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511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冻杀刁民三千万,续我大清五百年(2/3)

最后,

全军覆没。

乾隆四十三年农历十二月初四。

银装素裹,雪花纷飞。

帝设宴款待衍圣公一行,其间,帝严肃指出,今冬雪灾严重,开春后各州县地方官应主动下乡慰问灾民,发放救灾粮。

务必做到应埋尽埋,应赈尽赈。

让死人安心,让活人舒心。

同时,

君臣就“科举录取率”以及“全面推广议罪银”,交换了意见。

户部尚书和珅、户部主事于时和参宴。

离开行宫时,孔宪佩很开心。

“姐夫,圣眷优渥啊。”

“区区恩科主考而已,算不得什么。对了,这么冷的天,你的煤还滞销?”

于时和已经不想说什么了。

愤恨的抱怨:

“咱大清什么都好,就是人的思想太顽固。一个个的都说烧煤烟会毒死人。”

孔宪佩一愣,

“我也听说过,曲阜县每年冬天都有几户穷鬼捡煤回家烧,最后全家一起走的。”

于时和很无奈:

“姐夫,烧煤取暖要排烟的,他连烟囱都没有,自己找死嘛。江南那边,贼酋李郁带头烧煤取暖。真要有毒倒好了,先毒死他。”

孔宪佩若有所思,点点头。

“姐夫,煤炭滞销,帮帮我吧?”

“不行不行。”孔宪佩头摇得像拨浪鼓,一口拒绝了孔府带头烧煤的建议。

“姐夫只要烟能排出去,烧煤优点多多,便宜,耐烧,热值高。”

“万一,万一呢?”

于时和愣住了。

是啊,咱大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一时间垂头丧气 孔宪佩为了安抚小舅子,想了想,说:

“我帮你弄一两个私矿?”

“算了吧,山东这边的铁铜矿杂质太多,成本奇高。挣不了几个钱。除非是金矿”

孔宪佩笑笑:

“金矿的背后都是得罪不起的主子。这样吧,我帮你搞个几千亩地?”

“行啊。”

俩人心照不宣。

明年开春肯定能空出一大批无主田。

州县衙署肯定也会觊觎。但没关系,孔府一呼百应,有的是家丁。

孔宪佩对于前线战事一点都不在意。

无所谓 莫说吴军还没打过淮河,就算打过了淮河,孔氏也不慌。

无赖天子,杂血天子,丘八官家,放羊大汗,讨饭皇帝,野猪皮酋长 所以,再来个江东鼠辈也没啥。

什么人来了,孔府都能伺候。

就算来的不是人,孔府也未必不能伺候。

一张薄薄的降表而已!1文钱搞定!

衍圣公家族财产几何?

祭田加私田超过100万亩 铁帽子王,在衍圣公家族面前也是穷酸。

贝勒爷一类的,到了曲阜只能扮个花子。

广西,受这次暴雪冰灾的影响相对较小。

除了纬度靠南,还有地形因素。

本省的北边、东边、西边都有连绵的山脉。整个地形就像一个“口”字取掉了最后一笔画。

中间,是平原丘陵。

这就挡住了北方来的很大一部分冷空气 有降雪,但不大。

如果有气温计的话,应该在零下7度左右。

不过,

零下7度对于广西佬来说也很要命了。

随着清廷对广西统治力量的微弱,广西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各自为战的状态。

势力最大的是广西巡抚盛荣以及麾下的2万绿营。

然后,

就是各地团练,队伍多达几十支,名义上归团练大臣陆廷升节制。

梧州府,容县县城向南20里。

北流江畔。

两支武装正在对峙。

一方是梧州团练,另一方是郁林(现玉林)团练。

按道理,

两边是友军。

不过,友军打友军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两边的龃龉也很简单——粮食。

梧州府山区多,平地少,粮食不够吃。

隔壁郁林直隶州的粮食产量多一些。

梧州府和郁林州接壤,一北一南。

原本两地关系尚可,可随着形势变化,两地的关系逐渐恶化。

郁林州先是抬高粮价,后来演变成了拒绝外售。

缺粮的梧州府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

表面看起来,交恶的原因很清楚。

实际上,

真正了解矛盾根源的却没几人。

郁林知州是广西巡抚盛荣的心腹,而梧州团练使陆廷武却是团练大臣陆廷升隔了老远的远房堂哥。

盛荣和陆廷升,近日矛盾逐渐公开化。

明争暗斗。

主要是理念不同。

盛荣认为,广西独木难支,积极向阿桂靠拢。

陆廷升则认为,广西人不应该卷入这场战争。应该厉兵秣马,两边转圜,尽量保持独立,谋取最大利益。

据巡抚衙门的人讲,两位大人互相说服不了彼此,关系已经接近决裂。

害怕遭毒手的陆廷升悄悄离开南宁去了老家柳州。

在这种情况下,

陆廷升暗中支持堂兄扩张,拿下郁林州。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