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419 砍下马忠义的头颅,溺毙全部清军(3/3)

兀思买眯着眼睛,嘴角上扬。

战争,

没有怜悯,误伤也是无法避免的。

南赣镇的随军民夫、辅兵,一样享受了战兵待遇。

李郁亲手建立的吴军从一开始就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仁义之师”,而是一支凶狠的半封建半近代军队。

吴老二举起右臂,欢呼!

周围的骑兵跟着欢呼,眉开眼笑。

这个冬季,赣南的气温还不算太低。

百姓散开些,踩着冰层过河也无碍。

可成千上万的汉子踩着冰面疯狂奔跑,阎王爷都看不下去了。

此战,

完美划上句号。

南赣镇幸存者不会超过一个汛。

冬季坠入冰河就等于死亡。

一刻钟之内,河里扑腾的惨叫声越来越小,直至安静。

数不清的尸体向下游飘,被下游的冰层挡住。

不出意外的话,

夜里会再次结冰。

明年开春后,才会飘入赣江,飘进鄱阳湖。

当然,

在那之前,县衙肯定会组织人捞埋葬,否则时疫会将方圆百里的人一起带走。

兀思买早已打好腹稿,大声作诗:

“可怜蜀水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周围骑兵纷纷喝彩,赞颂总指挥文武双全,儒将!

可惜生错了时代,要是生在大唐,起码能混个边塞诗人。

兀思买大脸盘涨的通红,开心的飞起。

现如今像自己这样的儒将不多了。

放眼整个吴国,会打仗的没有自己会作诗,会作诗的没有自己会打仗。

他甚至狂妄的想:

草原文采共8斗,自己独占1石,黄金家族倒欠2斗 “总指挥,苏溪镇清军怎么办?”

“派人去泰和县,通知县里的巡警分署长和兵判拉2门小炮过来,留下1个连,其余人两刻钟后开拔,目标——萍乡县。”

轻骑兵军团2400人慢速向北行军。

战马不能长时间奔跑,轻则元气大伤,重则死给你看。

马比人娇贵!

尤其围猎南赣镇清军时,来回奔跑冲杀,马力用竭。

此时,

骑士们忙着进食,顺便也给自己的战马喂点。

两路报捷信使,

一路向南,去广东南雄府禀告苗有林。

一路向北再向东,向陛下报捷。

给今年的过年气氛增加一挂小鞭。

日落前半个时辰,

泰和县的武装人员拉着1门6磅炮,1门3磅炮赶到。

当第一颗实心弹落入镇内,砸塌土坯墙时,据守清军原本就无几的士气彻底崩溃。

打着白旗出来商谈,

投降,可否不杀?

他们目睹了蜀水河那残忍的一幕,心悸胆寒。

在得到了在场的唯一文官老爷,年轻的泰和县兵判大人的郑重承诺后,据守镇内的千余残兵立刻放下兵器。

自此,为祸江西的南赣镇清军销声匿迹。

各县大肆宣传,将马忠义首级和总兵军旗传示各州县,倒是收获了不少民心。

马忠义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逆天。

进山前他疯狂掠夺,进山后他血腥屠杀,可谓罄竹难书以至于原本抵触吴军的江西百姓,如今发自内心的厌恶清廷 没有人知道,马忠义甚至还琢磨了一种策略:

东杀,西补。

罗霄山脉是江西和湖南两省的界山。

东边,烧杀江西。西边,抢夺湖南。

李郁在收到捷报时,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如果在赣南山区,有一支清军打仗风格迅速山匪化,游击化,简直就是噩梦。而且会严重威胁到自己在江西的粮食、煤炭布局。

欣慰之余,不忘嘉奖:

“兀思买,晋升铜星校尉,赏赐黄金燧发枪1杆,伊犁良马1匹。”

“苗有林亦有大功,待打下广州后一并封赏。”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