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561 辽南第一巴图鲁,抽象又靠谱~(2/3)

我们必须要接受大清的一切。因为若不承认清统,就等于不承认清治下的疆域。

为了大局 我们得发自内心的接受大清300年,不许批判,不许有任何敌意。否则我们就是自愿放弃实控东北、西北、西南的法理。

乍一看,踏马的好有道理。

法理哎!

实际十分荒诞。

抛开老祖宗曾对东北、西北、西南的实控程度不谈,人类社会从来不是靠所谓的“法理”划分势力范围的。

疆域,兵强马壮者得之。

拿不到是因为还不够强,没有碾压的实力,而不是缺乏法理。

哪怕在数百年后的所谓文明社会,所谓法理或许有部分意义,但绝不会超过3成,我们的星球是个讲实力的场所。

也许是和平岁月久了 人类都快忘了生存的本质了,人这种生物什么时候这么讲道理了?

猛犸象信吗?

尼安特人信吗?

施令洋正在和1名参谋交谈:

“陛下真乃军事奇才,虽卫霍重生亦不能敌。千里之外,弹指间灰飞烟灭。”

参谋笑笑,拱手道:

“靖海侯高见。陛下之方略,从未错过。”

俩人将视线投向岸上。

登陆步兵此刻明显两极分化,一部分安然若素,一部分东倒西歪。

海军陆战队是不晕船的,陆军调晕的厉害。

施令洋叹了一口气,望着韦子龙:

“不如先安置休整一两日,再战吧?”

“行。”

战舰下锚,士兵休整。

派遣少数精锐四出侦查,搜罗粮食物资。

很宁静,清军斥候都没出现过。

此时,天已入秋,东北地区气温骤降。

而辽东由于被海洋环绕,地形特殊,属于整个关外最为温暖的存在。

温暖,也是相对的。

下船的士兵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过膝棉大衣,头戴护耳帽。

各处的军情陆续传来,侦查小队攻破了两处小小村寨,略有收获,粮食、盐巴、屋子、布匹、牲口 舰队所携带的物资经不起太久消耗,弹药以外物资大约还够维持正常运转18天。

所以,就地征粮尤为重要。

施令洋带人四处攻打村寨。

所有人都明白,每多消耗一日,敌人就多一日的时间调兵遣将,辽东可是敌境。

如果不快速攻破旅顺,一旦盛京援兵南下会很麻烦。

虽然说盛京将军未必有那个魄力。即使有那个魄力,援兵一时半会也赶不到。

但,为将者切忌侥幸。

危机意识很重要。

休息1日后,韦子龙就迫不及待的调遣1000士兵沿着海岸线南下,同时调遣数艘战舰一起南下。

海陆并进,互为支援。

先锋行军一路顺利,直到看见了被烧毁的金州都统衙门。

一股不祥之兆涌上众人心头。

与此同时,

四处打野却一无所获的施令洋也令人送回消息——清军在辽南坚壁清野。

金州副都统苏顺带着500骑兵,在熊岳城以南坚壁清野。

杀敌一百,自损八百,此举对辽东旗人包衣的生活伤害极大。

有的旗丁心怀大局,无条件执行,扶老携幼开始逃亡。

有的旗丁极度不配合。

大庄河,一个平平无奇的沿海小镇。大约位于貔子窝东北方向几十里外,居住了2000多人,略显繁华。

在辽南,就相当于铁岭、通辽一类的存在。

大城市!

一名镶白旗小财主揪着缰绳,哀求道:

“苏都统,我家三代人积攒的家产啊,为了这点家当,我阿玛累得40岁就走了。”

“烧不得,烧不得啊。”

苏顺微微动容,还是狠心说道:

“吴军已经在辽南登陆了。不烧,到时候都成了人家的军资。”

“都统,多宽限几日吧?我想办法找人帮忙搬。”

“不可能,本官只给你们1个时辰。”

放眼望去,整个大庄河一片混乱。

所有人都在忙着套马装车,尽量把值钱东西带走。一个时辰后,军队进场。

小财主家人丁不旺,妻子还带着孩子回娘家探亲了。他和仅有的仆人在1个时辰内搬不了多少财产。

对于这场飞来横祸,他苦苦哀求,死活也不肯答应。

“放手。”

“都统,不能烧啊,我辽南小庄河郭络罗氏3代的心血。”

苏顺缓缓抽出佩刀,猛地劈下。

不想体面,就帮你体面。为了大清。

一名佐领跑来低声道:

“都统,时间到了。”

“烧!”

“嗻。”

骑兵们手持火把沿街纵火,将一间间木屋点燃后扬长而去。

旗丁们赶着大车哭天抹泪,一步三回头,走向几百里外的盛京城,迎接未知命运。

大庄河有王法,旗丁们至少没有武装反抗。

当苏顺带着人赶到南边的一处渔村,就没这么轻松了。

“坚壁清野?清你妈个头。”

渔民们一听就炸了,拿出武器对峙,弓箭、鱼叉、火绳枪一应俱全。

苏顺无奈,举着腰牌:

“本官是盛京将军任命的金州副都统,烧村是执行朝廷军令,目的是不能让物资资敌。”

“都是老旗人,你们要体谅。”

一老汉破口大骂:

“我去你妈的。”

“朝廷下令烧我们的房子?你说的那个朝廷,是旗人的朝廷?还是汉人的朝廷?”

苏顺脸色大变,恨得牙痒痒。

但还是很克制地试图再次解释:

“南边的汉人军队已经登陆旅顺了,你们可以暂时去盛京避一避。”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