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606 古典游牧,外凸半月阵(2/3)

之后,哈萨克人的步兵赶到。

西清收缩兵力,从一字长蛇变成一个刺猬。

双方打的很惨烈。

哈萨克汗国总人口才180万,就敢出兵20万。上到白发老翁,下到10岁小崽子,全民总动员。

用的是他们最擅长的战术——伏击战、消耗战。

先伏击,给了西清当头一棒。

然后拼消耗。

仗着他们骑兵多,持续给西清放血。

甚至一边打仗,一边放牧。

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成功地把西清压缩在不足50平方公里的地盘内。

但是,当包围圈缩小到一定程度。

哈萨克汗国军队的劣势就整个暴露出来了——缺乏攻坚能力。

西清以卡伦和壕沟相结合,竟成了不可逾越的天堑。

初次尝到了甜头的清军开始疯狂修筑工事,全民转职矿工,挖的大营内外,地无3尺平。

永琰感慨:

“幸而哈萨克之步兵不强,否则的话,吾当里海牧羊。”

萧小七灰头土脸,也感慨:

“幸而敌军之大炮羸弱,否则的话,妾当异域持业。”

双方互啃7个月,从秋天打到春天,竟是谁也奈何不了谁。

清军突围不出去,哈萨克人也打不进来。

就像是两个揪头发打架的泼妇,愣是分不出胜负。

只能拼消耗。

等西清断粮,全部饿晕。

前撒克逊陆军少校,现西清忠臣艾默生无奈地摇头,他再次感慨东方军事技术之落后,理念之落后。

直到,他看到了吴军步炮配合。

一名侍卫跌跌撞撞冲过来:

“皇上,北边、北边打起来了!”

永琰裹紧身上的羊皮袄,冲出地窝子。

哈气擦拭千里镜片,瞭望北方,只见烟尘滚滚,硝烟弥漫。

狠狠嗅一口空气,硫磺味特别提神。

“好,打的好,打死这帮放羊的。妈妈的,大清替他们灭了准噶尔,他们居然恩将仇报”

说着,

两行热泪从眼眶滚落。

永琰偷偷抹泪,却弄巧成拙,泪水和灰尘混合,成了大花脸。

同样蓬头垢面的艾默生拎着佩剑大踏步过来:

“皇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出兵吧,配合友军击败敌军。”

“你有把握吗?”

“6成。”

听着隆隆炮声,永琰艰难的吐露心声:

“艾都统,朕和你说心里话,你说的友军刚把朕从燕京赶到了这里朕怕他们居心不良。”

艾默生听懂了。

问道:

“那让他们打,我们撤?”

“且慢。”同样脏兮兮的花脸萧小七过来了,“不能啊,皇上。中亚虽大,却是两个大国的狩猎场。我们要么委身侍吴,要么委身侍罗刹。如果一个都不选,那我们会被俩大帝国来回碾死。”

永琰艰难地叹了一口气。

“如果非得选一个,朕宁愿选吴。”

艾默生眼珠转悠,他认可永琰的想法。

汉人,总比罗刹鬼有信誉。

而且叶卡捷琳娜那女人是真的狠,投奔过去,肯定会被当成炮灰投入对奥斯曼的战争。

此刻。

西清大营边缘距离15里处。

兀思买率1000骑拖着枯树和军旗左右来回奔跑,搅的烟尘滚滚。

他是故意的!

因为对面的哈萨克骑兵实在是太多了,好似飞蝗。

烟尘,就是烟雾弹。

遮蔽战场视线。

让敌人摸不清己兵力规模,为步兵争取列阵的时间。

西征军所有军官都有些发憷,没想到哈萨克汗国居然拥有这么多骑兵?

准噶尔人击败过哈萨克。清军又灭了准噶尔。吴军又击败了清军。

按照逻辑,

吴军>清军>准噶尔>哈萨克。

这么一条长长的鄙视链,林淮生认为以1打10应是轻松寻常的。

李小五飞快的下令:

“看到那块丘陵了吗?

“辎重大车围绕丘陵列圆阵。骆驼和驮马居中,重炮居于丘陵高处。”

“司令官,轻炮呢?”

“轻炮随同步兵一起在圈外作战。”

没一会,

兀思买那边派人来问战术。

李小五略一思索:

“告诉兀思买,把敌人引过来。”

小半个时辰后。

哈萨克汗国的大军来了。

先是骑兵,万马奔腾,地面颤抖。

俩刻钟后,步兵赶到,无边无际。

站在丘陵最高处的李小五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这么多人?”

他不会想到整个汗国的兵都在这了。严格来讲,是整个汗国的健康男人都在这了。

双方都有点愣。

阿布汗放下千里镜,惊诧的反问:

“是吴军!他们怎么会来这里?”

一旁的大玉兹苏丹低声道:

“大汗,咱们现在是在大清伊犁将军的防区。吴军肯定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来的。”

阿布汗老脸一红: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