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395 硝烟散尽,炮决海兰察(1/3)

炮口之下,俘虏营大门缓缓打开,

数千名垂头丧气的淮西新军俘虏排着队走出。

张老三立马恶狠狠地骂道:

“漕你娘个月定,你们这群杀才给老子抬头,挺月匈,老实点。”

“我吴军军纪森严。交头接耳,杀!左顾右盼,杀!不听号令,杀!”

声音洪亮,全程不打磕巴。

张老三对自己的口才颇为满意,

这是他在帐内反复练了半夜的结果。

君不见,10丈外的绍兴籍军法官都对自己投来了敬佩(疑惑)的目光。

果不其然,

他收获了齐刷刷的仇恨目光。

如果不是优势在吴,这帮火爆的皖北俘虏现在就想冲过来群殴老三。

见新兵们情绪暴怒,脸皮涨红,张老三更加兴奋,

拎着刀走过去:

“老子是你们的营官,官拜5品。待会谁踏马的有二心,第1营的弟兄们告诉他们,什么下场?”

一群甲士立马用长矛顿地。

狂吼:

“杀!”

许满仓赶紧低下了头,

他虽年龄小,可也知道“屋檐底下要低头,否则头破血流”的道理。

阵地前的地面堆放着缴获的清军刀盾。

“每人捡一把,列队。”

派遣军的炮灰们则是迅速列阵,长矛斜向前,自觉进入了督战队的角色。

更后方,

还有整齐的吴军方阵和缓缓推行的火炮,掌握最终解释权。

苗有林低声问道:

“老郑,这里才多少人?”

“7000人吧。”

“其他的人呢?”

“他们不想打仗,想回家。”

“所以呢?你答应了?”

郑河安沉默,他的心中隐隐不安,总觉得一场更大的飓风正在扑面而来。

苗有林没有继续追问,将目光投向远处。

俘虏们从3个方向,开始前进。

前面一半的人手里有刀盾,后面一半人赤手空拳。

理由是兵器不够!

前面的人死了,后面的可以捡起兵器冲上去。

实际上,

这是苗有林的安排。

林淮生和一群近卫军团的军官在帐内商量接下来的扫荡江北路线,路线和时间要尽可能合理。

至于这仗,

他觉得没必要关注了。

如果这样都费劲,那第2军团可以撤编了。

今夕不同往昔,吴军兵源不再窘迫。治下地盘愿意当兵的人很多!

浙南山区就是一块富矿。

那里的兵吃苦耐劳,对待遇很满意。

海兰察放下手里的碗。

嘴角鲜红,碗里是温热的马血,他下令杀掉了一半的战马。

此时,

他感觉自己精力充沛,杀意滔天。

“开炮。”

没被吃掉的绿营炮手们机械的点燃引线,放响大炮。

炮弹准头很差。

没有积极性,没有生还的希望,谁还愿意瞄准。

一个中年带伤的索伦汉子将地上的绿营兵尸体腹部破开充当马槽,又将附近地面收集的野草塞入腹中。

战马低头啃食 据说这样可以增加战马的凶悍,相当于暂时的附魔。

他很冷静地叮嘱少年们:

“娃娃们,等会乱了你们就骑上马跑,一路向北,千万别回头。还有点马肉你们带着路上吃。”

说着,将煮的半熟的马肉放在马鞍的褡裢里。

又挨个的认真的把他们瞅了一圈 “愿山神保佑你们。”

十几岁的少年们沉默,低头检查装备。

面对死亡,索伦人从不哭泣。死亡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如影随形,不悲不惧。

清军的箭矢和霰弹把向前冲锋的淮西俘虏一排排放翻。

向后溃逃者被第1派遣军长枪戳死。

“冲,继续冲。”

3面合围,分散了清军火力。

索伦人的箭矢有限,臂力也有限。

在消耗掉了上千俘虏后,双方就进入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

张老三看的心旷神怡,顿感当督战队就是不一样。

前方败了 就再驱使一波。

他从未把他人的性命放在眼里,只当是看乐子。

部分第2军团的散兵也加入战场,他们在外侧射杀那些看起来骁勇的索伦人,尤其是狙杀海兰察。

海兰察就是個显眼包。

他挥舞长刀左冲右突,好像血海里捞出来的怪物。

刚砍死一个淮西兵,

砰,1发米尼弹击穿了他的裙甲,踉跄摔倒。

他拄着刀柄,忍着剧痛起身。

3丈外,

2名俘虏士兵对视一眼,举着刀盾冲来准备抢个大功。

然而,

妖将的名头岂是胡乱起的。

刀锋互砍,火星四溅。

俩人飙血倒地,都是致命伤。

海兰察的鎏金护膊被砍断一截,鲜血滴答,引来了更多想分杯羹的亡命徒 毫无花哨的搏杀,刀刀见血。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