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300 你见过凌晨三点钟的清军大营吗?就在我们脚下(2/3)

领头的骑兵队长望着那满地狼藉的大营,终于忍不住了:

“冲进去!”

刷,骑士们纷纷抽出长刀,控马顺着敞开的营门冲了进去,很快就冲到了中军大帐。

一名骑士挥刀砍断了旗杆的绳索。

清军大纛飘落坠地!

村子里,李二狗猛地放下千里镜,表情愤怒:

“娘的,被骗了。清军是真的逃跑了。”

“弟兄们,收拾家伙准备追击。”

众人目瞪口呆,随即忙成一团。昨日将辎重车上所有弹药炮弹干粮卸下,今日又要重新装车。这个工程量可不小。

足足忙活了1个时辰,才算完工。

“吃饭喝水,稍作休息。然后再追击。”

以千余兵力追击数万清军之行为,似有取死之道。可这也怪符合李二狗一贯为人的。

一路上照例是骑兵在前为大军提供警戒。

火枪兵全副武装,护着辎重车前进。

下午时,

开始不断遭遇掉队清军,甚至有人主动跑过来投降,却遭到了无视。第1混成营压根没有收容俘虏的时间和人力。

太阳落山之前,

终于咬上了一支2000人规模的绿营兵。仅仅是3轮枪击,火炮都没来得及卸下,乱糟糟的绿营兵就选择了投降。

望着那漫山遍野,跪地丢弃武器,高举双手的绿营兵。

林有泰懵了,问道:

“指挥使,怎么办?”

“让他们把旗帜、武器都丢进那边的小河里,然后把靴子脱了集中起来,一把火烧掉。告诉他们原地候着,大军会收容他们。”

火枪兵们花了小半个时辰监督降兵完成了所有工序。

几十杆旗帜、一千多把佩刀长矛扔进了河里,小河沟为之断流。算是小小的实现了一次“投鞭断流”的传说。

望着那熊熊燃烧的靴子小山,李二狗捂着鼻子:

“继续前进!”

在俘虏们呆滞的目光下,大步追击!

有绿营兵见四周没了吴军,胆子活络了起来:

“大人,我们怎么办?”

“待着。”

领头的军官没好气的就地坐下,他对于前途失去了信心,不想再乱跑了。

直觉告诉自己,输了!输麻了!

前面那几万弟兄说不定死狗一般玩命跑上几百里,到了饶州府一看,人家背靠坚城,以逸待劳。

还不如现在就躺平,少受罪,不掉膘!

太阳落山,视线逐渐昏暗,第1混成营士兵疲惫不堪。

匆匆就近选择了一处山谷扎营歇息,吃干粮睡觉。只是布置了简易拒马,用辎重车构筑了防线。

所有人裹紧大衣,呼呼大睡。

李二狗靠着一块石头想的失了神。

他有些想不通今日清军到底遭遇了什么?怎么会如此狼狈的后撤?

半夜,

哨兵突然激动的闯入他的帐内,压低声音,激动说道:

“指挥使,山那边有情况。”

李二狗一骨碌爬起来,抓起佩剑:

“什么情况?”

众人花了三刻钟沿着崎岖小道爬上山顶的一瞬间,眼前黑暗突然被驱散。只见山脚下灯火通明,绵延数里。

李二狗倒吸一口冷气,指着山下:

“这踏马的是清军大营,和咱们就隔着一座山?”

众人皆又惊又喜,就好似流浪狗掉进了骨头堆,心情十分复杂。

“怎么办?”

“打!让弟兄们把炮扛上来。”

山谷中,炮手们把炮筒拆下来。

默不作声的扛着炮筒、炮弹上山,花了足足一个时辰。

好在都是轻炮,俩人一组轮换扛着爬山。之后将炮筒直接架设在土袋上,构筑了最简易最原始的火炮阵地。

黑暗中,

只听得见彼此的气息,甚至是砰砰的心脏跳动。

装填也是全凭肌肉记忆摸索着完成的。

李二狗往一侧退了两步,低声喝道:“开炮。”

炮手们立马拔掉火折子引燃火把,然后依次点燃了5门火炮。

火焰划破夜空,炮弹落入山脚下的清军大营。正在酣睡的清军瞬间炸了窝,到处乱跑。

“敌袭,敌袭。”

“完了,中埋伏了,快跑啊。”

40息后,第二轮炮弹落下 没有瞄准,只要敌人的营区足够大,就能精准的接纳所有炮弹,一颗都不浪费。

实际伤害不大,但是造成的恐慌够大。

原本这数万清军就是人在逃亡路,心中惶惶不安。睡到半夜被这么一炸,所有人都陷入了群体恐慌,狂呼乱叫的逃跑,不知敌在何处。

万人马拉松夜跑开启!

俗称:炸营!

李二狗站在山坡上,扶着一棵树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大喊:

“火炮不要停,打到炸膛也划算。打毁了回去给你们换新的。”

炮手们当然算的过来这个账,什么瞄准,调整炮位,怼实炮弹都不存在的,主打一个狂轰乱炸,将炮兵守则抛到脑后。

西山枪炮厂再立一功。

连续轰击了20轮没有炸膛。

“收手吧,弟兄们。”

周围收集的溪水、人的尿液都用上了,也再无法继续给炮筒降温。

夜幕下,人的肉眼都能看见炮筒在泛着妖异的红光,让人很有摸一把的冲动!

数万清军在黑幕下仓皇逃窜,这一夜意外踩踏伤亡,失踪数量估计会十倍百倍于炮弹的伤亡。

天蒙蒙亮时,

李二狗惊喜的望见一队骑兵从后方赶来,猎猎旗帜,是一个金丝线绣的“吴”字。

“大军到了。”

所有人都欢呼起来,终于可以甩开脚追赶了。大军跟上了!

半个时辰后,

一眼望不到头的步兵赶到,两侧是骡拉的辎重车、炮车。

李二狗兴冲冲的赶过去:

“拜见义父。”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