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314 除夕酒宴,吴国殿堂八大派系之争(2/3)

“二位妹妹,请起吧。”

胡灵儿很满意眼前俩侧妃的恭顺。

一番并无深入的聊天后,留下2人共同吃饭。而杨云娇由于诞女不久,告罪提前离开歇息了。

离开西山岛前,

胡灵儿令丫鬟白沐代她送行。

人至码头,赵淑洁悄悄拿出了一个精致的小盒子。

“白妹妹,初次见面没有准备,莫要嫌弃。”

白欢喜又很纠结,犹豫了好一会才收下。

快船离开后,她偷偷打开盒子,望见了一颗闪耀着光泽的猫眼宝石!心中自是对赵氏姐妹充满好感。

冰冷璀璨的宝石,世上哪个女人能不爱呢!

她决定用自己的例银配个银链子做成项链,下次侍寝戴上,给陛下看。

而在正月15之后,

经过胡灵儿点头,她正式获得了名号——白夫人!位列杨云娇、赵氏姐妹,韦妃之后。

未曾得到妃的称号,而是稍低一级的“夫人”。

不过,她也很满意了。

从奴婢一跃成为了正经主子,拥有了单独的宅子,丫鬟婆子。若是将来再诞下一儿半女,母凭子贵,就能世享这吴国的富贵。

而她的上位,最受刺激的莫过于胡筝了。

望着曾经身份相似的姐妹成功上位,这比自己堕落还要难受!胡筝心中之酸楚,岂是一瓶火碱能够中和的。

女人的战场在宫墙之内,也在床笫之上。

男人的战场在千里之外,也在酒桌之中!

大年三十,

吴国朝堂一大半的核心骨干齐聚苏州府城。

虽同属一国,但其中派系纷杂:

有堂口帮、淮西帮,有绍兴师爷帮,有义子帮,有西山帮,有江浙商帮,有降官帮,还有漕帮!

只能说,

吴国不愧是在江苏这块土地成长起来的雏形帝国,完美吸收了本省热衷内斗、热衷分彼此的不良文化。

同时,

各派系小团体之间也有重叠!

比如淮西帮郑河安,和引荐自己进入造反序列的义子帮李二狗私交不错。。

比如堂口帮杜仁,和绍兴师爷帮大佬胡雪余关系很好。当年,一个是讼师,一个是刑名师爷,常打交道。

而漕帮大佬谭沐光,和绍兴师爷帮关系不错,因为参谋本部充斥着大量的绍兴籍文人。

总之其中关系十分复杂。

除了堂口帮全是大佬,没有领头羊。

另外每一派都有一至两人,属于公认的派系领头羊!

如果举着显微镜观察这些派系的话,又会发现其中还能再区分出若干微型团体。

例如西山帮:

都是追随李郁较早的技术匠人,可以说西山帮撑起了吴国的军工业。

但内部照样有亲疏远近。钢铁厂陈氏家族和枪炮厂老张家就不太对付。除了竞争关系,还有地域的排斥。

例如江浙商帮:

江是江,浙是浙,互相之间虽有合作,更有警惕。商业文化、行事方式差异颇大。

大体来说,浙商小团体更团结!苏商略松散!

而最为团结、内部分歧最少的派系是:漕帮,绍兴师爷帮。

原因很简单,

这2派系都是:大哥坐堂,底下全是小弟!

而其他派系,内部陆续崛起了一些“颇具大哥气质的小弟”。每有一个小弟混出头,裂缝就多一道。

派系林立之外,

也有一些孤零零没有山头归属的主,比如第3军团副总指挥韦俊!比如水师总指挥刘武!比如被边缘化的王六!

苗有林逐渐也有类似的趋势!

刘千,一直孤零零。

如果非要贴一个标签的话,他应该是堂口帮。

可堂口帮范京,杜仁,哪个也不会和这个阴狠的情报头子走太近,不是忌惮,而是怕陛下误会。

身居高位的大臣和特务头子来往过密,作死 总之,这个除夕很温馨。

江南社会秩序稳定,物价稳定,加上官府甚少滋扰,百姓们的日子过的很舒心。

人人都说吴王是个好人!

希望吴王能改朝换代,坐稳龙椅。

江南百姓普遍有很强烈的过安稳日子的意愿。太平,安宁,不折腾就是最好的!

说的诛心些,谁踏马当皇帝都无所谓。只要他能护住长江下游这块广义上的“江南区域”,税赋轻一些。

如此而已!

而宣传署则是敏锐的抓住了这一点。从江南人治江南的概念大做文章,大肆宣传,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对此,李郁的批复是:

在当前阶段可多做文章,凝聚江南的民心。一旦地盘急剧扩大和清廷分庭抗议,就须逐渐淡化“江南色彩”。

否则,对大一统无益。

贾笑真反复研读批复,佩服的五体投地。直呼“陛下才是3000年一出的天降英主”。

大年三十,

自然是团圆的日子,处处喜气洋洋。

傍晚,李郁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家庭时光,自是温馨祥和。

“诸位爱妃,寡人不喜那些繁冗的宫廷礼数。在宅内可自在些,都是自家人嘛。”

“谢陛下。”

菜式不算很多,但样式精致。

和紫禁城乾隆的御膳比起来显的很寒酸,仅仅是20几个菜而已。

吴国臣子皆知,陛下平日饮酒很是谨慎,极少超过3杯。主要是为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胡灵儿饮了1杯,浅尝辄止,笑道:

“贞妃,洁妃,还有白夫人,可陪陛下多饮几杯。今日不比寻常,醉了也无妨。”

“是。”

作为王后,她需要确立自己的权威。

“杨妃妹妹身体如何?”

“谢王后关心,妾身恢复的稍慢。”

胡灵儿凑近,低声说道:

“本宫那有几样不错的药材,对妇人滋补康复极好,待会让人给伱送去。”

“谢王后。”

杨云娇因为坐月子不宜饮酒。因而以茶代酒,先敬了胡灵儿一杯,之后又和李郁象征性的敬了一杯。

李郁今日心情大好,诸事顺利。

又有新人劝酒,自然就开戒多饮了几杯。以这个时代酒水常见度数,也就是微醺罢了。

纵观历史两千年,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