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272 暗流涌动的吴王府,权力游戏(2/3)

十几息后,他擦干眼泪,恢复平静。

火候拿捏的堪堪到位。

小哭既止,既充分表达了心中之感动,不作伪。又不浪费王爷宝贵的时间,不令王爷生厌。

李郁放下茶碗,问道:

“浙北生丝行情如何?”

“回王爷,上涨速度惊人,对比去年已近3倍。草民率商会全体同仁投入了80万两,目前受限于仓储,无法再投入巨资了。”

生丝在仓库里堆放久了,内部会产生热量,丝质会发黄,也就报废了。

李郁点点头:

“将现货分批抛出,抛给晋商或者清统区之官绅。”

“是,是。”

众人面露喜色,这又能赚一笔了。

他们入场时,已经是高位。抛掉可以小赚7成。

然而李郁却继续说道:

“所获资金,继续买进。少买现货,多定期货。”

赵立夏一愣,小心问道:

“敢问王爷,这期货是什么?”

“本王解释一下,太湖流域的蚕茧一年三熟。诸位可和养蚕户商议,落下纸面合同,将下一轮乃至下两轮的收获提前预定,付3成定金。”

“王爷真乃商业奇才。”

李郁很冷静的盯着几人,说道:

“诸位不必怀疑,本王投入资金已不低于100万两。本王可以明确告诉诸位,将来必赚,大赚特赚。至于说此间缘由,乃是天字一号绝密,不可透露。”

众人齐声拱手:

“谨遵王命。”

谈话,也就接近了尾声。

李郁不再开口,端起茶碗慢悠悠的刮茶叶。

众人连忙起身告辞。

“赵会长留一下。”

赵立夏微微弓腰,跟着走了几步。

李郁突然停住脚步,转头问道:

“杭州可有暗流涌动?”

他一震,斟酌了一下小声开口道:

“有。和清廷藕断丝连、书信来往之人确实存在。但草民不敢推测有哪些人。”

“仅仅是杭州吗?”

“草民觉得其他府县怕是也有,数量多少而已。两边下注,骑墙看势头。”

“刘甄氏如何?”

“诞下一子后,刘甄氏在府中歇息很少公开露面。只是遥控着整个浙北的食盐买卖。”赵立夏停顿了一会,又补充道,“王爷体恤小民,浙北6府的盐价固定,未有波动。”

听到这里,李郁闻到了味道:

“刘甄氏把食盐卖到了浙南(清统区)?”

“听说是的。她和浙南官面的关系不错。价格稍高于浙北,但低于清廷的官盐价。销路很不错。”

李郁若有所思,自言自语道:

“盐场产量提高了?”

赵立夏没有开口,低头不语。

“伱退下吧。回去后放开手脚做海贸,区区3条船魄力太小了,13条差不多。除了濠镜澳,马尼拉也可以试试的,虽然路程远了些,但是航线成熟。”

“是。”

出了王府,赵立夏后背一层汗。

这是一次成功的谈话,完美的表出了忠心,关系再上一台阶。

可是,最后一句话把他吓到了。

坊间传闻吴王有一支“从不穿官袍的锦衣卫”,或许是真的。

坐进马车车厢里,

“会长,王爷又说什么了?”

“咳咳,自然是一些家长里短的事。”赵立夏一脸的神秘,高深莫测。

一人恍然大悟:

“我等到时定要上门讨一杯喜酒,还要给2位侄女的嫁妆加一点小小添头。赵兄切莫推辞,这乃是我等做叔伯的心意。”

赵立夏眉飞色舞,但却小声讲道:

“低调,低调,此事八字还没一撇。”

旁边一胖子笑道:

“赵兄,我给你介绍一女画师如何?此人祖父曾是宫廷画师。”

其余2人连忙附和:

“此乃大事。赵兄,可得给画师多加金子。”

李郁坐在书房内,静静的思索了一会。

今日和赵立夏的谈话是笼络人心,走个流程,顺便给颗定心丸。

是否要纳他的两个女儿,再说!

拿自己打个窝,就够有诚意了。

“画像入府”这种天马行空的创意也就自己想的出来。主要是谨慎,先瞧一下对方姿色。

为了帝国大业牺牲自己下半辈子的部分幸福,这可不行!

李郁向来不爱吃亏!

杭州商人胆大,这段时间扩张的厉害,甚至到其他府主动承揽矿山和道路工程。

反倒是苏州商人行事缩手缩脚,谨慎的过分。

李郁琢磨了一会,写了几张纸条。

“这一张交给商务副大臣福成。”

“这一张给水师总指挥刘武。”

“通知江心洲分舰队,3日后准备战舰护航,我要巡视一些区域。”

机要文书快速记录,追问道:

“王爷需要巡视哪些区域?”

“隔江眺望江北大营,实地视察江阴炮台,崇明水师基地,金山卫码头,最后是西山岛。”

安徽池州府,

阿桂收拢残兵,一口气后撤了百里,撤到了东流县才扎下大营。

身后并无追兵,但是出于一种谨慎考虑。

他没有在尧渡河北岸停留!

而是率兵渡河后,抵达了毗邻长江的东流县驻扎。

尧渡河,是长江南边的支流之一。

他担心李郁的水师战船会由长江切入尧渡河,阻止大军渡河南撤。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以他对于李郁起家的战例情报研判,存在这种概率。

请罪折子早就递上去了,与其他官吏干砸了差事就惶惶不可终日不同,阿桂很淡定,甚至懒得粉饰战果。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