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 郁皇亲征,开启两路北伐(2/3)
考进长安很难,打进长安稍微简单那么一丢丢。
财政大臣胡雪余坐镇苏州府,负责调度后勤。
参谋本部大臣谭沐光坐镇京口,也是负责调度后勤。
站在甲板之上,
李郁望着滚滚长江水,和身边诸将感慨:
“北伐,不应该是冲锋的号角,而是成功的钟声。从南往北打,朱元璋是第一人,寡人是第二人。”
“如今清廷统治摇摇欲坠,好似冢中枯骨。”
“这一仗,军事为辅,正治为辅。”
“我们一定要安置好北方流民,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陛下圣明。”
北伐大军分2路。
西路军由陆军大臣林淮生指挥,包括了第1、3、9野战军团,以及轻骑兵军团。
西路军从南阳出发,一路向北,意在堵截清廷西狩之路。
东路是陛下亲领,兵力更多,准备穿过安徽向北进攻。
出发之前,吴军进行了一次略为仓促的整编。
从原有的老军团各抽调2000士兵士官编入新组建的军团,其中三分之一人官升一级。
产生的空缺,由新兵填补。
如此一来,可保各个军团的基本战力。
此外,李郁还临时调整了部分高级军官。
即日起,各军团最高指挥官改称司令官,对应军衔不改。
第1军团由林淮生兼任(林总)。
第2军团依旧是郑河安(总生病的阜阳大哥)。
第3军团韦俊(韦妃的默默无闻的哥)。
第4军团黄肆(驻大员,忙着捞钱)。
第5军团苗有林(驻广东)。
第6军团赵二虎(长兴矿工出身,王六的小弟)。
第7军团白健仁(桂军,人在东山步兵士官学校进修)
第8军团李小五(义子,兼领禁卫军)。
第9军团杨遇春(披甲步战高手)。
第10军团刘阿坤(存菊堂老人,沉湎于西湖柔情,拉来挂个名,战后好封爵)
轻骑兵军团,兀思买(热爱诗词的非典型圆脸蒙古人)
近卫军团,陛下亲领。
按照既定安排,如无意外天象,大军每天必须前进40里。
西路军先出动。
林淮生以轻骑兵军团为先导,一路北进。
一路所见,哀鸿遍野。
白骨弃于市,数里无人烟。好不容易找了几个状如骷髅的汉子作为向导。结果吃完第一顿,就撑死了两个。
鲁山县、宝丰县已成废墟。
士绅也好百姓也罢,皆不知所踪。
“老乡,这里的人都去哪儿了?”
“军爷,死的死,跑的跑,俺估计好多人逃进山了。”
豫西多山,生存概率比在平原会高一些。
大军继续前进。
汝州,不战而降。
城墙上血迹斑斑,之前有明显激战的痕迹。欢天喜地的士绅们打开城门,跪迎王师。
不过,
林淮生不打算就这么放过他们。
当众询问了一个问题:“尔等可有四海票号存银存根?”
众人愕然,连忙找出存根。
不料林淮生冷脸道:
“凡存银3000两以下者,皆为首鼠两端,无可宽恕,杀!”
如此一来,汝州城内官绅240余人皆被拖出去当众枪决,之后家族男丁发去淮南煤矿挖煤,女眷发入教坊司。
仅有5人合格。
林淮生知道陛下心意。
这半年里,四海票号在北方一共吸储400多万两。
陛下听说后,勃然大怒。踏马的既然不让骗,那寡人就只能动手抢了。
轻骑兵军团一路狂奔,传檄各州县。
所到之处,
州县纷纷打开城门跪迎王师。
识时务者为俊杰,就连重镇洛阳也自觉打开了城门。已封冻的洛水,挡不住凶狠的吴军。
河南布政使带领全城400多官绅跪在城门外当众献上牛羊、金银。5000多守军全体弃械。
吴廷的规矩,人人都知。
顽抗,破城后全城士绅皆屠。
投降,可保全城士绅身家性命。
兀思买骑在马上望着匍匐在脚下的洛阳官绅,得意洋洋的接收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城池。
至此,
西路军就完成了初步战略,封堵住了清廷从潼关西逃入陕的路线。
安徽滁州府。
中军大帐。
参谋恭敬的回答:
“林帅军报,西路军兵锋已至黄河,在南阳府城、汝州城、宝丰县城、许昌城驻军,途遇抵抗甚微,并诛杀存银低于3000两之士绅844户。”
“告诉林淮生,接到军令之日起,西路军分3路,自西往东配合东路军清剿,分区清理。”
“寡人再次强调作战原则,凡不愿放下武器者,不论兵匪不论老幼一概剿杀。打一路,就安置一路,若粮食跟不上,宁可放缓步伐。”
参谋快速记录之后发出。
中午时分,胡之晃快马赶到。
一入帐,就热泪盈眶。
“陛下!臣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臣愿为大军先锋,北伐燕京。”
“起来,坐着说话。”
“谢陛下。”
帐内,李郁屏退左右,密授旨意。
胡之晃听的频频点头,之后快速离开。
颍州府北。
第2军团司令官郑河安脸色蜡黄,整个人显的很枯萎。
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