。

如果吴人挑衅,则可无需请示立即还击。

好在相安无事。

吴军舰队没有挑衅的打算,只是以极度戒备状态通过了海峡。

擦肩而过时,

一艘皇家海军的6级侦查舰舰长,在航海日志里写下:

我们昔日的东方盟友成了我们在东方最大的敌人。即使隔着30米,我也嗅到了吴舰掩饰不住的杀意。

上帝保佑撒克逊,保佑皇家海军。

这个世界是没有秘密的。

气氛逐渐紧张。

吴国开始向吕宋岛、西婆罗洲、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增兵,少则1000,多则3000,都是仆从军。

于此同时,

各个吴国移民屯子也收到了总督府的动员令,要求:以村寨为单位,发放认旗,发放弹药,发放窜天猴。

所有人都被告知:

“如遇敌来犯,即可开火。一村有事,周边帮忙。帝国军队将会在最短时间内赶到增援”

马尼拉城。

伊比利亚殖民总督收到了吴使的当面通牒。

“鉴于欧洲形势有变,吴国秉承对等外交的原则告知列国,南洋地区各殖民未来的相处原则。”

“一,如有挑衅,天兵绝不宽宥,以武力将尔等连根拔起。”

“二,如果保持中立,吴军亦可中立。”

“三,如有封锁港口、断绝贸易、驱逐移民的行为,视为挑衅。”

见形势有变,

第4军团终于结束了多年的懒散状态,转入战备状态。

在司令官黄肆的严令下,士兵们每日操练队列、射击,例行巡逻,不敢怨言。

与此同时,分散在南洋各地的第4军团驻军纷纷打报告,向朝廷索要最新款后膛火炮,言辞恳切,一日三请。

一边求援,一面自救。

挖壕沟埋竹签,自费向南洋集团购买手枪。

虽然4军团很久不打大仗了,但多一杆枪就多一丝安全的理念仍然没忘。

军团士兵平均军龄超过10年,这帮人把当兵做成了终身制职业,舍不得离开。

一人海外,全家发财。

一人扛枪,全家幸福。

根据有心人私下估算,第4军团的士兵虽然不太打仗,但人均年度入账超过300两,敛财有方。

于此同时,第7军团再次开出国境,于曼德勒区域驻扎。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