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383 黄海之滨,淮西新军的战场初体验(2/3)

“谁说不是呢,可着四九城找不出几个这么愣的爷们。”

“也有的。西山健锐营全是愣货,护军营也不差。”

“护军营那是全八旗挑出来的勇士。可你们知道西山健锐营那帮人为啥也那么猛吗?”

“为啥?”

“穷!”

众人焕然大悟。

清廷今年开始大力重建西山健锐营,不分满汉蒙,吸纳了3000号旗人,在香山那破地儿天天操练。

各旗把负债累累的、家里儿子多的、除了墙壁其他全进了当铺的旗丁们都招了进去。

发双饷,还根据训练表现每月多发3斗至50斗米不等。

据说,

乃是军机处和大人的建议。

说什么一举三得,朝廷得强军、旗丁得恩惠、社稷得稳定。

当时皇上就龙颜大悦,狠狠夸奖了和大人,令各部衙门照办。

虽然隔着2000里,

却不影响这些汉八旗说的有鼻子有脸,绘声绘色。好像他们当时都在养心殿里蹲着,全程聆听了君臣奏对。

就连乾隆爷当时的表情变化都说的言之凿凿。

该说不说,

京旗人人有绝活儿。

满八旗天生的好演员!汉八旗个个会说书!蒙八旗逊一些,只会撂跤。

“老少爷们,并肩子上。”

刘黄通戴着一顶镶白旗的避雷针铁盔,左手举盾,右手持刀率先发起冲锋,2000余人全部跟上。

阵型混乱,和大型械斗差不多。

然而,

祖有恩和饶克华同时变了脸色,老兵都知道战场上什么最可怕。

祖有恩狂喜:

“骁骑营准备,准备配合友军立功。”

饶克华则是脸色铁青:

“把火油、稻草、柴堆都给我扔下去。快”

碉楼枪声不绝,

棱堡也及时用火炮支援。

至少300人死在了冲锋的路上,然后饶克华就望见冲到碉楼死角的淮西兵架起火把柴堆,黑烟笼罩碉楼 人和猴子的最大区别是,人会用火。

2个碉楼全军覆没。

棱堡内的人这才明白指挥官饶克华之前那么惊恐。

“开炮”

火炮响起,

霰弹不讲理的把冲在最前面的淮西兵成群成群的割倒。

后面的汉军旗旗丁们伸长脖子观望。

有人嘀咕:

“毕竟是些庄稼汉子,不懂攻城谋略。挤在一起冲,这不是送人头嘛。得分批冲,找间隙冲。躲开火炮正面,先听一轮响,然后趁着装填的时候猛冲。”

短短半刻钟,至少又有400多人被打死在冲向棱堡的路上。

饶克华的手开始抖了。

他很想大声吼一声:

“一个月2两饷银,你们玩什么命啊?”

城堡防御战,火炮是关键。

霰弹一轰一片,简直是攻城一方的噩梦,最好的证明就是第2次雅克萨之战。

短管霰弹炮猛地喷出火焰,

扇面扫翻了20丈内的绝大部分碳基生物。

“四叔”

“二蛋”

13岁的许满仓满脸血,不是自己的,而是身边同乡的。

他所呼唤的人都倒在了地上,伤口飙血,口鼻也在流血。

大量的血液充斥着呼吸道,人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没有遗言 许满仓胡乱抹了两把脸上的血,再睁开,眼前一片血红。

作为1个结捻多次的少年悍匪。

他猛然意识到:

打仗和打劫,区别真的很大!有黑馍和猪油烙饼的区别那么大。

在枪炮声中,

骁骑营骤然发动,马蹄隆隆。

祖有恩抓住战机,一股脑甩出了全部马队支援这帮玩命的友军。

角斜场的棱堡本就是临时产物。

高度缩水、厚度缩水,尤其是5个角的防御平台未曾加固。

毕竟是在清统区,饶克华稍有收敛。

而且出于经验主义。

他觉得以200火枪队挡10倍清军半个月毫无问题。

“场官,守不住了。”

“纵火,撤,从海上撤。”

火把抛下,棱堡墙下顿时一片火海。

火焰暂时阻挡了淮西新军继续架设云梯攀爬城墙的行为。

百余人跟着饶克华打开东门撤退。

2里外,有小船舢板。

如果能坐上去的话,就可以划着离开滩涂浅海。

在海水稍深处,

长期停泊着1至2艘海船。

角斜场,就是吴国在江北的情报中转站、人员中转站、物资中转站。

2里,一个看似不远的距离,却成了咫尺天涯 清军马队像闻到了血腥味的蚂蟥,狂追不止,用弓箭、马刀、骑枪追杀溃逃吴军。

饶克华没有回头,

他只凭身后的声音,就知道战局已经不可挽回了。

一个老兵的素养,

让他不时的做出跳跃动作,避开地面障碍。

他没有跑s弯,因为这种时候速度才是一切。

肺部好似要爆炸,视线有些模糊。

“场官,快,快啊。”

3名速度更快的士兵已经坐上了其中一条舢板,开始划桨。

饶克华纵身一跃,跳上舢板。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