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313 腊月29,赵氏姐妹入吴王宫,淑贞凶猛(2/3)

醇厚绵长,滋味丰富。

酒业大刀阔斧的变动,他倒是没有多想,只当是好女婿为了“更好更快的敛财”。

在酒上做文章,无损根基,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对声音,更不会让治下的小民因此饿了肚子。

实属是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切入口!

堪称是精妙国手。

只有一个人敏锐的嗅到了这背后的大用意,那就是――刘甄氏!

宾客当中,有一位是郁酒的经销商。他的三言两语,让甄氏心中大动,意识到如此折腾或许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但精明如她,自然不会说出来。

臣下看破并且说破君王的长远战略,是大忌!

“阿坤,你怎么又长胖了?”

“嘿嘿,小五兄弟,干一杯。”

第4军团的副总指挥,李小五端着酒杯一脸诧异的望着占据了2张椅子宽度的刘阿坤,一时间百感交集,竟有些语塞。

他俩是唯二走到现在的存菊堂最早一批成员,其余人或死或伤,或远走他乡。

哪怕是范京、林淮生、刘千这三位也是李郁后招募入堂口的,资历逊色一筹。

甄氏立马招呼:

“小五兄弟,阿坤在家总是念叨你呢。一定要抽空来杭州玩。”

刘阿坤直点头:

“是啊,是啊。”

李小五低声说道:

“好意心领了,不过正月初二我就得赶回江西前线了。这仗,早着呢。”

刘阿坤表情有些黯然:

“我都好久没亲手杀人了,羡慕你们天天可以杀人。”

李小五的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只是默默的又碰了一杯。

“浙江现在怎么样?”

“好的很,清军几乎没什么动作。两边的商人来往密切,我都快忘了还在打仗。”

待李小五走后,

甄氏握着刘阿坤的手:

“要不我们去求陛下,让你去第3军团?”

“算了吧,出尔反尔不好。”

李郁一身崭新军服,走进新房。

顿觉温暖如春,屋内的地龙烧的太旺了。底下办事的人很用心!

又见一老嬷嬷,迎面而来,行礼时笑的满脸褶子都在掉粉:

“奴婢拜见万岁爷。”

称呼有点怪,但今日大喜,不宜挑理。

李郁将武装带解下递给她,顺嘴问道:

“赵府的?”

“是,奴婢是赵府的女乐团的总教师,姓容。2位娘娘在里面候着龙颜。陛下,可以开始了吗?”

李郁点点头。

“陛下请。”

三书、六礼这些繁琐环节,李郁一概没有过问,自然有人会办的妥帖。

他端坐接受了拜礼后,容嬷嬷递过一托盘。托盘上搁着两根金丝秤杆。

李郁拿起,打量了一下端坐在一起的俩位妃子。

好似复刻品。

从头到脚全部一样,包括人的身形,甚至是手放置的位置。

容嬷嬷低声说道:

“陛下,右边是淑贞,左边是淑洁。”

淑贞是姐姐,淑洁是妹妹。

那就从姐姐开始吧,按照年龄排序,合情合理。

用金丝秤杆轻轻挑开那一层薄薄的,只起象征作用的红纱盖头,赵淑贞悄悄抬起头,眼神大胆又炙热。

李郁点头笑笑,

挑开左边的淑洁,见到的是一双低垂、不敢直视的眼睛。

“嗯?”

淑洁抬头,眼神在自己脸上一闪而过,随即低头继续盯靴子。

李郁退后两步,感慨道:

“甚美!”

一时间,也不知是夸赞哪一位的。

两名丫鬟,低头垂目手持银托盘。托盘上置银碗汤勺。

容嬷嬷连忙介绍:

“请陛下和娘娘同吃子孙汤圆。”

李郁不知何意,但也猜测到是一种仪式。于是舀起右边托盘银碗内汤圆,先咬了一小口,生的!?

容嬷嬷用掺了蜜一般的嗓音:

“生子!”

左边的丫鬟连忙把托盘举高了一点,意思很明明显。

陛下吃了赵淑贞的那份生汤圆,还没吃咱家赵淑洁的呢。

再来一口!

李郁嚼着生汤圆,不好吐槽,只能默默的咽下去。

然后银碗就转到了榻边坐着的淑贞、淑洁俩女手边,也各吃了一个。

“陛下,娘娘,请喝合酒。”

托盘上,

居然是一盏金镶玉的合卺杯,三半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圆形。

杯把手用红绿丝线扣在一起。

说实话,这交杯酒喝的颇有难度,既要成功,又要不碰撞,却是费了一番心思。

赵淑洁的额头都出汗了。

手有些微微发抖,不知有几分激动几分紧张。

丫鬟适时的将一张厚度惊人的羊毛毯铺在地上。

“请陛下和娘娘掷杯。”

三只杯子,咕噜噜滚在毯面。

“哎呀呀,三杯落地,2仰1俯。陛下的杯子朝下,娘娘们的杯子朝上。男俯女仰,天覆地载,阴阳和携,实在是大吉大利,千载难逢啊。”容嬷嬷惊喜的恰到好处,说话间双手皆举到脸颊高度,夸张的摇晃。

一瞬间,

李郁都心生钦佩,老艺术家的水准真不是年轻人能比的。

这艺术成分太高了!

难怪,赵府把这老货派来了。

她脸上的每一道褶子都是戏啊!

“礼毕。”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