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630 坐牢也是一门生意(2/3)

烈火烹油的高速发展下,欧洲平民阶层却对当下生活极度不满,因为身边的蒸汽工厂越来越多,但是待遇却越来越差。

资本家们整日叫嚣着“严格控制成本,和吴国同行一决高下”。

苏格兰纺织女工平均职业寿命已经降至6年。

也就是说,一个健康的人进厂待6年就要去见上帝了。

工厂主们组织了武装护厂队镇压不满的纺织工。

初代资本家是这样的,他们不但对殖民地狠,对本土更狠。

诺斯首相多次巡回演讲:

“即将到来的19世纪,将是全世界竞争空前激烈的一个世纪。”

“国力决定一切。”

“我们正在和吴国展开全方位的激烈竞争,包括但不仅限于纺织、钢铁、军工、航海。为此,我们要不惜代价,不惜一切代价。”

“这是一场沉默的战争,最终的胜利者将赢得下一个一百年。”

上议院和下议院的绅士们纷纷报以热烈的欢呼。

民心从未有过的团结。

竞争、备战,两不误。

日不落帝国要做19世纪的唯一霸主。

撒克逊王国的氛围只是欧洲的一个缩影。

各国大抵心思类似,一方面拼命压榨殖民地,一方面拼命发展工业,把本国庶民的血肉和殖民地土著血肉搅合在一起。

没办法。

联合参观团从吴国回来,被震撼的不行。

参观团成员们把吴国的工业吹嘘的天上难见、地上无双,宣称欧洲的工业已经全方位落后。

要追赶并超车。

就需要各国王室的大力配合。

发展工业,无非就4点:资金、人员、技术、正策。

王室承诺减税。

王室默许人员成本控制。

王室给予发明家更高的奖励。

王室颁布更多的自由法令,尤其是从殖民地掠夺廉价资源供给本国工厂。

从南亚次大陆到西印度群岛,从加勒比到北美,殖民者空前贪婪,皮毛、香料、黄金、铜料、木材、奴隶,他们什么都要。

殖民者和土著之间的战争越发激烈。

死于火枪的人不计其数。

吴国军火商和只认金子的欧洲商船联手,把那款廉价的火枪卖到了全世界。

自由牌火枪。

一款连续射击6次,炸膛概率超过9成9的垃圾火枪。

那又怎么样?

炸膛死掉也是一种幸福。

总比被人割了头皮死掉要好吧?

对此极为愤怒的撒克逊海军在印度洋拦截过一次吴国军火商船,很快,他们的商船在南海就遭遇了同等报复。

最终,

伦敦决定,除非全面开战,否则不要正面对抗。

世界主要强国不约而同地干同一件事:备战!备战!备战!

扩军。

造舰。

升级战术。

研制新式武器。

在全球殖民地修筑更多更坚固的棱堡。

这些是物理层面的,非物理层面的则是外交。

撒克逊外交使者频繁出入各国宫廷游说,试图建议一个松散的军事联盟共同对抗吴国。

欧洲没有出过秦始皇。

在这种时候就很头疼,无法捏成一个整体。

各国分歧不断,矛盾太深。

撒克逊人的设想:

“欧洲各国共同宣布抵制吴国商品,然后联合起来和吴国全球开战,夺取吴国的大部分海外殖民地,把战舰开进吴国的后花园。然后,双方达成城下之盟,为了世界和平大家各退一步,吴国向全世界分享茶叶种植技术。”

撒克逊人从来没想过武力进攻吴国本土,他们所能想到的最佳结局也不过是从吴国手里多挣点银子。

从这一点来看。

当下的吴国和撒克逊王国颇有相似之处,都是公司帝国。

克里米亚半岛。

战争已经持续了4年,双方打的筋疲力尽。

部分装备欧械的罗刹人损失了45万军队,其中大部分是征召来的农奴。

全面装备吴械的奥斯曼人损失了78万军队,其中大部分是阿伯伯人和波斯人。

打不动了。

中间出现了20里的停火地带。

吴国的七大重工集团赚爽了,西欧的军火商同样赚爽了。

在坐视奥斯曼——罗刹厮杀这件事情上,双方是有高度默契的。

正因为有这种默契,两边才能如此克制。

最好笑的是,罗刹和吴国的边境贸易额逐年攀升。

让全世界看到了,什么叫踏马的自由贸易。

松江府。

原住民顾阿四依依不舍的告别了自己的老屋。他是最后一家搬离此处的,街坊四邻早就走了。

没办法。

住不下去啊。

松江府物价逐年抬升,铺子里鲜肉小笼包1两一屉,侬吃的起伐?

闹市区新开的铺子,一概是土匪改行。

但是,只要把自家的房子卖了,然后去嘉兴、去湖州、哪怕去杭州城都能换一套更好更大的住宅,手头还剩不少盈余。

“爹,那是什么地方?”

顾阿四抬头瞅了一眼。

河对岸有一大片建筑,四方围墙内伫立着多座崭新的楼房,外墙下还有几个穿黑白条纹上衣的人在钓鱼。

他脱口而出:

“这么好的地段盖这么大的园子,房主可真有钱啊。”

赶车的车夫笑了:

“错了错了,那是松江特别监狱。”

“啥?”

“没错。就是监狱,不过一般人进不去的,能住进这里面的都是老爷。”

“细讲?”

“没法细讲。我也是听人说的。”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