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 李郁的“曲线驭人之道”(2/3)
“嬷嬷,走吧。”
容嬷嬷诧异,脱口而出:
“姑娘,这么快?”
路上,
容嬷嬷琢磨着如果通知其他妃子随驾,这梳妆打扮的时间,淑贞淑洁至少需要半个时辰,王后娘娘大约需要2刻钟,杨妃不好说,可长可短。
这位女官与众不同,颇有书呆子气质。
陛下居然还喜欢这口?真是爱好广泛,公私兼顾啊。
容嬷嬷人老成精,分得清大小王。
她已取得了王后胡灵儿的信任,日常掌管宫中仆妇、记录起居注。
同时,
对赵氏2姐妹也颇为上心,其中之高难度平衡非常人可效仿。
铸币厂,在仓街。
四周高墙围绕,戒备森严。
“陛下请看,最外侧是1个排的士兵负责检查出入车辆以及人员。每隔3个月轮换一批,随机抽调。”
“里面由财税署和冶金署两部门一起负责。冶金署负责生产,财税署负责统计造册。”
门口的士兵牵走了2条凶狠的猎犬。
王贞仪这才稍稍放下心,默默跟在后面。
走进大门,距离车间还有很远时,众人就听到了巨大的噪音。
李郁要了一团棉花揪下塞入耳朵里。
顺手给王贞仪塞入耳的时候,低声说道:
“仔细看,回去要考你。”
李郁拿起一块成品银币。
外形酷似大洋,银占9成、铜占成,锡占成。
整块银币的重量在7钱,准备抵用1两白银。
生产流程是先融化3种金属,灌入磨具定型成为一个长条金属板。
金属板经过一个冲压机器,一个个圆形坯币就出现了。
布满圆窟窿的废料板再次回炉 圆形坯币要经过再次冲压花纹、挤边、抛光等流程后,才算成形。
“陛下,这套机器是何人设计?”
王贞仪眼睛发亮。
“撒克逊海军地狱号战舰的一名医生,同时是个机械爱好者。据说他曾经在伦敦开过一家小型机械厂,后因经营不善倒闭,为了还债而加入了海军。”
“军工署和这位医生一起忙活了2个月,集中了上百位工匠。最终拿出了这一整套机器。除了机械动力,其他的寡人基本满意。”
王贞仪一愣,问道:
“陛下所说的驱动,可是指的将人力换成水力?”
李郁摇摇头,
蒸汽机的事,他很少提及。
待有时间,
他准备带这个比大熊猫还稀有的理工科女学霸去实地看看,测绘图纸,然后仿造改进,搞出煤矿抽水机。
对于目前的吴国来说,
天文的意义不大,物理和数学的意义很大。
王贞仪临走时拿走了1枚金币、1枚银币、1枚铜币。
金银币的正面是1元字样。
周围一圈字体略小:大吴帝国皇家铸币厂。
反面是李郁的大头侧像。
底下有一行小字:1778。
银币的边缘一圈稍微凸起,这个工序很繁琐,但很有必要。
铜币就小多了,重量也更轻。
花纹字体基本相同,
除了正面写着1角字样,反面多了1行小字:100角兑1元。
发行货币,是每一个帝国的必经之路。
即使是割据军阀也会积极地推行造币事业。
原因很简单,
有利可图。
而且,
不规则的银锭难携带,难找零。
圆形币方便运输、携带,也更美观。
李郁不打算发行比铜币更小面值的货币,暂以1铜币换10方孔铜钱吧。
铸币厂副厂长,地狱号的前医生写信告诉他的友人们,自己在遥远的东方混的很好。
“承蒙陛下信任,忝任皇家铸币厂副厂长一职,月薪100元,另赠湖畔住宅一套。工作之余,可钓鱼打猎。”
“诸位若在伦敦混的不如意,亦可自费搭乘海船来苏州府。这里的空气香甜而自由,没有呛人的煤烟”
“陛下年轻而英俊,睿智又包容。他是一位真正的科学爱好者、艺术爱好者、军事爱好者。”
“和传说中内敛保守的东方略有出入,这里的绅士和绅士是可以公开牵手的,不会被当做异端烧死。贵族们将这称作龙阳之好,属于风雅之事。贵族们可以同时兼具阴阳之好,和龙阳之好。”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气候和伦敦颇为相似,一年当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持续阴冷潮湿我愿称之为伦敦绅士的第二故乡。”
连续几日,
王贞仪随驾参观了农业机械、水力磨坊、还有蜂窝煤工厂、西山岛铸炮工厂,还有挖河工地。
宫中众妃羡慕嫉妒,幽怨感叹陛下有了新宠,忘了旧人。
这可真是风水轮流转 然而,
这都属于误解。
李郁频繁带王贞仪参观的目的是,让她尽快了解自己的底色,重视科技。
以科技造福民生,反哺财政,武装军队。
这种死脑筋高智商的女人,必须让她自己想通了才能真正为自己效力。
自己需要她的脑子。
而关于如何征服一个女人的脑子有位张姓女作家总结的就很好——通向捷径理论 在参观了一系列工厂后,
王贞仪的眼睛里有了光,有了诧异,有了跃跃欲试,有了敬畏,有了崇拜。
当晚,
李郁果断行使了身为帝王的权利 将自己浓缩的智慧注入了更好的活力载体。
教育,在这一刻完成了闭环!
容嬷嬷撰起居注:
“帝宠女官王贞仪,正月多次携随车视察。初六,幸之,初七,再幸之,初八,又幸之。”
如果起居注是李郁自己撰写的话,
他必定会写上:
“正月初6,帝会仪妃,卧谈科技,殚精竭虑。”
从此,
李郁获得了一个心悦诚服的高级理工脑子。
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