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488 极度怕死的第4军团,英勇的向襄阳发起了进攻~(3/4)

“良顺大人说了,打退1次吴贼进攻,就赏银10000两。”

1名绿营炮手问道:

“弟兄们要是打退10次?”

“10万两!”

“大人,那帮当官的不会赖账吧?”

千总噗嗤笑了,

指着远处的襄阳城:

“赖账?”

“少1两,老子就带着主寨的弟兄们把大炮调个头,把襄阳轰成烂怂。然后,投吴去。”

众人振奋,

有条不紊的完成了战前准备,将火药炮弹搬运到大炮旁。

火把挨个点燃 默默注视着底下的吴军。

清廷从西北绿营抽调了1200绿营兵,以其中700人驻守虎头山军寨。

西北长期有战事,

从大小和卓到准噶尔、还有马匪 西北驻军长期处于战争当中,老兵比例大。

就像现在,

指挥的千总,怎么都觉得信心满满。

躲在坚固的军寨里面,用大炮和火绳枪弓箭抵御爬坡仰攻的敌人步兵。

“开炮。”

炮弹呼啸着砸向山下,居高临下,射程大为增长。

冲在最前面的派遣军方阵,

顿时被犁开3道血痕 营官们大吼:

“冲啊。”

刀盾甲士们嚎叫着脱离阵型,开始冲锋。

降兵们被告知,遇上大炮,往前冲反而是最优解。

炮弹会落在后头。

如果畏惧后退,

第4军团就会化身正义督战队。

此战,

加农炮无法轰击山头敌军,但是可以轰击友军。

黄肆紧张的握着千里镜,站在一辆辎重车上观察战况。

他先观察军寨,

见白烟笼罩,火光乍现。

从频率看,

就知道守军不是新兵,开炮的节奏很稳健。

再看已经冲到山下的派遣军,

正在散开奋力攀爬 于此同时,

军寨内箭矢腾空而起,抛物线坠下。

守军当中有不少人原先的骆驼客马帮出身,弓箭和弯刀从不离身。

他们知道火器威力更大,

但是也不没有丢弃保命技能。

“打,打赢了拿赏银回老家,盖房子娶老婆生娃娃。”

千总握着佩刀,

四处走动鼓劲。

这次,朝廷的赏赐从未有过的优厚。

抓住机会,每人挣个几十上百两银子回家改善生活。

西北贫瘠,

翻身的机会少的可怜。

西北汉子从不指望科举之路,因为文曲星早就迁去了南方。

从军,

就是唯一选择。

子母炮和大抬枪。

此时成了收割人命的扇镰。

每一次轰击,都给吴军带来巨大的伤亡。

黄肆握着千里镜的手臂微微哆嗦,他甚至能看到山坡上腾起的血雾。

瞬间,

他有些明白了武昌城头,王杰的感受。

好在,清军的火炮铸造技术不过关。

1刻钟后,

炮声明显稀疏。

炮筒需要降温,否则炸膛立马发生。

好机会!

一直在等待时机的10辆马车,箭一般冲出。

炮手们不停挥舞鞭子,

抽的马儿吃痛,玩命的奔 车上载的是臼炮和炮弹。

大车边缘坐的是炮手。

一口气冲到山下,

4人一组,按照矮个在前,高个子在后,抬起臼炮没命的往山坡上爬。

后面,

抱着炮弹和火药包的炮手紧跟上。

再后面,

还跟着一组徒手士兵,准时随时填补伤亡。

头顶,

是嗖嗖乱飞的枪子和箭矢。

抬枪声音沉闷,铁砂漫天飞舞。

军寨内,

千总现场指挥依旧冷静:

“都别慌,1人装填1人打枪。看准了打,火药金贵。”

“弓箭准备好,等这帮怂货靠近了,别露头听声抛射。”

骆驼客的眼睛、耳朵、鼻子当中,至少有1样很灵。

否则,

在大漠里早就被马匪干掉,被狼啃掉了。

几名赤膊炮手将薄被子盖在炮筒上,缓慢浇水,水蒸气呲呲作响。

山坡上,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