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416 光算计不够,必须掀一次桌子(3/3)

寨外聚集了很多人,他们衣衫褴褛、表情凄苦,有个统一的名字叫——疍家人。

这是一个有些歧视的称呼。

疍民,就是船民。

是一群在岸上没有宅子,没有土地,没有一丝财产,靠漂泊打渔为生的人。

冬季,是船民最难熬的季节。

最近,

衙役们敲锣通知他们,想当兵想吃粮就去虎门寨。

当场发银子,发粮食。

一人当兵,全家吃饱。

一人勇猛,全家吃好。

疍民们选择相信,因为别无他路。

以前日子虽然苦,还能过下去。

执行海禁令后,他们的环境急剧恶化,在近海打渔时常被广东水师巡船驱逐,甚至炮击。

以前通商的时候,

和夷人的武装商船在海上交易米面水果是疍民的一项重要营生。

如今,收获的是一颗颗炮弹。

太惨了 上岸无门,出海无路。

现在,地狱之门出现了一丝亮光——当兵。

凭心而论,关达官的人品不错。

他在同行里算得上清廉。

曾在洞庭湖水师,大沽口水师,广东水师先后任职,剿过湖匪、剿过海盗。

年近50的他,

身穿一品官袍站在大纛下,望着这些在寒风中发抖的疍民。

此举颇有争议,但是他坚持如此。

客家人居住在山上,不擅舟船。潮汕人擅舟船,但狡猾难驭。广府人介于这两者之间,也不是最佳选择。

穷困的疍民,一生都在和水打交道。是募兵的富矿。

“抬上来。”

“嗻。”

从广州府运来的银箱一字排开。

关达官用靴子踢翻银箱,碰撞声清脆悦耳。

银锭滚落,在薄薄的积雪层碾压出浅浅的痕迹。

两侧提标亲兵钢刀出鞘,目不斜视!

“本官是皇上亲封的广东水师提督。在广东水师,没有什么广府人、客家人、疍家人,潮州人,只有兵丁。我关某人对着财神爷、妈祖、关帝爷发誓,对麾下兵丁一视同仁,凡我兵丁,穿一样的号服,拿一样的饷银。若违此誓,关某无后,祖坟不宁。”

“本官知道你们不易,所以请示总督大人准许你们预支第一个月的饷银2两,大米3斗接济家小。本官还在大虎山岛辟出了一块泊地,准许你们的家眷划船停泊,解除你们的后顾之忧。”

在场的数千疍民感动的泪流满面。

齐刷刷跪倒一地。

关达官依旧手按刀柄,腰杆笔挺,右手一挥:

“来啊!现场报名、造册、发饷。”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