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582 吴皇马踏紫禁城(2/3)

“万岁!万岁!万岁!”

欢呼声好似滚雷,让人陶醉。

近卫军团2个营跑步率先进入紫禁城。

半刻钟后,

李郁身披黑色大氅,催马扬鞭,在数百名近卫军骑兵的簇拥下,踏过桥,开进门。

进入紫禁城。

沿途,每隔2丈皆有一名持枪步兵。

见御驾前来,皆举起枪刺,高呼万岁。

手持佩剑的近卫军骑兵从两翼散开,沿途警戒。

一名不知所措的小太监或许是被吓到了,想起身躲避,被骑兵当作可疑分子毫不留情的一刀砍翻。

李郁马速不减,直到太和殿前才勒马。

战马前蹄扬起,离地嘶鸣。

李郁望着旁边一步兵,伸出右手:

“枪来。”

士兵连忙递上自己的崭新燧发枪。

李郁掰开击锤,瞄准大殿正中间那蓝底黄字的牌匾,上面三个醒目的大字:太和殿。

子弹击中牌匾,坠地。

“万岁,万岁,万岁。”

在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中,李郁将冒着余烟的燧发枪丢给士兵,赞道:“好枪。”

战马踩着玉阶,进入太和殿,迈过门槛。

殿内光线昏暗。

巨大的金丝楠木柱子来自西南深山。脚下的金砖,乃是苏州府御窑出品。

“吁。”

李郁翻身下马,一步步走上台阶,坐上龙椅。

说实话,

并不舒服。

前后不靠,左右也不靠。设计很不符合人体工程学。

突然,他从扶手下面摸出了一张明黄绸绢。

展开一看,瞬间乐了。

“诸位,这是永琰这小子给他爹拟的庙号。清徽宗哈哈哈哈。”

太和殿内,充斥着欢快的笑声。

李郁举起绸绢。

“寡人决定遵从孝子心意,拿下去,给京城的遗老遗少们都看一遍。省的背后埋怨寡人!”

李郁站在广场上,突然举起右臂,握拳。

高呼:

“从今日起,清帝国亡了,大吴帝国万岁,万岁。”

士兵们疯狂的欢呼。

之后,就是大索全城。

皇城被人偷盗了许多值钱物件,必须追查,挨家挨户的查。

吴皇是仁慈的,入城后本不想杀戮。

不过,

这些苟贼也太过分了,紫禁城和六部衙门的东西都敢搬回家?

当天,吴军就贴出告示。

要这些人自觉站出来,归还物件,承认错误。否则 次日清晨,

吴军以排为单位,分区搜捕,地毯式入户。

南城不查。

那里都是些穷哈哈,没什么必要折腾。就算有胆大包天的偷了抢了点东西,兹当是吴皇开恩了。

搜捕仅限于北城,也就是内城。

内城的人要搜身,屋要破墙,地要掘开。

东华门外,

士兵们闯入一户镶白旗人家里。

当家旗人连忙跪下:

“军爷,我可是旗人,旗人最懂规矩,绝对不敢偷窃皇家物品。”

话说的很好听,

但很快,士兵们就从一青花瓷瓶里搜出了两块带龙纹的玉佩,还有几卷大唐的字画。

“饶命啊,我错了。”

“我猪油蒙了心,我不该去紫禁城。”

准尉拔剑给这家伙来了个透心凉。

然后,对跪在地上的众人宣布:

“偷盗皇室物件,视同谋反。成年男丁处决,其余家眷发卖。”

总之,吴军在燕京彰显了文明之师的风范。

既不无故扰民,也不随便抓人杀人,只是对偷盗皇产官产的人施加了惩罚。

涉及皇家物件的,男丁处决,其余发卖,抄没家产。

涉及官府物件的,全家流放兰芳,抄没家产。

内城的搜索行动足足持续了10天,才意犹未尽的结束了燕京寻宝记。古董字画、金山银海、骏马钟表、金印玉佩、不计其数。

抄家小组忙的算盘珠爆裂。

李郁,当然是逍遥的。

先逛了一圈紫禁城收罗了些可心的小玩意,带回家把玩。又便服巡视了四九城,所到之处臭气熏天。

一气之下颁布了《随地大小便、随地倒垃圾流放令》。

统计后发现,

竟然有200多名王公大臣、前清官绅悬梁自尽了。

李郁很愤怒:

“自尽,是在对抗寡人,向寡人示威。”

“全部抄家!统统流放!”

流放人员10人一组,流放岭南的南边,兰芳。

吴廷现在没有足够的船,所以流放人员需先走道3000里去广州,然后才能坐船。

城内,

天天吆喝着:

“旗人偷皇产,罪加3等。”

“旗人偷衙产,罪加2等。”

听起来颇有一种吴皇为大清国在复仇的味道,让人联想到当初南明对清军入关击破李自成的反应。

当尘埃落定,燕京人口锐减大半。

一部分早就跑去了盛京。

一部分随永琰西狩。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