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349 江北的那颗棋子,启动了(2/3)

明亮对他的态度很满意,甚至透露了这其实是抚远大将军阿桂的谋划。

一旦时机成熟,胡之晃将和自己一起渡江!

离开时,

还给他拨了白银2万两,火绳枪500杆,抬枪100架。一水的新枪,上面赫然刻着,景山造办处督制!

回到江浦后,胡之晃就开始着手应变。

一,扩军,照着兵额4000扩,另募兵1000青壮编入辎重。

二,传出情报!

这个情报起了坐镇扬州的刘千的极大注意。

兹事体大,这才有了上面的一幕。

“老刘,整两口?”

刘千皱眉,接过一块烧饼啃咬,对其他两样敬而远之。

胡之晃则是端起碗,呼哧一大口胡辣汤,浑身畅快。

然后低声说道:

“我的营中有一队安庆来的八旗兵。”

“督战?”

“算是吧。我行得正坐得端,啥也不怕。他们在营里随便打听,我不惧。”

胡之晃得意洋洋,

因为除了2名李郁安插的军官,整个军营再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就连岳父一家也不知。

他隐藏的很深!

“说说你对清廷渡江计划的了解?”

“中。”

胡之晃低声耳语,将所知道的一切和盘托出。

刘千听的后背发冷。

因为,情报署事先居然一点都不知情。

阿桂这个老奸巨猾的统帅把计划隐藏的很深,仅限于极少数人知情。

“如此推算,海兰察可能也知情?”

“这厮肯定知道。江北大营那么多的兵,阿桂不可能不用。他们都吃了1年的闲饭了。”

屋内陷入了死寂。

只有豆粒大的灯光在摇曳,还有胡之晃呼哧呼哧进食的动静。

“何日出兵?”

“不知!”

不过,胡之晃提醒了一个关键问题:

“找船!”

刘千如梦初醒,立马告辞离开江浦。

胡之晃不紧不慢的吃完早餐,先去营中观看士卒训练,然后骑马去江浦县西边的汤泉镇泡温泉。

虽没有一江之隔的汤山温泉出名,也颇具野趣。

风景秀丽的野山,天然朴实的温泉,再找2个山野村妇陪伴,木托盘里有酒,有小菜,有白毛巾。

50丈外,还有忠心耿耿的亲兵值守。

老胡玩的不亦乐乎。

主要是孤身在敌营潜伏,压力很大,需要及时的解压。

潇洒完毕,他换了一身棉布袍子,给2名脂粉气颇重的俊俏“村妇”胡乱赏了几十两。

晃悠悠地离开温泉。

“大人,本镇这个月的饷银刚到。您看该发多少?”

老胡眼睛一瞪:

“有多少就发多少,老子是喝兵血的人吗?”

亲卫恭维道:

“江浦镇的弟兄们都说,大清开国一百多年,从未有过像大人这般爱兵如子的总兵。”

岳父家有的是银子 老胡想得开,怕老丈人只会挣钱,不会花钱。以后万一人没了,钱还在,就太悲哀了。

他每个月至少从府里拿500两银子随便花花。

董府上下,谁敢说个不字?

都竖起大拇指,夸赞姑爷真性情。

巡视完汤泉营,亲自监督发放了足额饷银后。胡之晃在忠心亲卫的簇拥下,纵马狂奔回城。

刚到董府大门口,

管家就迎了上来,低声说道:

“姑爷,大小姐独自回来了。”

“啊?我那大姨子回娘家省亲了?一家人团聚,咋不早说。嘿嘿,我泰山呢?”

“大官人到县衙吃酒,还未归府。”

“好,好。”

管家忍住笑,跟在后面替姑爷把马褂上的尘土拍干净,把褶皱抹平。

胡之晃突然伸手,接过亲兵手里的红缨帽戴在脑门上。

步伐矫健,直趋内宅。

窗口,一道靓丽的背影背对着自己,正在修剪盆景。

老胡纳闷,夫人何时喜欢摆弄花草了?

他两步走到后面,伸手搂住。

“哎呀”

一声尖叫,坏了。

这大姨子怎么穿了件和妹妹一模一样的衣裳呢,手里还握着个剪刀。

老胡本想松手道歉的。

可转念一想,自己已经是堂堂正二品大员,于是严肃说道:

“光天化日,大姨姐手持利刃,莫非是要行刺本官?念在乃是初犯,姑且算了。”

“呸”

年刚3旬的董氏大小姐没想到被倒打一耙,竟有些恼怒。

低声嗔怪:

“你还不松手?让下人看见了怎么办?”

正说着,

一名丫鬟恰好路过窗外,目瞪口呆。

大小姐悲愤欲绝,几乎垂泪。

胡之晃连忙招手:

“小桃,进来。”

丫鬟小桃乖巧的去把院门关了,小碎步走进房间。

“拜见姑爷、大小姐。”

胡之晃笑嘻嘻的捏了一下小丫鬟的脸蛋,搓了搓。

“哎呀,姑爷真坏。伦家刚买的脂粉。”

“拿着,去脂粉铺随便挑。”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