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 佞臣的真知灼见(2/3)
第1道试卷发下,居然是策论:
《吴终代清,何也?》
请阐述其必然性,角度不限,不限。
如此命题,既考眼界、战略、也考臣服。
李郁早有明示:
“凡是此题没有明确抨击清廷的,一概落榜。”
后面还有多道试卷,以实用学问为主,涉及施政、算术、经济。
上千名考生额头冒汗,咬牙苦思冥想。
如此考卷,真是开眼了 没有标准答案,全靠感觉答题。
这些人的年龄跨度很大,家境跨度更大。
10岁以上40以下,未曾有对抗吴军行为,個人已剪辫,均有资格参加考试。
包括曾取得过清廷功名的人。
吴国急需文官,目前许多县衙就靠一个人撑起。
有些州县甚至还是军管 考生们个个心知肚明,录取率会很高很高!而且只要录取,毕业后必定是实缺!
知县、知州都有可能。
以上,称作“考缺”。
而出于某种顾虑,
李郁还选拔了另外一群人——基本盘之后。
效忠于自己的下属(士兵、匠人、文武官)后裔,识字,12岁以下。
这叫“恩缺”。
考察标准很简单,
一页纸,能够在半刻钟内将内容背诵出来9成即可。
还有以勾股定理为代表的简单数学题。
参照范例,模仿做题。
记忆能力和模仿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的关键因素,也是学习的基础能力。
李郁此举,是为了快速筛选出一批聪明人。
文化,后天可以补上。
聪慧,是无法改变的。
次日傍晚,
李郁宿于赵淑贞屋内,突然一咕噜坐了起来。
他终于想起来王贞仪是什么人了。
穿越前,国际天文学界为了纪念她,曾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
王贞仪死后,她的手稿被尘封百年,因内容过于惊世骇俗,尤其是涉及宇宙天文学的论断。后裔怕惹来杀身之祸,一直到宣统退位后才敢公布于众。
赵淑贞撑着下巴,眨巴着眼睛,刚才似乎听到了陛下念叨1个狐狸精的名字?
这宫里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
雨露均沾,以后怕是要成为奢望 “陛下”
“嗯?”
“臣妾偶学得一秘术,今日恰好无事,不如”
总得来说,
吴国宫廷不见硝烟的战争是愈发激烈了。
常规肉搏战已经落伍了,动则是重炮轰击、骑兵反复冲锋,死伤以亿万论。
苏州府西南。
一场规模宏大的阅兵暨受衔仪式正在进行。
参与江北会战的近卫军团、第1第2军团,以及第1派遣军立功将士皆到场。
各军团都组织了2百人到500人不等规模的方阵。
身穿崭新的吴军制式军服,军靴锃亮,扛枪上肩,踩着鼓点前进。
这1仗,
提拔了数百名上尉以下军官,还有数目庞大的士官。
现场授予指挥佩剑无数。
吴军当中,士官就有资格挂佩剑了。
连一级,拥有军旗、伙夫班、超轻型火炮班(3磅以下)。
营一级,拥有辎重连、军医班、传令班。
团一级,拥有6磅野战炮连、骑兵排。
战时,军团指挥官可根据实际战场情况做出调整,加强或者减弱基层配备。
骑兵的作用很杂,除了追击残敌,更多的是侦查、传令。
而编制500人的营一级传令兵,无马,只能靠奔跑传达命令。
骑马也好,步行也罢。
所有传令兵的帽子都高人一等,羽毛很惹眼。
成千上万的吴国官吏、商贾、百姓隔河围观省事。
突然,所有人瞬间沸腾,爆发出阵阵惊呼。
最后1个方阵是夷兵!
前撒克逊皇家海军,现加入吴军水师序列的260名水手,身穿吴军军服列队入场。
出于收买人心的需要,李郁大手一挥授予所有水手准尉军衔。
军服、月薪、待遇各方面等同。
原先的高等航海人,例如尉官、航海长、军医等在原职位上再升1级。
撒克逊使团离开时,无奈地把“地狱号”以租赁的形式留在了吴国。
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人手同时将“狮子号”和“地域号”开走 走在最前面的少年们激动的抽出佩剑,齐声吼道:
李郁挥挥手,嘱咐身边的人:
“告诉这些人的妻子,尽快让他们掌握汉语。可以加薪水”
“参谋本部和水师合作,尽快把他们的经验学到手,让他们彻底融入水师。”
最后是军乐队,伴奏高唱:
大风起兮~云飞扬!
安得猛士兮~走四方!
铳炮利兮~响云霄!
刺刀见红兮~血染裳!
上沙场兮~博富贵!
光宗耀祖兮~入祠堂!
忠吴皇兮~要忠诚!
英灵不灭兮~保家乡!
作者不擅歌舞,书友“独醉青丝”提供。
范京恭维道:
“陛下,四夷归顺,这是盛世气象。”
李郁摇摇头:
“不,目前是寡人用金银砸出来的团结。终有1天,寡人无需给一个铜板,四夷抢着来效忠,愿为寡人扛枪流血,那才是真正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