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631 “一吨纸钱的葬礼”和“奥斯曼紧急求援”(3/3)

若是走近目睹,必定大惊失色。

3磅炮打出10磅炮的威力了。

答案是:开花弹、后膛炮。

军工署和马鞍山重工联手研制。

原理类似阿姆斯特朗后膛炮,是立楔式炮闩和螺式炮闩的结合体,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螺式炮闩。

但,确实是相对先进。

后膛炮的难度在于:设计和加工。

开花弹的难度在于:慢燃引线和弹托设计。

以吴廷如今的工业实力配合资金实力,已经一一解决。

慢燃引线的原理是是尽量把引线内部火药粉压实,不留空隙,引燃速度就变的缓慢了。

军工署反复测试,确保可靠。

引燃时间也可根据引线截下的长度大致估算。

木制弹托更简单,只是设计理念的突破。

开花弹爆炸,硝烟弥漫 一口气打了20发后,众士官生再次进入棱堡查看情况。

山坡上。

李郁扭头对身边的一少年笑道:

“张承业,你做的不错。”

“谢陛下。”张承业喜滋滋,压低声音,“陛下,其实横楔式炮闩我们也试制了一门。加工难度大,产量稍低,但能弄出来。”

“别急。我们不要遥遥领先,我们只求领先敌人一步。横楔式炮闩和适用于重炮的螺式炮闩慢慢研究,即使成功,暂时也不必拿出来。”

“陛下圣明。”

山坡下 士官们开始了今日的第三门科目——土工作业,抵近攻打棱堡。

远远望去好似一群土拨鼠,铁锨翻飞,尘土飞扬。

他们把坑道一直挖到尽量靠近棱堡的位置,然后架起臼炮。

一发发开花弹落入棱堡内,爆炸效果喜人。

而棱堡守军的反制手段却少的可怜,枪打不到,炸弹抛不到。只有同样用臼炮才能达到不那么理想的杀伤效果。

教官站在棱堡城墙反复瞭望,不停指出哪一道坑道有人暴露。

在战场,暴露就会被枪击。

所以士官生们需要对坑道的深度和宽度做到心中有数。

总结就是:

火箭弹、开花弹、土工作业对棱堡都有效果。

但是,

开花弹是最适中的方式。

火箭弹费后勤,土工作业费时间。

军官们可以根据战场情况,自行决定选择某一种攻城方式。

数年前和罗刹人的那场战争,让吴廷意识到不能以打清军的心态去打欧洲军队。

西伯利亚的棱堡是天底下最烂的棱堡。

即使这样,

也给吴军造成了不小损伤。

若是吴军有朝一日需进攻地中海沿岸那些沃邦元帅的徒子徒孙设计的石头棱堡,得死多少人?

纵然不爱惜士兵的生命。

以18世纪的交通情况,吴军远征必定要走精锐路线,人海战术是不现实的。

所以,武器要突破!理念也要突破!

李郁还提出了一个科目:

今日你是进攻方,明日你可能就是防守方。

矛要尖,盾要厚。

我若用火箭弹、开花弹、土工作业攻打,阁下作为守军又该如何应对?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