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 怀柔福建,武力攻滇(2/3)
君臣密谈1个时辰后,刘千匆匆离宫,秘密赶赴江北面见于运和。
次日中午,
参谋本部和海军部,也得到了陛下明确指示:
王亶望去向,另有安排。
情报署会花银子帮他运作,既兰芳成为大清的海外藩属国之时,老王将成为第一任大清官方任命的兰芳总督。
久居海外的兰芳移民,怀念我大清了。
我们有必要让兰芳重沐恩情。
惩前毖后,教育他人。
所以,接下来的谋划方略只针对施、林、蔡三家制定!
陆上,向仙霞关增兵5000人。
海上,向温州港增派7艘江南级战舰,以三级风帆战列舰“地狱号”为旗舰。
做两手准备。
整训时间尚短的陆军第7(桂)军团,奉命开拔西征云南。
陆军大臣林淮生坐镇南宁,调度后勤。
第7军团新附,信任有限。
参谋和炮兵全部来自吴军。
再加上后勤扼喉,想来桂军不至于做出什么匪夷所思的举动。
从广西进军云南,一般来说有2条路线。
南线相对困难,故而选择北线。
北线,修建于洪武年,和今天的南昆铁路大致相似。
先向西北,之后转折西南,之后向西,最后向北。
途中节点:
南宁——果化州——田州——百色厅——那佐——广南——阿迷州——建水县——昆明府。
一条漫长的行军路线。
第7军团的家眷多在广西,故而林淮生并不担心他们中途反水投奔清廷。
前提是,
自己掌握好后勤。
既要保证弹药不断绝,又不能一次性给的太多。防止第7军团击溃阿桂后掉头攻回广西。
望着参谋送来的弹药计划。
林淮生陡然意识到,身居高位,信任就成为了奢侈品。
陆军部会提防第7军团,陛下又何尝不会提防陆军部呢。
念头一出现,
林淮生独自一人在原广西巡抚衙门院子里踱步。他诧异的发现,信任,是个无解的难题。
第7军团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从南宁到百色的这一路,行军相对轻松,只需沿着右江河谷前进即可。
两侧都是大山,并未遇袭。
湘西战役的血色尚未褪去,吴军凶名在外。
桂西山区一些小部族的头人,审时度势,主动接受改土归流,举家去松江府定居。安家费视部族规模而定,少则一两万两,多则四五万两。
那些暂时不愿接受的部落,也尽量低调,不敢跳出来搞事情。
杀鸡儆猴、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朴素道理,人人都懂。
百色城,成了后勤枢纽。
城外壕沟、矮墙环绕,城头布置了大量火炮。
第7军团抽调3000士兵,专事后勤押运。
百色、广南将是最重要的两处后勤节点。
第7军团第1步兵团指挥官白健仁望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心思复杂。
岳父死了,虽不是死于吴军枪下。
但也算间接因素。
团练大臣陆廷升走了,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再回来了。
“我,到底在为谁而战?”
这个疑问萦绕在他的心头,无解。
午饭时,几名小弟凑过来。
赞不绝口:
“大哥,朝廷配发的短枪真好。”
白健仁笑笑:
“军服不好吗?”
“好,这套军服是我这辈子穿过的最好的衣裳。黄铜纽扣,牛皮腰带,太阔气了。”
“是啊,吴皇真的有钱。”
众人陡然沉默 就着热汤稀里哗啦扒饭。就连伙食标准也比以前好。
吴廷虽然提防第7军团,但是在供给标准上做到了一视同仁。无论军饷、军服、武器,伙食,都没有克扣。
军靴除外。
草鞋,更适合两广子弟兵体质。
驻广东的第5军团早就集体抛弃了军靴,一年当中至少有9个月穿草鞋。
军靴太闷了。
导致脚部溃烂截肢的事件,都有好几例。
头顶斗笠,脚踩草鞋,方能横行两广。
嗯,还有烟草。
烟草气味可在一定程度上驱逐蚊虫,士兵们干脆将自己腌入味了。
在行军队伍的下风处,隔着十几丈就能闻到淡淡的烟草味。
初夏用兵,本来是违反常识的。
但是,
受去年极寒冬季的影响,1779年从春天到夏天,光照都不充分。遇上了凉夏。
坏消息:粮草减产。
整个南方的春粮收成都有所下降,轻微的一两成,严重的接近三成。
江西风调雨顺,鄱阳湖风平浪静。
成为了帝国粮仓的定海神针。
湖南湖北因为战争波及,尚在恢复,预计秋收可以恢复到鼎盛期。
云南最东端,广南府。
府城周围群山包裹,城池建在仅有的一块平地上。
驻扎在城内的清军,选择龟缩防御,同时将吴军来袭的消息派快马送回昆明。
第7军团上午抵达,士兵们临时赶制了几十架云梯。
下午就开始攻城。
众目睽睽之下,炮兵们用6磅加农炮,将城墙垛口挨个轰碎,不堪重负的城门楼子甚至整体垮塌。
待守军无处藏身之后,扛着云梯的士兵和四人臼炮组一起行动。
广南清军站在光秃秃的城墙上,挨了2轮臼炮霰弹轰击后全线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